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杀威
非内吸性杀虫剂
残杀威,化学式C11H15NO3,白色结晶粉末,稍带特殊气味。在农业上主要作为农药使用。
理化性质
物理特性
英文同义词:2-ISO-PROPOXYPHENYL METHYLCARBAMATE
主要成分: 各种不同有效成份含量的可湿性粉剂、乳油、颗粒剂等。
外观与性状: 白色结晶粉末,稍带特殊气味。
熔点(℃): 84~87
闪点(℃): -18
相对密度(水=1): 1.024
饱和蒸气压(kPa): 0.133×10-2(12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化学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制备方法
将邻异丙基酚溶解在脱水二噁烷中,滴加甲基异氰酸酯和三乙胺,反应混合液逐渐升温。冷却,析出结晶,加石油醚后,结晶完全析出,收集结晶生成物,即残杀威,副产物尿素用石油英和水洗涤,除去溶剂,在50℃减压干燥,从苯中重结晶,得回收残杀威。原料消耗定额:邻异丙基酚890kg/t、甲基异氰酸酯330kg/t、脱水二噁烷150kg/t、石油醚500kg/t。;异氰酸甲酯法邻异丙氧基苯酚的制备 将1mol 2-溴丙烷慢慢滴入正在回流的1mol邻苯二酚、2mol碳酸钾、丁酮和相转移催化剂的混合液中,滴毕继续回流反应一定时间,然后蒸出绝大部分丁酮,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固体盐,再以苯萃取,萃取液用稀氢氧化钠溶液萃取,萃取液用稀盐酸中和后,再用苯萃取,氯化钙干燥,蒸出大部分苯,减压收集84~86℃/333.3Pa的馏分。得无色透时邻异丙氧基苯酚,n25D1.5131,产率60%。异氰酸甲酯的制备 见甲萘威的制备方法。残杀威的合成 将1mol邻异丙氧基苯酚溶于二噁烷中。加入1mol缚酸剂,在搅拌下分次加入1mol的固体甲氨基甲酰氯,室温搅拌1h,然后将混合液倾入冰水中,充分搅拌,结晶完全后抽滤,并用冷水、石油醚洗涤,干燥后得残杀威,产率75%,熔点90.5~91℃。国外文献报道,残杀威多采用异氰酸酯法生产,即将邻异丙氧基苯酚与异氰甲酯在二噁烷溶剂中,加数滴三乙胺作催化剂反应制得。经洗涤、干燥、重结晶后制得残杀威,收率84%。氯甲酸酯法先合成异丙氧基氯甲酸酚酯,再胺解合成残杀威。两步反应均在低温下进行。
应用领域
本品在农业上主要作为农药使用。
速效、长残效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螟虫、稻叶蝉、稻飞虱、棉蚜、果树介壳虫、锈壁虱、杂粮害虫和卫生害虫。
用药量3~7.5g有效成分/100m2 ,一般使用含量为0.03%~0.075%。例如防治水稻叶蝉、稻飞虱,用2%~3%粉剂225~338g/100m2喷粉,或以0.05%~0.1%含量的乳剂喷雾,或用4%颗粒剂300~338g进行防治。防治水稻螟虫,用15%乳油稀释400倍液喷雾。;非内吸性杀虫剂。
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击倒快,速成度接近敌敌畏,持效期长。能杀体外寄生虫、家庭卫生害虫(蚊、蝇、蟑螂等)和仓贮害虫。;非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作用;1.非内吸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击倒快,速成度接近敌敌畏,持效期长。能杀体外寄生虫、家庭卫生害虫(蚊、蝇、蟑螂等)和仓贮害虫。 2. 速效、长残效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无内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螟虫、稻叶蝉、稻飞虱、棉蚜、果树介壳虫、锈壁虱、杂粮害虫和卫生害虫。
安全信息
危险品标志 T;N,N,T,Xn,F
危险类别码 R25、R50/53、R67、R65、R38、R11
安全说明 S37、S45、S60、S61、S62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2588
RTECS号 FC3150000
HazardClass 6.1(b)
PackingGroup III
毒害物质数据 114-26-1(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安全术语
S37Wear suitable gloves. 戴适当手套。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风险术语
R25Toxic if swallowed. 吞食有毒。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类别
农药
毒性分级 剧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70 毫克/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23.5 毫克/ 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燃烧产生有毒氮氧化物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
职业标准 TLV-TWA 0.5 毫克/ 立方米; STEL 1.5 毫克/立方米
储运方法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811/2588
上游
1,2-苯二酚、2-氯丙烷、氯气、四氯化碳、一甲胺、乙二醇
毒理
毒性:喷洒灭蚊量为1.5~2.0g/m3,接触者皮肤潮红,奇痒。
急性毒性:LD50128mg/kg(大鼠经口);100mg/kg(哺乳动物经口);LC5044mg/kg(小鼠经口);人经口0.15~0.20mg/kg×次/半小时×5次,红细胞担碱酯酶活性下降。
环境行为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 气相色谱法(GB14877-94,食品)
环境标准
前西德(1982)职业环境空气最高容许浓度 2mg/m3
稻米的允许残留量为 1.0ppm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残杀威为中等毒杀虫剂。对血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出汗、脉快、血压升高。还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 残杀威易燃,有毒。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乳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参考资料
残杀威.SOMSDS.
残杀威.chemical book.
残杀威.化工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5:11
目录
概述
理化性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