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灵之书》是
克苏鲁神话中疯狂的阿拉伯诗人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于公元730年所著的虚构图书。
设定
“那永恒长眠的并非亡者,
在诡秘的万古中即便死亡本身亦会消逝。”
——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
传奇般的《死灵之书》是神话书籍中最完美的一本。作者在这部巨著里说明了历史上的事件、预言了未来,并揭示了人类神话和宗教的真正起源。为了证实他的言论,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Abdal-Azrad)不拘一格地利用了
占星术和天文学知识;他不仅详细解说了旧印、
奈亚拉托提普、
阿撒托斯、
克苏鲁、
犹格·索托斯、
莎布·尼古拉丝、
撒托古亚等神祇,还记载了人类出现以前的
地球历史。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在彷徨于沙漠之前曾是研习魔法的学徒,因此书中也载有许多咒文,全书超过800页。本书篇幅庞大,加之作者经常使用隐喻和模棱两可的词汇,使阅读非常困难。因为《死灵之书》的内容包罗万象,所以不管调查员想调查哪一方面的情报,都可以因它提供的知识而提高5倍成功率。
这是一本贯穿
克苏鲁神话体系的终极巫书,记述着地球和宇宙的真实历史。据说一旦重现世间,必会引起无穷无尽的灾难。这本书成书于公元730年,是由阿拉伯疯狂诗人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Abdul Alhazred)在
羊皮纸上写成的。书中言及
旧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和
旧神(Elder Gods)等形形色色的异形神灵,以及信仰他们的教派和崇拜他们的秘密仪式。据说,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在写完这本书后不久,就在
大马士革市的街道上被肉眼看不到的魔物吃掉了。据说这本书的阿拉伯文原名《基塔布·阿尔·阿吉夫》(Kitab Al-Azif),是黑夜里一种
昆虫的鸣叫声,被阿拉伯人认为是恶魔的吼叫。
背景介绍
《基塔布·阿尔·阿吉夫》(Kitab Al-Azif)——《死灵之书》的原典于公元730年前后,由阿拉伯人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Abdul al-Hazrad)在
大马士革写成。这位研究魔法的学者——同时也是天文学家、诗人、哲学家兼科学家——于公元700年前后在
也门的
萨那出生。在写出这本伟大的著作之前,他曾花费数年时间走访
巴比伦的遗迹及孟斐斯的地下洞窟,还在阿拉伯南部的大沙漠里逗留过一段时间;根据为他作传的12世纪作家伊本·赫里康(Ebn Khallikan)的记载,阿尔哈萨德于公元738年死在大马士革。他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一个看不见的怪物活生生地吞噬掉了。
过去,《阿尔·阿吉夫》的抄本一直在哲学家和科学家中间秘密流传,直到公元950年,这部著作才被
拜占庭的提奥多鲁斯·弗列塔斯(Theodorus Philetas)翻译成了希腊语,并冠名为《死灵之书》。弗列塔斯的
译稿得到大量抄写,传播得很广;这本渎神的书籍持续扩大影响,终于导致
君士坦丁堡牧首米哈伊尔(Patriarch Michael)在1050年宣告其违法,并予以查禁。许多抄本都被查抄并销毁了,它们的
所有者也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1228年,奥洛斯·沃尔密乌斯(Olaus Wormius)将一本希腊语版的《死灵之书》译成了
拉丁语。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死灵之书》的原版阿拉伯语抄本被确信已全部遗失了。这个拉丁语译本在当时的哲学家圈子里迅速传播开来,遂导致《死灵之书》的希腊语版和拉丁语版被罗马
教皇格列高里九世列入教廷的
禁书目录,再次遭到查禁。奥洛斯没有为希腊语版的《死灵之书》重新命名,从此,这部著作就通常以这个名字出现。
1454年,欧洲第一本
活字印刷书籍问世;在这一世纪之末,用
哥特体字母印刷的《死灵之书》拉丁语版在德国(可能是
美因茨)出版,该版本没有标明印刷的时间和地点。16世纪早期,可能是在1510年前后,《死灵之书》的希腊语译本在
意大利出版,同样没有任何具体的出版信息。普遍认为,这一版《死灵之书》出自出版商阿尔达斯·玛努蒂乌斯(Aldus Manutius)之手,他是阿尔丁(Aldine)出版社的奠基人,该出版社以印刷未经编辑的希腊语和拉丁语原版书而闻名。
1586年,
英格兰的著名数学家、占星家,同时身为
伊丽莎白女王私人医生的
约翰·迪伊博士(Dr. John Dee)译出了一个《死灵之书》的英文译本,但该译本从未印刷出版。据信,他在一次游历
东欧的旅行中得到了一本希腊语版的《死灵之书》,此译本即系由该书翻译而成。其译文忠实准确,但并不完整:
迪伊在翻译时有选择地删去了一部分。
17世纪早期,《死灵之书》的拉丁语译本在西班牙第二次印刷出版,和过去一样,
出版者的身份不明。不过,其粗陋的字体使它很容易与先前质量较好的德国版区分开来;除此以外,该版完全忠实于在德国印刷的版本。
发展
《死灵之书》最早出现在洛夫克拉夫特1922年9月创作的小说《猎犬》(The Hound)中。它的出现要比它名义上的作者——阿拉伯狂人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的出现晚了一年半的时间。根据他1936年写给友人的信件, 洛夫克拉夫特最早想到的是
希腊语“nekrosnomoseikon(νεκρόςνόμοςεἰκών)”(他说是自己梦到的)然后将之翻译成了英语“Necronomicon”,并且他还在信中表示该词的原意应该是“关于死者之法的图景”(an image of the law of the dead)。但是后来的很多学者——比如罗伯特·普莱斯以及ST·乔希——都表示洛夫克拉夫特对于希腊语的
词源学研究存在很大的问题,“nekrosnomoseikon”其实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个意思,它的意思只是“关于/鉴别死者的书”。
虽然洛夫克拉夫特一生都在向各种
读者来信解释《死灵之书》完全是他虚构的作品,并非真实存在的书籍,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扩展有关这本奇怪古书的背景。在1927年,他创作了一篇名叫《<死灵之书>的历史》(History of the Necronomicon)的短文,详细介绍了《死灵之书》的信息,比如它原本的
阿拉伯文名字“Al Azif”;作者阿尔·哈兹莱德的简单生平;《死灵之书》的翻译,传播(从
阿拉伯语翻译成希腊语再翻译成拉丁文语最后翻译成了英语)以及出版历史;以及收藏此书的图书馆名字等等信息——这也是洛夫克拉夫特唯一一次创作这种背景信息类型的短文。此文在洛夫克拉夫特生前并未发表,因此此文可能只是他用来整理信息的笔记,以便在将来创作时有个大致的框架可以依托。
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所有的关于《死灵之书》历史的信息全都衍生自此文。当然,在创作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作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给出了稍微不同的信息,而且大多聚焦在《<死灵之书>的历史》中提到的那个早在13世纪就完全遗失的阿拉伯文版本上。例如,在
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在1931出版的《巫师归来》(The Return of the Sorcerer)中就提到了故事中的角色拥有一本阿拉伯文版的《死灵之书》。罗伯特·布洛克的《黑法老的神殿》(Fane of the Black Pharaoh)以及德雷斯《守钥人》(The Keeper of the Key)也都曾提到阿拉伯文原版可能被保存了下来。德雷斯甚至在故事里表示,《<死灵之书>的历史》所提及的“阿拉伯文版本已经遗失”其实只是
拉丁文版的译者奥洛斯·沃尔密乌斯的个人见解而已,其原版可能仍存在于某地——这也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了一个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