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败柳,汉语成语,意为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出自
元·
白朴《
墙头马上》。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唐朝天宝年间,诗人
韩翃(一作翊)羁滞长安,与李生相友善。李之爱姬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慕翃之才,甚属意焉。李生遂慷慨将柳氏赠翃,并解囊资助三十万玉成二人婚事。翌年,翃得登第,遂归
昌黎省亲,暂将柳留长安。适逢
安史之乱,
两京沦陷。为避兵祸,柳剪发毁形,寄居法灵寺。时翃已被
淄州节度使
侯希逸辟为书记。及
肃宗收复长安,翃便遣使密访柳,携去一囊碎金并写了这首《
章台柳》赠之。柳捧金呜咽,答赠了这首《杨柳枝》。但不久柳又遭番将沙吒利劫以归第,宠之专房。及翃随希逸入觐京师乃知其事,肃宗乃下诏断柳归翃 ,夫妻终得破镜重圆。(事载
孟棨 《本事诗· 情感一》及《太平广记·柳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