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落钟离山又名佷山,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清江境内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龙舟坪西南30公里处,距隔河岩水电站25公里。整个山体若浮湖面,主峰海拔397.5米。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佷山故地,夷水名疆”,就是以此山作为代表。
景区简介
武落钟离山,又名“佷山”,海拔397.5米,位于湖北省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是清江画廊风景区的主要景点,距隔河岩水电站25公里。整个山体若浮湖面,主峰海拔397.5米;山下四面环水,碧波荡漾;岛上五峰错落,巉岩磷立。传说巴族首领廪君就诞生在这里。据《后汉书》记载,武落钟离山是巴人祖先廪君务相掷剑称王之地,巴人首领廪君就从这里率领他的部落走向四方。
武落钟离山终年薄雾缭绕,盛产品质上乘的茶叶,当年的“佷山贡茶”即出于此地。新植茶园层林常绿,与湖水碧波相映成趣。就地手工制作的春茶,色、香、味纯正。当地渔民捕捞的“清江鱼”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尤以“清江银鱼”为最佳。或茶或鱼,选购几份,是带给家人和亲友最好的礼物。
简介
在土家族先祖廪君巴人的族源探讨中,“武落钟离山”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地名。《后汉书》中关于巴人祖先廪君是这样记载的:“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后汉书》由南朝宋范晔所著,上述内容引自《世本》。《世本》一书由战国或西汉史官所撰,记黄帝至春秋时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地等。关于廪君的故里,与《后汉书》的记载一致,也是“武落钟离山”、“赤黑二穴”等。 武落钟离山是武落山与钟离山的合称。“落”是长阳俗语,指一种量词单位,也就说是“堆”和“叠”之意。因之武落山就是五座山,或是一座有五个山峰的山。佷山有五个山峰,第一峰名“佷山包”,第二峰名“魁头山”。佷山原名五落山,“五”与“武”同音,后来就讹为“武落山”了。佷山东隔长杨溪有撞钟垴山,古传有鸣钟悬于其山,因其与清江北岸的佷山为长杨溪所隔离,故称“钟离山”。后来史家将武落山(即佷山)与撞钟垴山(即钟离山)总称为“武落钟离山”了。
地图
百度地图
佷山与难留山
北宋《
太平寰宇记·峡州》记载:“武落山,一名难留山,在(长阳)县西七十八里,本禀君所出处也。”《水经·夷水注》记载:夷水(即清江)“东径难留城南,城即山也,独立峻绝。……东北面又有石穴,可容数百人,每乱,民入室避贼,无可攻理,因名难留城也。昔巴蛮有五姓,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
考察佷山到长阳县城龙舟坪的距离,陆地相距六十多里,水路相距七十八里,与《太平寰宇记》记载完全吻合。难留山就是武落山——廪君故里,对它的描述与佷山的魁头峰相同,也是独立峻绝,有一石室,长几十米,高数米,宽数米,其下又紧挨一个石室。这两处石室可供民众避难居留,故称“难留山”。
赤黑二穴记载
在历史记载中,凡提到武落钟离山就会提到赤黑二穴,这是武落钟离山的基本特征。如《后汉书》关于廪君的记载中,就说到巴氏之子出于赤穴,另外四姓之子出于黑穴。《晋书·李特载记》说:“昔武落钟离山崩,有石穴二所,其一赤如丹,一黑如漆。”
阴阳石
在关于石穴的历史记载中,大多都说石穴内有并立两个石柱,称阴阳石。《水经注·夷水》记载:“西面上里余,得石穴,把火行百许步,得二大石碛,并立穴中,相去一丈,俗名阴阳石。”《
太平御览·荆州图》记载:“
宜都(长阳曾隶属宜都)有穴,穴有二大石,相去一丈,俗云其一为阳石,一为阴石。水旱为灾,鞭阳石则雨,鞭阴石则晴,即禀君石也。”《舆地纪胜》、《清一统志》等,都有廪君石穴中阴阳石的记载。
据认为佷山有阴阳石与赤黑二穴,证明佷山即武落钟离山。阴阳石为一块长约三十米、宽约二十米、高七、八米的天然巨石。一头干燥一头潮湿,干燥的部分称阳石,潮湿的部分称阴石,整体称阴阳石。阴阳石下面有三个石穴,其一可容五十人。其二可容一百人,石头含血色,自然是“赤穴”。第三个石穴可容二十人,终年无光线照射,是“黑穴”。
遗址与文物
据史料记载,在武落山北麓固仓坪,出土过古代土砖十万块,砖顶和侧面,有符号状的图案,可能是巴人古文字。1981年又发现一个古城遗址,名黄土包,出土有碗、罐、铜镜、银镯等。佷山往西几里处,出土一件完整的虎钮錞于,是巴人的用具,现陈列于
湖北省博物馆。
武落钟离山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聚居、生息和繁衍的处所;又是巴人首领廪君务相掷剑、浮舟而称王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四千多年前,巴人首领廪君就诞生在这里,后来,廪君又率领他的部落从这里走向四方。山上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后人据此修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庙堂、亭阁,供人们凭吊先烈,祭祀祖宗。向王庙凌空高悬,祀奉着廪君的塑像;石神台供奉着两具天然椭圆形石器,印记着古代巴族生殖崇拜的遗痕;赤穴、黑穴为巴人诞生之地,依稀可辨;盐女岩酷似土家族少妇,传说是廪君的妻子——盐水女神的化身;白虎石栩栩如生,似乎显现着廪君的英灵;白虎堂临水而筑,若浮若定,堂内真实地展示出土家族的历史;纯木结构的山门悬挂着“民族之源”的匾额。
景点简介
白虎亭
白虎亭处有一尊天然石虎,昂头向上,似乎在伸颈长啸,就要飞身而去了。传说廪君死后化为白虎升天而去,后来土家人就把白虎尊为保护神。
德济亭
德济亭是为纪念廪君的妻子盐水女神而修建的,土家人尊称
盐水女神为德济娘娘,故名德济亭。登亭四望,山下的美景尽收眼底,举目西望,那烟云深处,就是廪君向西开拓遇见盐水女神的远方。
向王庙
山顶处便是向王庙。土家人有云“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廪君开发治理清江,有大禹之德,所以土家族人把他尊为向王,并在此建向王庙,供人们顶礼膜拜。这座向王庙曾被日军烧毁,1984年复修。
石神台
向王庙对面是石神台,台顶的小庙里供有一对鹅卵石,这是祖先对生殖器的崇拜。据说登上神台去摸一摸石神,它的灵气会带给人好运,夫妻恩爱,不育者可孕。庙门有副古对联:“脉系魁头钟灵秀,面朝龙角子孙兴”,龙角即清江对岸的龙角山。
盐女岩
石神台东边那个上粗下细的世石就是盐水女神的化身--盐女神。这位忠贞不二的盐女,数千万年就在这里,俯视清江,俯视土家山寨,保佑他们的后人繁荣昌盛。
赤黑二穴
从山顶另一侧拾石级而下,不久便可见“黑穴”和“赤穴”。这二穴是各个部落生儿育女的地方,传说巴务相就出生于“赤穴”。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冲刷,雷电轰击,“山岩为崩”,所以洞穴成了现这个样子。山下的定石坪就是“山岩为崩”的见证。
白虎堂
坐落江边的吊脚楼,就是近段时间为纪念廪君而修建的白虎堂。一楼设有土家族民俗陈列馆,供有一尊玉雕白虎,陈列有大量的反映土家族风土人情的实物。二楼为土家族民俗表演厅,可以观赏到原汁原味的土家族歌舞。
考证
水布垭的三里城
郑国晋
武落钟离山是巴人始祖廪君的故里,是巴文化的发祥地,是现代土家人心中的圣地神山,对巴文化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随着我省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实施,武落钟离山对清江流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
1981年3月,长阳将其治下都镇湾境内的?山定为武落钟离山,并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旅游商业炒作,但遭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质疑。武汉大学宫哲兵教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先后著文明确否定长阳?山即武落钟离山。
武落钟离山在哪里?土家人寻根祭祖的神山、圣山在何方?
近段时间来,笔者通过研读清江考古总领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善才教授有关香炉石文化的著述,查阅《宜昌府志》、《长阳县志》、《水经注》等史志资料,并深入实地考察、考证,认为长阳县都镇湾境内的?山确非史志所载的武落钟离山。史志所载真正的武落钟离山不在今长阳县境内,应是巴东县水布垭镇境内的三里城。
考古方位
一、王善才教授的考古文章提示了考证武落钟离山的方向。
王善才教授在 《香?lt;石中有关早期巴国的地望与年代》一文中明确指出“武落钟离山应是现今长阳温泉(即盐阳)以西的某座山,才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全面修正了他在1996年所持的观点,排除了武落钟离山在现长阳县境内的可能性,明确了考证武落钟离山的方向应在现今长阳温泉(即盐阳)以西。
2001年,在《四川文物》第二期上发表的《香炉石遗址与香炉石文化》一文中提出:“夷水即今鄂西清江,武落钟离山即在今长阳境内或其附近地区。”
2002年,在《土家学刊》第一期上发表的《鄂西清江长阳,远古巴人的故乡》一文中提出:“学术界一般都知道,夷水即今鄂西清江,武落钟离山即在今长阳境内或其附近地区,这是没有疑义的。”
2004年,在《三峡大学学报》第一期上发表的《长江三峡地区上古时期的早期巴文化》一文中,提出“我国早期巴人的发祥地武落钟离山就在清江长阳或其附近地区。早期巴人最初定居的第一座都城——夷城,也在长阳渔峡口的香炉石一带。”
2006年,在《文物考古与研究》杂志上发表的《关于我国古代巴人之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通过大量的考古证据并结合史志,充分论证了巴人起源于鄂西古夷水(即今清江)旁的武落钟离山。指出“巴人起源的地点虽有多种说法,但真正符合或接近历史实际非鄂西清江地区莫属。”在这篇文章中否定了廪君逆水西上的说法,并指出“巴务相出山后都是沿清江顺水东下的。”对于武落钟离山,指出“只能说(武落钟离山)在现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附近地区或不远处,即要超出今长阳的区界但在古时候有可能是同属于一个区域内。”
可以看出,治学严谨的王善才教授,随着对清江考古论证的不断深入,对武落钟离山由1996年的 “就在清江流域长阳境内”,到1999年的“应是现今长阳温泉(即盐阳)以西的某座山……”,再到2001-2004年间的“就在清江长阳或其附近地区”,最后到2006年的“在现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附近地区或不远处,即要超出今长阳的区界但在古时候有可能是同属于一个区域内。”最终将考证武落钟离山的视野锁定在现今长阳附近但在古时候是同属于一个区域内的范围内。我们无疑可以将考察视野扩展到与现长阳毗邻、在史上与长阳有行政管辖历史渊源的巴东县水布垭镇清江区域。
长阳温泉(即盐阳)以西1公里就是巴东县水布垭镇,其镇域清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与现长阳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为同一辖区,都是现代土家族的聚居地。考证武落钟离山,这一地区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区域。
二、根据史志记载:武落钟离山的确应是长阳温泉以西的某座山。
现列出三段史志资料,便于我们在比较阅读中准确地把握相关信息。《后汉书·南蛮西蛮夷列传》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铕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出于赤穴,四姓之子皆出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之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众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朗。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晋书》(李特载记)廪君射杀盐神之后,“复乘土船,下及夷城,夷城石岸曲,泉水亦曲,望之如穴状,叹曰:‘我新从穴出,今又如此,奈何岸即为崩,广三丈余,而阶陛相乘,廪君登之。岸上有石坪,方一丈长五尺,廪君休其上,投策计算,皆著石焉。因立城其旁而居之。其后种类遂繁。”
《水经注》载:“廪君乘土舟,从夸水下至盐阳,盐水有神女,愿留共居,廪君不许,因伺便射杀之……廪君复乘土舟下及夷城。”
根据上述史志记载,我们可以获取以下时空信息:武落钟离山的地理环境、巴氏之子务相的来历、出生地点;巴氏之子务相在武落钟离山取得廪君称号、战胜盐水神女、夷城称君的全过程;一条清晰而完整的廪君东征路线图,即廪君通过掷剑比武和划船比赛在武落钟离山“共立为君”后从武落钟离山出发,乘土船下及盐阳(盐阳之战射杀盐水神女),复乘土船下及夷城(建城称君)。通过这条东征路线图,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武落钟离山的方位:在盐水之上而不在夷城之下。这条线路图与王善才教授关于“武落钟离山应是今天长阳温泉(盐阳)以西的某座山,才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的结论是完全相吻合的
三里城赋①
“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声音高,河水涨,声音低,河水落。”武陵余端,夷水中游,苍穹之下,城池之上,土家后裔,登高歌喉。
城即山,山即城,三面环水,绝壁千仞,白云如絮,峰云相携,独立峻绝,俯瞰清江。历史长河不断,岁月遗踪难觅。三里城,城三里,蔓人盘地三千八百亩②,务相拓疆五府卅六县③。承天地灵气,成名武落钟离山④。春夏秋冬,阴晴朝暮,气象温润,雨量充沛,鱼盐广博,年丰物阜。古城悠悠,香烟袅袅,敬拜虎神,孝忠祖先,山水和谐,族运吉祥;烟熏腊肉,糍粑烧酒,西兰卡普,情歌摆手⑤,习俗风情,九州无双。
故垒北边,山口如门⑥。清江东泄,桥河南涌,二龙捧珠,九峰簇拥⑦。《水经注》,《后汉书》,巴樊瞫相郑,五姓入册⑧;赤之穴,黑之洞,南蔓西蔓夷,诸氏生出⑨。俱事鬼神,未有君长。西上余里,石穴天然,阴阳二石,并立其中,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旱鞭阴石而雨,涝鞭阳石则晴。议事与共,众志成城,掷剑石穴,浮水土船,立务相为王,是为廪君⑩;东征盐阳,智取夷城,择石坪而立,遂建邑都⑾。
盐阳神女,炽爱忠贞,遭遇廪君,一见钟情,煽情割地,愿留共居。廪君剽悍俊美,志在四方,无暇儿女情长,痛绝艳福;神女柔情如钢,化虫蔽日,有成天地晦冥,苦连婵娟。志道不一,兵戎相见,利剑出,神女亡,天地朗,服异邦。盐女羽化神女山,凝空仰叹长歌恨⑿。
圣山巍巍,江水滔滔,时过境迁,巴人长在。凭栏世界高坝⒀,追思先人况景,廪君化白虎,巴人建土家,物是人非,血脉不断。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个传说,巴务相兀立其中,土家人薪火相传。日观清江千帆过,夜赏水布万盏灯⒁。巴人祖居,廪君故里。山同脉,水同源,树同根,人同俗;城是山,山是城,石板路,吊脚楼,司檐悬空,画栋雕梁,走马转角,古色古香。
诗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⒂。云雾、云海、云涛、云瀑,琼楼玉宇,烟雨蒙蒙,蓬莱仙境,蔚为壮观。
[注释]
①三里城:三里城,即武落钟离山。位于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西北,距清江水布垭大坝约20公里,距离长阳渔峡口镇盐阳温泉约25公里。
元末农民起义首领陈友谅在这里屯兵修城,城长三里,所以又叫三里城。
廪(lin)君。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巴、樊、瞫、相、郑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初居武落钟离山,势力逐渐发展,便率领五姓沿夷水(今清江)向东发展,到盐阳(今湖北恩施、宜昌交界处),射杀征服了盐阳女部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廪君时代的巴氏族。传说廪君死后魂魄化为白虎,后代以奉祀,故巴人崇拜白虎,以白虎为图腾。
②蔓人盘地三千八百亩:三里城(武落钟离山),地处巴东县水布垭镇,方圆约2.5平方公里,约合三千八百亩。
③务相拓疆五府卅六县:土家人从巴务相发展至今,遍及湖北恩施、湖南湘西、重庆黔江、贵州铜仁、湖北宜昌等五个市州,三十六个县市。
④武落钟离山:一说是位于湖北省长阳县境内的佷山。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武落钟离山应是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境内的三里城。其山三面环水,三面绝壁,高达千米,城山中多溶洞,环山有古城墙,清江环绕山脚从南面缓缓流过。东面山口有延伸至南北两端绝壁的古城墙,此为人工城墙,相传早先为务相氏垒筑,被称之为东城口;西面山口有延伸至南面绝壁形似古城墙的天然岩石,此为自然城墙,俗称为西城口。
⑤烟熏腊肉,糍粑烧酒,西兰卡普,情歌摆手:烟熏腊肉,糍粑烧酒,都是土家族人最爱吃的典型食品,他们爱唱情歌、跳摆手舞。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是一种
土家锦。
⑥故垒北边,山口如门:三里城(武落钟离山),山中多溶洞,南临清江,东西两山对峙,山口如门,仅北面可通,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⑦清江东泄,桥河南涌,二龙捧珠,九峰簇拥:清江(三里城脚下一段叫南潭河)环绕山脚从南面缓缓流过,站在三里城俯瞰清江,脚下是浩淼的江流和翠绿的田畴,远近的长阳、五峰、鹤峰、建始、巴东尽收眼底,享有“一山望五县”的盛名,因其周围有九座大小不一的山峰簇拥,桥河从其西面由北向南注入清江,被人称作“二龙相会,九峰朝圣”之地。
⑧巴樊瞫相郑,五姓入册:《后汉书·南蔓西蔓夷列传》载,巴郡南郡蔓,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⑨赤之穴,黑之洞,南蔓西蔓夷,诸氏生出:据传说,武落钟离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出于赤穴,四姓之子皆出于黑穴。
⑩掷剑石穴,浮水土船,立务相为王,是为廪君:《水经注》载,夷水东经难留城南,城即山,独立峻绝,西面上里余,得石穴,二大石碛,并立穴中,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水旱不调,居民作威仪服饰,往入穴中,旱则鞭阴石,应时雨,多雨则鞭阳石,俄而天晴,相承所说,往往有效。
⑾东征盐阳,智取夷城,择石坪而立,遂建邑都:廪君从夷水乘土船至盐阳,射杀盐水神女,复乘土船,下及夷城,夷城石岸曲,岸上有石坪,方一丈长五尺,廪君休其上,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
⑿盐女羽化神女山,凝空仰叹长恨歌:廪君东征盐阳,盐阳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朗。今日盐水处,有一神女山,形象逼真,悲楚动人,传说为盐女羽化登仙、悲叹长歌而成。
⒀凭栏世界高坝:距三里城20公里的清江水布垭电站大坝,是清江梯级开发的龙头工程,被
国际大坝委员会誉为“中国面板堆石坝建设水平领先于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工程”,坝高233米,是当今世界第一高坝。
⒁日观清江千帆过,夜赏水布万盏灯:站在雄伟峻绝的武落钟离山三里城,眺望因
水布垭工程成就的高峡平湖,是一幅绚丽多姿的清江画廊,更是一条繁忙的黄金水道。同样,因水布垭工程诞生的水布垭镇,按照“港口贸易镇、水电工业镇、民族风情镇、生态旅游镇”规划建设,初具规模,被誉为楚天明星镇,伫立三里城上,集镇美景尽收眼底。
⒂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光绪土家族诗人彭施铎《竹枝词》诗句。
著有《味娴山房骈体文》《古近体诗》《竹枝词》等。其作品以清新见长,琅琅上口,娓娓动人。
(作者:毛兴凯,男,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