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是2008年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丁一鹤。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基本资料
丛书名: 解密案卷系列
字 数: 30万
版 次: 1次
页 数: 260叶
开 本: 16开
印 次: 1次
纸 张:胶版纸
包 装: 平装
分类: 图书 >> 法律 >> 法律知识读物
定价:¥29.80
编辑推荐
丁一鹤的解密案卷系列,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解密了
大案背后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呈现出非常真实的生活面貌。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倪寿明
我熟悉本书的许多案件,其中很多是我作为主管院长督导过的,也有些案件是我亲自担任二审审判长参加过审判的。因此该书真实感很强,扑朔迷离的案情令人震撼。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王明
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丁一鹤解密案件系列,把法制纪实文学做到了一般记者难以做到的高度。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鲁迅文学奖得主 董保存
正如人的生命必然遵从于自然法则一样,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必然要遵从于社会生活的规则,受社会生活规则的约束。丁一鹤的解密案卷系列,是在解剖法律与犯罪后面的人性,自然、真实、充满悲天悯人的
人文关怀。
——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 徐贵祥
丁一鹤的《解密北京大案》和《死囚档案》在新浪网的时政类图书排行榜上,长期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说明读者喜欢他的作品。希望他写出三言二拍式的作品。
——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 石钟山
丁一鹤凭借理性的视角,以人性的光芒照亮社会阴暗的角落。冲破人性的最后一道底线,走入陌生的犯罪人的内心世界,从另外一个意义上呈现出当代中国人的一种极为真实的生存状态。
——香港《凤凰周刊》主编、著名作家 师永刚
内容简介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作者简介
丁一鹤,曾用名丁潍河、丁培军1970年生于山东诸城市,1987年入伍历任保密员.新闻干事、编辑记者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为北京市高级法院《
法庭内外》杂志社编辑.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发表作品800余万字获首届老舍散文奖等60余项文学.书法、新闻奖著有《
北京大案》《北京重案》《
北京要案》《
死囚档案》《
中国大禁毒》《解密北京大案》《解密中国大案》系列3部,《丁一鹤解密案卷》系列10部,共25部。
图书目录
第一卷 激情殇
第一章 血色黄昏,小贩挥刀杀城管
第二章 图穷匕现,复仇血溅研究院
第三章 法网恢恢,逃进监狱也枉然
第四章 同根相煎,北大学子横刀向
第五章 纵子成虎,愚昧父亲成帮凶
第二卷 镜花缘
第一章 掐断孽缘,缱绻诀绝杀女友
第二章 激情外遇,百刀斩断情妇路
第三章 孽债血偿,情人脚步留不住
第四章 血腥婚姻,上门女婿杀岳母
第五章 疯狂索爱,甜瓜也不能强扭
第三章 贪欲劫
第一章 高速腐败,亲信搞垮毕玉玺
第二章 宁死不招,铁齿铜牙杨彦明
第三章 震动京城,商业贿赂第一贪
第四章 跨国豪财,三光主任张宝经
第五章 金融皇后,下岗女工骗千万
简要案情
2006年8月11日下午4时50分,随着无照商贩崔英杰那把带着烤肠热度的尖刀刺入北京市海淀区城管副队长
李志强的脖颈,一起城管与商贩之间查抄与反查抄的对抗,酿成了北京市城管部门成立8年来第一起因公殉职案,李志强也因此成为北京市城管部门成立8年来因公牺牲的第一人。
2007年4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崔英杰死刑缓期2年执行。这个判决结果受到了各界的关注,绝大多数人表示尊重法院的宣判结果,包括
北京大学法学院著名法学教授贺卫方在内的一些法学专家都认为,死缓是能够取得的最好判决结果。
城管副队长李志强最终因抢救无效永远离我们而去,用生命换来了铁面无私好城管的美名。尽管他成为北京城管行列里第一个死在工作岗位上的烈士,但他突然抛下的孤儿寡母和年迈父母,却要痛断肝肠。而身陷囹圄的
崔英杰远在乡下的父母,又何尝不是整日以泪洗面。
我只是在法庭上认识当过兵、干过保安和卖过烤肠的无照小贩崔英杰,他的年轻英俊让人心痛。我也只是在照片上看到已经成为烈士的城管副队长
李志强,他淡然宽厚的目光让人心碎。本来,他们的生死和我毫无关系。可是,在亿万人民关注“小贩杀城管”案件时,作为法院系统的政法记者,我觉得有必要更多地了解详情,更准确地告知大众案件真相。况且,我对崔英杰和李志强总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因为我和他们都生活在北京,这个北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北京,就像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祖国一样。
而且,我的一段人生经历和
崔英杰类似,都是从一个农村孩子喊着响应祖国号召的口号、怀揣着改变人生、追求富贵的私心献身国防,都曾在济南军区部队服役,也都曾经是优秀士兵受到过上级嘉奖,后来都为了更好地像人一样地活着,来到不是我们家乡的北京。而被崔英杰杀死的城管副队长
李志强来自河北唐山,他和来自河北保定的崔英杰是河北老乡,他们来到北京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活得更好一些,更有尊严一些。
李志强这位戴着眼镜、身材魁梧的城管副队长面目和善、文质彬彬,现在却只能被定格在遗像上了。李志强之死被媒体广泛传播后,舆论在对其殉职表示哀悼的同时,也经由此案郑重反思历时10年,争议重重的城管制度。但是,我不想去讨论城管制度的问题,我更不想刻意地把李志强和
崔英杰放在“猫”与“鼠”的角度去分析。我只想从人性的角度,或者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提供一个人与人如何和谐共存的血腥标本。
沸沸扬扬的“小贩杀城管”案告一段落,但我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很多很多年之后的某一天,小崔英杰和城管副队长
李志强在天堂里相遇,媾是一片多么和谐的乐土啊。高楼林立的中关村依然车水马龙,除了金碧辉煌的商场、酒店、科贸大夏,还有留给崔英杰这样的小商贩一块小小的热门场地,城管副队长李志强不时帮助崔英杰维持着秩序,而崔英杰快乐地拿出自己刚刚做出的热乎乎的烤肠招呼着城管哥哥李志强。在那里,李志强和
崔英杰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在天堂的一个三轮车支起的烤肠小摊上,他们正在一起喝着二锅头……
那是多么和谐的一个场面啊,那时候,再也没有人把李志强当作猫了,崔英杰也不会把自己当作时刻逃跑的老鼠。
在讲述2006年8月11日那个血色黄昏之前,我们必须梳理一下崔英杰和李志强的前尘往事,因为这对于忠于职守的城管副队长
李志强和勉强生存的乡村青年崔英杰来说,实在是不得不说的故事。
河北省阜平县平阳镇各老村,是崔英杰的家乡。1983年7月15日崔英杰出生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山沟里。所谓“各老”,当地
土语即“偏僻角落”的意思。
崔英杰的家乡虽然山清水秀,同时也是一处穷乡僻壤。60多年前,八路军在这里转战太行,跟日本鬼子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毛主席带领中央领导机关在这
大山的皱褶里,指挥解放军进行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至今,在太行山区的这个小小村落,老百姓依然很穷,唯一能够让当地百姓看到希望的,是那个地方还有几处小煤窑,出产少量的煤。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崔英杰患有心脏病的母亲时常在附近的小煤窑帮人挖煤,以贴补家用,回家的时候,除了牙是白的,别的地方都是黑的。而他患有高血压的父亲在农闲时给人做短工,收入也极其可怜。
崔英杰是家中老四,他的一个姐姐是聋哑人。初中毕业崔英杰就辍学了。他有两条路可以走出重重叠叠的大山:一是外出打工,二是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