殓尸是指人死后,装殓尸体。但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种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等,都有着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就连城市和农村都不一样。
殓尸过程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基本情况是: 1 人刚落气,就要鸣放鞭炮报丧,欢送其进入仙境;
2 将其安置于堂屋正中,着人守候.并同时进行两方面的工作,即:一方面着人传送噩耗通知亲友,另一方面进行洗浴整容和穿戴;
3 多数亲友到后,就进行装敛;
4 过去一般都要做道场(有的叫做斋),少的3天 5天 7天 ,多的要七七四十九天.然后择吉日送葬;
5 安葬好死者后,主家要宴请众亲友以做答谢相帮之情;
6 一切处理妥当后,就是守孝.时间有一周 10天 半月 一月 两月 三月 半年...不等.--这是过去的习俗.
经过丧葬改革以后,葬礼就简化了许多.比如,人在医院里停止了呼吸,医生就用一块白布盖上,送到太平间,通知家属.家属要做的事就是:
1 通知亲友并联系火葬场,并运到那里:
2 火化场带为整理 穿戴 ;亲属戴白花或者孝套;
3 亲友开追悼会;
4 送入火化车间;
5 将骨灰合送殡仪馆或公墓;
6 亲友小聚,安慰家属.家属按各自的习俗守孝即可.
大出丧
俗话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古时候出殡,在下葬当天,灵车会把棺木运送到目的地,出殡队有丧主领头,边走边哭,亲友手执牵引灵车的绋走在前面,有些出殡队伍更有乐师前行引路,也有人抬着纸扎明器,沿路抛洒纸钱,称为“大出丧”。
准备工作
在殓尸之前堂官首先会把死者最喜欢的衣服也就是四季的衣裳放在最下面,为什么是四季衣裳?因为我们相信阴间的季节和阳间一样,有春夏秋冬,放置四季衣裳,是希望死者一年四季都有衣服穿,然后把死者的遗体放在衣服上,再盖上子孙被,接着是经被,最后放一张路票,表示可以正式下去地府报到。除此之外,堂官要用金银替死者巩固头的两侧,这跟棺材一定要窄的原理一样,要避免在运送途中身体挪动太多,用金银是希望死者上路时有钱用,接着堂官把死者生前喜欢的物品也就是陪葬品,放在遗体旁边,再加一块手表,如果是火葬的话这些东西都不允许带进去。
子孙被
接着就由死者的家属确认留给先人的物品是否齐全,如果没有问题,由堂官交给家属一张剪了角的子孙被和双数的纸币,这是传统仪式,子孙被是子孙送给死者的一点心意,子孙需要拿回一些好东西,所以堂官会把死者的子孙被剪角。至于双数的红包,是因为中国人相信好事成双,是希望大家都好。
担幡买水
进行仪式的时候,还会有个担幡买水。幡是用来引路的,买水是孝子尽孝道,为先人擦干净身体才上路之意。正式来说,孝子一定是长子,女儿不能担任,因为女儿结婚后已算是外姓人,如果没有长子,就有长孙来做。如果没结婚,无儿无女,可以由叔伯的儿子担任孝子。
藏寿饭
由孝子为死者藏寿饭,寿饭是由混合绿豆、红豆放进白饭里,红豆寓意大吉,绿豆寓意长寿,装好以后系好,放进棺材。
买水
买水时,堂官喊道:“请水,清净法水,日月华盖,冬藏北斗,内有三才,神水干净,浊去清来。大吉大利,百无禁忌”。然后有家属给死者洗脸,把毛巾拧干,从上到下洗三遍。
碇口
堂官交给家属金珠、银珠和碇口钱,好让死者到冥府时有零钱花。这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习俗。古时有饭含,就是把珠、玉、米、贝等珍贵物品,放进死者口里,象征人虽然死了,但是在阴间依然能丰衣足食运财再接着瞻仰仪容,穿着孝服的要围绕棺木逆时针走,朋友则是顺时针走。
封棺仪式
在传统仪式中如果亲友跟先人的遗体属相冲犯,亲友的运程会受到影响,也许还会生病,可以面向门外或回避。封馆之后,家属会把遗体运到山上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