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衡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信息学家
武衡(1914年3月18日—1999年1月15日),江苏徐州人。地质学家、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顾问。
人物生平
1914年3月18日,武衡出生于江苏徐州。
1934年,在清华大学地学系学习。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在延安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联络处长。
1941年,担任延安自然科学院地矿系教员。
1945年,先后任吉江省委研究室副主任、杜尔伯特旗旗长、扶余县县长、嫩江省企业局局长、黑龙江省工业厅厅长等职。
1949年,担任东北工业研究所所长。
195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秘书长、党组书记。
195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学部委员、院党组副书记;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
1955年,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筹建工作,并当选为地学部的学部委员。
1957年,任国务院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
1958年,国家科委成立后,出任副主任直至1966年。
1972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1977年,国家科委恢复后任常务副主任和党组副书记。
1984年,在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
1999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武衡于20世纪40年代参加筹建延安自然科学院,进行陕、甘、宁等地矿产资源考察研究;20世纪450年代主持筹建、领导并开展东北地区的科研工作,为恢复和发展东北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事业作出了贡献。1955年后,参与领导组建中国科学院学部,参与领导组织了三次全国科学技术长远规划的制订以及1962年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主持起草中国第一部《中国专利法》获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高荣誉奖“发明与创造金质奖章”。
荣誉表彰
1955年,武衡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武衡对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东北科研基地(东北科学研究所),恢复东北的工农业生产和建设,做出了贡献;并逐渐促进该所的科研方向的形成,为中国科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成绩。(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评)
武衡为创建中国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制度、研究生制度、科学奖励制度、科技情报事业等作出卓越贡献。是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专利制度和发明事业的奠基者和组织者。(中国科学院评)
武衡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党和人民,献给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并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人民日报》评)
后世纪念
2004年3月6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提名委员会正式批准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999年1月14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56088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武衡星”,以此褒奖和纪念中国这位已故科技战线杰出的领导者与组织者。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2004\u5e7403\u670819\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2 16:04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