武田流是日本战国时期由武田家创制的军制,后也流传到其他地区。在传为小幡景宪所著的《信玄全集末书》里头, 把武田军的部队编制为:一“队”(最小战斗单位)有五十个骑兵、三百九十名(纯步兵)战斗员、两百三十八名非战斗员。 与一般人的理解不同,武田骑兵并不以结队冲锋为战斗方式,大规模骑兵冲锋战法还没有出现在日本战争中,当时的日本骑兵主要是身份象征。
背景介绍
日本战国大名军队编组、兼论武田骑兵
在军队的编制上,日本跟中国一样、采用混成编组,但是混成比例不见得有一定标准。
当时日本没有所谓“典型编组”这种概念, 因为随着每个大名的习惯、每次战斗情况、以及被动员人居住地带的不同, 动员的人数、征召的兵种、战斗的编组之类的,都不太一样, 然后军记物语里头,就会用一个包山包海的“骑”字来代替, 在这种情况下,硬要归纳出“广泛适用于战国时代各地域的标准,其实简直等于不可能的任务。在此,仅就战国时代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武田家情况,整理出一个大致上基本的“编组”情况。
编制
武田家现存的军役状几乎都是征召甲斐、信浓特定武将部队的纪录, 至于“大将级人物”的军役状,似乎根本不存在, 所以说:笔者认为这种东西实在说不准...... 不过既然有需要,笔者就把这些数字全部贴上来, 只是因为样本数少,不够全面,不能保证这些数字绝对正确。
指挥官:一人
骑兵:10%~15%之间 (胜赖时代的军役状多半低于10%。另外,拿关东三杰的军役状来比较的话, 可以得到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结论:关东三杰中, 武田军跟上杉军的骑兵所占比例不相上下, 但是北条家部队中的骑兵比例却远远超过这两家、达到约20%的水准, 刚好跟我们一般通念中“武田多骑兵,北条多步兵”的印象相反。)
(在武田家的军役状中,关于长枪兵、还有后面会提到的“持镰兵”的数目, 上下浮动比率极高,有非常严重的落差:少者少得离谱、甚至不征, 多者“负担的军役几乎通通都是长枪+持镰兵”, 尤其是被新田次郎写成“武田家肉盾部队”的信浓军, 从目前已知的、有写明“总军役人数”与“长枪兵人数”的军役状来看, 只要是“征调信浓军”的话,里头的长枪兵比例,大概都不会低于40%。 不过到了胜赖时代后期,扣除部分“征兵太少,作不得准”的状况, 长枪兵占的总兵力比例比较固定,大概都固定在20%~30%左右。)
(这是信玄时代的纪录,至于胜赖时代,由于胜赖时代的样本不足、 留下的几乎都是信浓众的征兵记录、 其中一个重要样本还很该死的“没有记载弓兵数目”,因此很难计算, 但是在胜赖时代,“弓兵”最高曾有“占总兵力30%”左右的纪录)
持镰奉行(预备长枪队,管理备用武器):10%~80%之间
(就像刚刚在“长枪兵”那项提到过的: 持镰兵的人数也有严重的上下浮动情形,所以很难抓出一个精确估计值。)
(虽说讲到武田军,很多人就会联想到“不用洋枪用骑兵”云云, 不过非常令人意外的,从军役状的数字看来,武田军的洋枪化程度并不低, 而且在胜赖时代,武田军的“洋枪化”程度至少都有10%, 前面那个2%不到的数字,反倒是在信玄时代才出现过的数字。)
小幡持:(旗手,非战斗员)6.5%~10%之间
其他非战斗员:多半仅各一人
综合以上那些归纳整理出来的数字, 考虑一下信浓众、甲斐众在战斗位置上的问题, 然后完全无视于武田军一些特殊部队(如“水股者”投石部队)的存在问题, 硬要整理归纳出一个“武田军战斗部队复原”的话, 大概会得到以下这种数字: (一样以一队二十五人计算)
大将:1人
骑兵:2人
非战斗员(包括持镰奉行与小幡持):5人
长枪兵:8人
弓兵:5人
洋枪兵:4人
(至于一些“甲持”、“差物持”、“手明”等特殊非战斗员, 从军役状看来,这些特殊非战斗员极少出现在军役状里头, 而且出现也多半都是“一次一个”而已,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推断:这些比较特殊的非战斗员, 可能不是“每场战役、每一队都必须征召这种非战斗员”, 而是偶尔出现、而且容许“五、六队共用一个非战斗员管理这些事情”的。)
另外,虽说在下不知道确切的依据为何, 不过学研也整理出了至少三个版本的“武田军基本结构”。 (历史群像系列一个版本、M文库系列一个版本、“战国合战事典”又一个版本, 光是一个“学研”就可以搞出三种不同的基本结构配置, 如果再加上新人物往来社版的说法,那就真的变成三教乱战......) 然后在传为小幡景宪所著的“信玄全集末书”里头, 则把武田军的部队编制写成以下这样:
一“队”(最小战斗单位)有五十个骑兵、三百九十名(纯步兵)战斗员、两百三十八名非战斗员。
(至于枪兵、弓兵与洋枪兵的比例,则完全没有提到)
(事实上,后来武田流军学里头,对这个“一备多少人”之类的内容, 也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传统说法是“一备总计六百二十八人”, 但是后来却出现了“一备应该是六百四十四人”的说法; 最后连系出武田流军学的北条流军学书“兵法雌鉴”也来凑一脚、认为“一备应该是七百四十四人”,结果徒然把这些数字弄得更乱......)
不管采628人说、644人说还是744人说, 关于那“五十名骑兵”的人数,从来没有一个军学流派有过“争议”, 而如果照这样算起来的话,骑兵占的部队比率恐怕会比10%还要来得低。
争议
由于笔者不是开图书馆的,手边的资料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确定这些数字到底正确与否, 加上上面那个“部队配置问题”根本是江户时代军学流派的“学说争议”, 每本课本(?)写得不一样,事到如今大概也是死无对证。
在这种情况下,真要复原出一个绝对正确的“典型编组”, 说实话,不用说“泛用于战国时代各地域各大名家”了, 光是要替武田家整理出一个“典型编组”来,恐怕都是件超级艰困的任务。
上面提供的只是“在下从现存武田家军役状归结出来的结果”, 如果真要“绝对精确的数字”的话,在下可能必须去找来最优秀的乩童, 然后请那位乩童发功把武田信玄、武田胜赖父子请上来, 这才有可能得到“最精确的数字”了。
还有一点,其实骑兵披甲并不是普遍现象 ,不过在日本,“骑兵身披重甲”这个概念是绝对成立的。 虽说不是每场战争都会打出“大将仓皇逃命”这种总溃败的壮阔场景(?), 但是在绝大多数的战斗中,为了显示“大将的威风”, 大多数的大将还是会穿戴着沈重且夸张的华丽铠甲上阵, 他们不见得会亲自上阵“肉搏”,而且也不见得会遭到攻击, 问题是他们的自尊心+“以防万一”的心态,会让他们自动选择穿铠甲上阵, 而不可能像大阪冬夏之阵时的家康一样,穿着普通的衣服就上战场了。
在
江户时代,往往都把“武田家”跟“风林火山骑兵团”划上等号, 所以给人一种“武田家的骑兵编制算是同时代大名中较多”者的印象, 但是从甲阳军鉴的记载来看,以“武田家骑兵在总兵力中所占比例”而言, 武田家的骑兵其实不多,大概也只有部队总数中的十分之一~十分之二而已。 (应情况不同而会发生上下浮动现象,这是战国时代战斗的常态, 武田家的骑兵编组最高有“占总部队人数十分之三”左右的纪录, 但是最低也曾经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记载。)
至于战国时代,骑兵在战斗上所扮演的角色,很遗憾的,几乎等于“没有”。 因为此时早已进入“步战时代”,在战斗前,身为“主力战斗部队”、 必须在第一线指挥部队的“骑兵”往往会选择下马, 所以虽说在部队移动时会有很多“骑兵”,但是真的会“骑马上战场”的人, 大概就只限于亲卫队(母衣众、旗本)、传令兵跟将领级人物而已。
不用说源平争乱期那种“古早古早以前”的时代了, 就算是到了战国时代,马匹跟马具(这东西也很贵)都是奢侈品, 即使是专业武士也不见得买+养得起。 当时除了大名本人、极高阶武士(大概就是现代所谓“军团长”级重臣), 可能会“家里有个马厩,然后里头养了好几匹骏马”之外, 大部分的武士家里头“顶多”只有一匹马, 不过更多的情形,是连一匹马也没有。
再来武士不可能不穿铠甲(杂兵有时给一些无良的大名卖命, 硬是不发盔甲下来,那么好随人顾性命了。像信长之野望里头全员 整齐画一地穿着黑色足轻胴的状况其实是很罕见的), 坦白说,“全员穿着整齐足轻胴”这种情况不是罕见, 而应该说是“极珍稀例子”也不为过。
以狭义的战国时代(应仁之乱~室町幕府灭亡)而言, 由于经济力、技术力跟生产力上的重重限制, 绝大部分的大名是不会发什么“优良”的铠甲给手下杂兵的。铁甲?开玩笑,有皮甲或和纸胴就很偷笑了,还敢要求什么“铁甲”?而且就算有“发放铠甲”,那也绝对不是我们现在一般想像中“人手一领”的景况, 而是只有极少数“高级杂兵”(如弓组头、铁炮足轻等)才能享受到的恩赐。
这种趋势到安土时代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大概到桃山时代后期~江户时代初期, 才开始有“大量量产、配发足轻胴”的确切记载, 而且当时的足轻胴多半都还是“皮革+铁质铠甲”,而不是全铁甲。
至于“面对弓箭、刀刃,皮甲可以发挥充足的防御力”, 这话是没错,但是在战国时代,“铠甲克星”洋枪的登场、 以及日本“足轻胴”的防御根本不周全(只防御肚子跟背部)这两个致命要素, 就可以让皮甲的实用度大大往下杀一番。 战国时代,在战场上的第一要务可不是“杀死敌军”, 而是“尽可能的剥夺敌军战斗能力、撕裂第一线长枪阵型”。
从笔者手边可以查考的资料看来,大概在桃山时代末期~江户时代初期, 才出现了“胴丸上留下了试击痕迹、确定洋枪绝对打不穿的铁甲”, 而且那些防弹铁甲的主人,几乎清一色都是“德川家光”、“德川家纲”之流, 不用说一般小兵了,就连“高级武士”、甚或是“大名”也不见得买得起这种好家伙。
偏偏日式的盔甲跟汉族的设计思路都一样,牺牲舒适性来交换防御力, 笨重跟不便行动自然是可理解的。矮矮小小的日本马驮着这么一个重担, 还得背着一些备用的武具等等,恐怕真的想冲锋也冲不起来。 夸张点来说,“几乎等于骑大象”的速度,笔者个人颇为赞同。
如果日本土马跑出的这种“冲锋速度”真能有什么震摄效果的话, 笔者个人认为:那还不如叫我军所有长枪足轻一字排开、握着长枪一起往前冲, 这样跑出来的速度+长枪的长度, 看起来可能还会比那种“骑兵冲锋”要有魄力得多了。
虽然之前的讨论串其实也谈到盔甲轻量化的可能 ,但从甲阳军鉴中骑兵配属步兵的编制来看 ,假如这也是作战时的编组的话 连当时以骑兵闻名的武田家都没有独立的骑兵编组。
因此总括说来,“武田家以骑兵称雄当世”,不过是
江户时代才炒出来的概念,并不是武田家军队的实态。 那时候的日本,恐怕也没有人想过用骑兵结队冲锋的战术吧。
在日本战史里头,本来就没有什么“单一编组”的概念。 虽说很多日本战国游戏为了求设定方便,往往把游戏设定弄成“每个武将只会带单一兵种上阵厮杀”, 但是事实上,不用说战国时代了,从飞鸟时代一直到江户时代, 在可考的“正规部队编组”里头,我们几乎找不到“单一编组”这种东西。 (就因为这种东西“原则上不存在”,所以只要有这种“单一编组”, 往往都会成为史料、小说等东西“大书特书”的焦点。)
更何况就在之前笔者已经多次重申过的: 日本骑兵一则是“身份象征”(只有专业武士可以充当),二则在南北朝、室町时代以后,日本战史就已经进入“集团战争”、 “远战主义”的时代,战斗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单挑决胜负”的单纯时代。
在战争进入“集团战争”的时代之后,专业武士往往必须肩负“指挥部队”的责任, (不管他到底是总大将、副将还是一个小小的指挥官) 不可能从一开战就上第一线去当炮灰冲杀, 所以日本先天就没有发展“大规模骑兵冲锋战法”的本钱。
当时的“骑兵”概念最核心的想法只有一点: 节省“人”的体力
在武田流军学里头,提到过“夫马”、“乘马”这种概念: 夫马,顾名思义的、就是“专门负责载货+军需品”用的马, 这种马原则上是负责驮货用的,绝对不会上战场; 而乘马,多半是在部队移动时用来加快部队的移动力用的, 真的要上阵打仗的时候,除了指挥官原则上“绝对不准下马”之外, (他必须指挥军队,万一下马的话,全军根本无法“看到”指挥官) 剩下的实战部队往往会选择一起下马, 那在这个时候,这些不用载人的“乘马”就会被拖到部队后方、 由不用上阵的非战斗员统一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