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培君,男,汉族,1956年出生于江苏
连云港,祖籍山东临沭。著名战略学学者,中国战略哲学学科创始人,战略哲学家和科技哲学家。现任中央党校高端智库项目首席专家,战略学研究室主任,哲学教研部副主任,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战略哲学和科技哲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项目负责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地方政府创新研究”项目联合负责人,国际管理科学院(IAM)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刊战略学编委,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人物介绍
段培君,男,汉族,1956年出生于江苏连云港,祖籍山东临沭。著名战略学学者,中国战略哲学学科创始人,战略哲学家和科技哲学家。现任中央党校高端智库项目首席专家、战略学研究室主任、哲学教研部副主任、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战略哲学和科技哲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项目负责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地方政府创新研究”项目联合负责人,国际管理科学院(IAM)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刊战略学编委,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科技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和
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教授,作为高级研究学者对耶鲁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等机构进行访问、交流或演讲。
因论述当代战略思维形态的“五个转变”和“五对关系”及其文明转型的性质,对战略本质作出“特殊的实践理性”的哲学新概括和阐述战略分析的“三要素”方法等而奠定战略哲学学科基础,并培训逾万名高中级官员和企业高管;率先倡导“中国结构性大战略”(包含“双引擎”、“双向开放”、“结构性宏观调控”)、“全面协调发展”、“创新是核心战略”并纳入国家决策;提出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渤海湾”经济带率先创新转型的战略思想、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和“开放生长型创新”战略的总结和倡导,对国家、区域或企业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期的重要工作是对社会发展机制做了统一表述,并提出了大数据两种模型的方法论。
个人履历
1982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1998年破格提升教授。2000年以来在中央党校工作。2000年任中央党校哲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2001年任中央党校战略学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2003年任战略学研究室主任;2004年为国家软科学课题评审专家;2006年科技哲学学科博士生导师;2007年任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任中国科技论坛编委,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评审专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学者;2010年兼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刊战略学编委;2012年兼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编委、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首席战略专家;2013年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哈佛校友中国公共政策论坛发起人、常务理事,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教授;2014年任
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战略哲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地方政府创新项目”联合负责人;2015年至今任现职。2004年以来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科学院、
中国公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机构的兼职或特邀教授。
研究领域
战略哲学、战略学、大战略、发展模式、中国发展战略、企业创新战略、区域创新与战略规划、地方政府创新、中国企业走出去、大数据模型与平台建设;
科技哲学、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哲学人文学科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系统论、
次协调逻辑;
外国哲学、战略思想史、文化哲学、心理哲学、现代思想史和历史哲学、现代化;
承担项目
2000年“宝钢发展研究-战略管理”项目;
2004年 中央委托中央党校“科学发展观研究”-发展模式”项目;
2005年 中央党校“创新战略”项目;
2006年 中央党校和美国全球环境研究所合作项目“发展与环境”;
2006年 国家软科学项目“中国总体战略布局下的生态环境战略”;
2007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发展新模式及其战略体系”;
2008年 国家留学基金高级研究学者项目“可持续视野中的中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2009年 中央党校“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项目;
2012年 百度集团“大数据研究”项目;
2013年 广汽集团“自主创新研究”项目;
2014年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地方政府创新项目”;
2015年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之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新要求”项目;
2016年 中国残联 “无障碍总体战略”项目(与清华大学合作);
2016年 神华集团“战略系统工程及其案例研究”项目;
2016年 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高端智库项目;
学术研究
战略学
段培君在2003年《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战略学何以可能》中提出某种一般的战略学理论作为战略的分析框架,认为超越
军事战略学等具体形态的一般战略学是能够确立的,战略研究的视野、对象和方法的扩展已经为战略学的学科建立提供了前提条件,战略已不再限于军事、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个别领域而具有了一般性,并提出了战略三维结构的概念。他认为,战略思维是在战争或竞争环境中对重大问题进行全局性、长远性筹划和指导的一种思维,其基本特征是:价值目标与效用手段的统一性结构,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结构。战略思维必须从三个维度的统一上予以把握。基于此,段培君提出了战略分析的“五个基本方法”。2010年他在《
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一书中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2012年2月2日《 光明日报 》介绍了本书的基本观点和意义。该书已成为中央党校省部级和厅局级官员和高级管理者的培训教材。
战略哲学
段培君在战略哲学方面做了以下开创性工作。首先,论述了当代战略思维形态的形成和内涵。他在《学习时报》发表的系列论文(2012-8-27、2012-8-13、2012-7-30、2012-6-18、2012-6-04)论述了从传统战略思维转向当代战略思维的“五个转变”,即战略到大战略、军事战略到发展战略、零和博弈到非零和博弈、他组织到自组织机制、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为主的转变。它进一步形成了当代战略思维形态的“五对关系”,即大战略与战略、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非零和博弈与零和博弈、自组织与它组织、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处理“五对关系”的方法论原则是:必须具有大战略视野,同时善于将大战略运用于战略和战术的层面;必须将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同时善于将战略重心与安全战略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坚持非零和博弈的主导地位,同时善于处理某些零和博弈并将其控制在特定范围;必须将自组织作为战略运作的基础性机制,同时善于发挥他组织机制的作用;必须在总的方向上争取竞争优势,同时善于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段培君认为,“五个转变”和“五对关系”的方法论属于工具理性的哲学范畴。
其次,段培君通过对哈特大战略概念价值内核的分析,结合二战以来的战略发展提出:“五对关系”的形成与大战略的价值内核密切相关。哈特在提出大战略时说过极其重要而许多战略研究者没有给予重视的一句话:“胜利的真正含义意味着,在战争结束后和平的状况和人民的生活状况比战前要更好一些。”由此,战略的价值立足点从立足于军事胜利转变为立足于持久和平和改善民生。因为这样的转变,“五个转变”和“五对关系”的形成得到了逻辑的说明。在这一意义上,笔者把和平的持久和民生的改善视为当代战略思维的价值内核,并提出,这属于价值理性的哲学范畴。
第三,段培君进而指出:当代战略思维形态作为“五对关系”+“一个价值内核”的结构,其基本构成是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战略思维的当代形态具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段培君得到了两个重要结论:第一,对战略思维的本质得出了当代的新概括。在传统战略思维中,存在着对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不同强调而形成的不同流派。但是,从传统战略思维向当代战略思维转变的历史进程表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的发展趋势更加清晰地展现了战略思维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理性。第二,当代战略思维形态的形成和结构不论从工具理性还是价值理性的方面都反映了战略的某种文明转型。可以通过这种转型的视角分析当代战略问题,如他所分析的《战略文明转型中的全球治理》即此一例。
中国结构性大战略
段培君在《
中国结构性大战略》一书中首次提出并论述了中国结构性大战略,是国内第一本从结构转型的角度论述的大战略著作。其中包含一系列已经影响中国发展和高层决策的战略建议。结构性大战略是以广义的结构优化调整为主要目标与路径的战略,它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整体结构的优化调整,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结构的优化调整。在操作层面上,它是以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为主轴,将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结构优化调整联为一体的战略。作者在中国经济崩溃论和繁荣论之外提出了第三种观点:中国走向繁荣还是走向崩溃取决于如何解决结构问题、尤其是大结构问题。结构性大战略包括双引擎战略、“十 ”字型战略、双向开放战略和结构性宏观调控等内容。
双引擎战略
段培君在《全面深刻地把握双引擎战略》等论述中提出,双引擎战略是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而发挥两个动力引擎的作用,使之形成互补效应,形成新的经济动能。供给引擎是通过要素结构的调整,实施创新战略,使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求引擎是通过需求结构的调整,将投资拉动转变为以消费拉动为首、消费、投资、出口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就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稳定性来说,需求引擎具有特殊重要性,而从未来经济发展的质量、增长的更大空间、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看,创新驱动的供给引擎更具有根本性。2015年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都使用了“双引擎”的表述,其战略思想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体现。
“十”字型战略
“十”字型的结构性政治战略以政治结构的优化调整为主要目标和路径,主要涉及人财物管理的权力结构和社会治理的权力结构的优化调整。“十”字型战略的“I”方面是人财物管理的纵向放权及其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一”的方面是社会治理权力结构的横向分权及其合理化配置。前者主要基于经济需求结构的优化调整而提出,后者主要基于经济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而提出。总的看,都是以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为参照而设置。
双向开放战略
双向开放。对内开放是社会财富、公共资源与公共服务的开放与均衡化,使社会财富、公共资源在开放中进一步流动起来,使得内需得以扩大,需求结构得以改善,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社会公正程度得以改善。对外开放,指为推动创新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拓展和优化开放结构,完善内外联动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强调“技术与经济的层面、制度的层面和思想文化的层面都面临更加开放的任务,这些任务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说,就是构建开放社会”。
结构型宏观调控研究
结构性宏观调控是段培君2006年以来提出的一个概念,反映了结构性大战略视野下的宏观调控,体现于宏观调控的外部关系和内部关系中。外部关系指宏观调控、结构性战略与市场机制的“三位一体”关系;内部关系指结构性的宏观调控目标和结构性的调控手段——结构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就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外部关系强调“宏观调控不仅应当注意短期政策效应,而且应当注意与长期战略和发展机制的衔接。宏观调控对总量的调控措施必须与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结合起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同时也必须与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内部关系强调宏观调控目标在“魔力四边形”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结构性含义。调控手段强调运用结构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业政策等使其形成结构性功能效应,以促成结构的优化调整。
全面协调发展
段培君的代表作之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发展的新战略》系统论述了中国发展战略四个方面的新内涵,强调了中国战略的结构性变化。该文章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与作者于2003年4月发表的文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国家战略的新发展》(《理论前沿》2003年08期)一起,提出了中国“国家战略从重点发展向全面协调发展转变”的战略思想。该思想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被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要求,被最高决策层认定为“应当长期坚持的重大指导方针”。
创新战略
段培君在《
国家创新战略》一书所撰写的“创新型国家战略研究”的内容实际是他的创新理论和战略研究的一次总结性阐述。其中涉及三项具有前瞻性的工作:一是介绍了他在2006年第一次提出的不仅要把创新作为国家战略,而且要作为中国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的观点(见2007第3期《
中国科学院院刊》《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的主要依据、现实内涵和实施途径》),它与2007年10月中共17大报告的表述相一致;二是进一步论述了创新战略的三个互补性分析框架:文化经济学、系统科学和经济文化学;三是提出了包括创新开放一体化、实行行政与研究系统双轨制等新对策,后者在17大报告中体现为政事分开的原则。
总体战略布局
2006年6月13日段培君在《中国发展新模式研究报告》中建议:(1)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战略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转向“五位一体”;(2)以“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替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3)扩展“五个统筹”,提出“统筹经济与政治发展”、“统筹政治与文化发展”的要求。之后以《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发展新模式》为题发表于《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第11卷第4期,2007年8月。2007年10月,中共17大报告中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纳入目标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内容被媒体视为新的理论亮点。
发展机制统一性
段培君在《创新发展模式》一书中着墨最多的是发展机制方面的创新。市场机制、民主机制、法治机制、社会组织机制和开放机制,第一次被整合在系统科学的自组织和它组织关系的统一框架中进行论述,形成了研究发展机制的新框架。至此,社会不同领域的机制表述实际成为同一组织机制在不同层面的表达。他把这一发展机制的新概念框架与社会系统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说明自组织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它组织的重要作用,以及两者结合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由此阐释社会治理方面的某种规律性。他还把这种规律性与唯物史观联系起来,认为,“军事对经济的依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乃至生产方式的依赖,从机制的角度看,就是它组织机制对自组织机制的依赖;前者主要是上层建筑的运行机制,后者主要是经济基础乃至生产方式的运行机制。这是从现代社会科学特别是现代
系统科学理论出发,对以往社会学说的补充和发展。”
科学方法论
段培君的《社会科学次逻辑视野中的方法论个体主义》是中国系统研究方法论个体主义的第一本专著,也是将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三者统一起来研究社会科学范式的第一本专著。它被评价为“一本颇具创见性的科学哲学专著,该书最值得褒扬的是它明确提出并系统阐释了‘次逻辑视野’概念”,其引入“意味着科学观的一种思想解放,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对社会科学的理解”。(2008年6月24日学习时报)。段培君在该书中分析了构成论、目的论和演化论范式,提出了范式集合、对立的范式集合和次逻辑结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学方法论走向社会科学方法论,系统分析了多向度多维度多元的复杂性范式结构和包含价值的能动自由的实践结构,形成了对社会科学性质的新理解。本书也将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论述了方法论个体主义的概念思想史、个体主义与分析传统的互动、以及现代与后现代研究所涉及的语言范式和话语范式,力图全面展现社会科学范式的复杂性结构和时代内涵。
现代史的文化学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载:“段培君(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提出了两种意义的民族救亡概念”,其中包含了“一种新的民族救亡的概念”,因此用原有的“救亡和启蒙这两个范畴构成的分析框架来概括说明这一阶段的历史是不够的。”段培君提出这一观点的论文《两种意义的民族救亡——五四运动基本性质的再认识》,与《五四新文化的历史建构》、《中国近代化纲领的文化学透视》,都属于运用文化学和系统方法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代表作。这些成果被学界认为“颇具新意”(李铁映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199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37页),具有“新视角”和“启发性”,(见《北京党史》1999年第3期);其研究“独树一帜”(见杨士泰:《近二十年国内“新文化运动”研究综述》)。上述方法和历史研究也被作者后来用于中国国家战略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作品
专著和主编
《社会科学次逻辑视野中的方法论个体主义》,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创新发展模式》,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
《
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主要作者并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
合著
▪ 新视野中的科学方法论[M].台湾佛光人文社会学院,2002年
▪ 国家创新战略[M].科学出版社,2011年。
▪ 创新发展的战略预见[M].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 以持续全面创新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 改革发展稳定研究—系统思想与战略思维[M].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M].红旗出版社,2008年
▪
中国人民银行干部理论读本[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
▪ 哲学与社会(1)(4)[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和2011年
▪ 科学发展观研究[M],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
▪ 哲学与社会(8)[M].人民出版社,2016年
丛书
▪ 战略思维丛书,总主编,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年
论文专题
1、 战略学
▪ 战略学何以可能[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 新的历史条件下战略思维的新定位[N]. 人民日报(理论版),2003-05-12
▪ 论系统思想与战略思维的内在联系[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第3期
▪ 如何善于进行战略思维[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3第8期
2、 战略哲学
▪ 战略思维的基本特征[N].学习时报理论版,2008-8-4
▪ 把握战略思维的当代发展[N]. 学习时报理论版,2008-08-11
▪ 战略思维的理论与方法[J].中央党校哲学讲稿选,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
▪ 战略到大战略的视野变换[N]. 学习时报理论版,2012-06-04
3、 结构性大战略
▪ 中国转型逻辑,《理论探讨》2016年第1期。
▪ 中国发展的关键:结构性战略[J].沪港经济,2010第3期
▪ 走向科学发展的中国――中国新甲子前瞻[J].中国评论月刊,2009年第10号。
4、 双引擎战略
▪ 全面把握双引擎战略[J].沪港经济,2011第1期
▪ 哑铃型战略调整经济结构[J].沪港经济,2010第5期
▪ 协调消费与投资关系事关经济全局[J].沪港经济,2011第3期
5、“十”字型战略
▪ “十”字型的结构性政治战略[J].沪港经济,2010第7期
▪ 深入改革的实质是调整权力结构[J].沪港经济,2009第9期
▪ Reforming China’s Monopolies, Harvard Kennedy School Ash Center Paper, August 2013.(Peijun Duan, Tony Saich)
6、双向开放战略
▪ 构建开放型社会[J].沪港经济,2010第9期
▪ 开放的心灵与开放的社会[N]. 学习时报理论版,2009-03-02
7、 结构性宏观调控
▪ 宏观调控应有战略思维[J].沪港经济,2008第6期
▪ 结构性宏观调控势在必行[J].沪港经济,2008第9期
▪ 4万亿投资:应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作为基本目标[J].沪港经济,2009第1期
8、全面协调发展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发展的新战略”,《人民日报》理论版,2003年8月20日。
▪ 中国进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阶段[J].中国评论,2007年9月。
9、 总体战略布局
▪ 建议将生态环境建设纳入战略总体布局[J].
思想理论内参,2006年第27期
▪ 中国可持续发展新评估体系的战略构想[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04(第一作者)
▪ The State of Sustainability in China[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Number 3,2014(Peijun Duan, Robert G.Eccles)
10、创新转型战略
▪ 扩大创新型需求: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J].沪港经济,2009第2期
▪ 论自主创新战略的主要依据 现实内涵和实施途径[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第3期
▪ 科技经济一体化视野中的网络经济[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第12期
11、企业和区域战略管理
▪ 宝钢的管理创新对中国大企业的启迪[J].理论与实践,2002第6期
▪ “包头模式”的意义与面临的挑战[R].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报告,2007年第5期6-10(第一作者)
▪ 县域经济
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3第6期
12、全球战略与两岸关系
▪ 9·11对美国全球战略的影响(上)(下) [N].中国经济时报,2001-09-17,18
▪ 战略文明转型中的全球治理[N].学习时报,2012-08-27
▪ 未来十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J].中国评论,2010第3期
▪ 中国现代化与两岸和平发展[C].台湾《第一届两岸和平论坛》论文集,2007-06-18
13、现代化纲领
▪ 现代化纲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 江苏社会科学,2004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1期)
▪ 科学发展观:中国发展的新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05年第10期)
▪ “以人为本”的规律论意义[N]. 学习时报,2008-12-22
14、 现代化历史
▪ 中国近代化纲领的文化学透视[J]. 学术月刊,1992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1992年第11期,1993年《
中国历史学年鉴》。
▪ 五四新文化的历史建构[J]. 北京社会科学,1997第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1997年第10期。
▪ 析当代新儒家的“返本”[J]. 学术月刊,1990第10期。
15、 科学方法论
▪ 方法论个体主义的三种诠释及其合理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第9期
▪ 方法论个体主义与分析传统[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第6期
▪ 柯斯塔归纳逻辑系统理论[J]. 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逻辑》1992年第5期。
16、科学主义
▪ 析科学主义的一般特征[J]. 江汉论坛,1997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7年第4期。
▪ 论维也纳学派的科学化尝试[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第6期。
▪ 论牛顿的双重文化价值观──兼及科学主义的价值论前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科学技术哲学》1996年第9期。
17、心理哲学
▪ 析理性主义与
非理性主义的心理学形态──关于皮亚杰与弗洛伊德学说的价值论比较[J].学术月刊,1999第9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1999年第12 期。
▪ 两种本能论之比较[J].人文杂志,1997年第6期,《新华文摘》1998年第2期。
18、 其它
▪ 关于自由的争论[J].哲学译丛,1987第4期(译)。
▪ 科学预测应成为政府决策的基础[N].光明日报,2011-6-22
▪ 《当代生态哲学及绿色设计方法论》简评[J]. 哲学动态,2006第5期
国际演讲
对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商学院、耶鲁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
哥伦比亚大学、企业研究所、东西方研究中心、美国政府有关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世界银行、加拿大、新加坡有关战略研究机构进行了学术访问,并发表演讲或开设讲座。受邀作为2010年哈佛中国评论开幕主题演讲人,2011年耶鲁首届中国论坛主题演讲人,2012年哈佛全球化论坛主题演讲人。
出版图书
荣誉表彰
经哈佛大学和有关机构认定为“杰出人才”(O1)哈佛赛奇教授介绍说,“段培君是中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研究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学者”。
哈佛高级研究员陆伯彬说,“段培君是少有的其研究和写作既影响学者又影响高端政策制定的学者。他的最重要和最具创新意义的贡献是他的当代战略思维形态理论。他认为,传统的战略理论是重要的,但研究当代战略问题必须把握当代战略思维理论。”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战略思维和领导能力”项目教学优秀组织奖
中央党校进修班次教学效果第一名(2006,2016)
中央党校哲学部2003-2016教学工作优秀奖或授课优秀奖
“北京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学术十杰”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