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之文(1919年5月30日-2006年7月18日),江苏吴县
甪直(今
苏州市吴中区)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开发
锆钛酸铅压电陶瓷的首创者,中国
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
人物生平
1919年5月30日,殷之文出生于江苏省
苏州市(当时称吴县)所辖的一个古镇——
甪直镇,殷之文12岁时离开家乡到
上海住读中学。
1924年—1930年间,在镇上念小学,殷之文于12岁时离开家乡到上海住读中学。
1937年,高中毕业正逢七七事变,继而日寇侵占上海,家乡沦陷,到处避难,他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在1939年到达抗战后方昆明,借读于云南大学,他选择了采矿冶金系。
1938年秋,殷之文考入
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翌年毕业,进
云南大学矿冶系学习。
1942 年,殷之文毕业于云南大学采矿冶金系,后赴四川綦江铁矿工作。不久应聘到云南大学任教。
1946年,殷之文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奖学金,赴美留学。
1948年6月,殷之文获
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冶金系硕士学位;同年9月转入
伊利诺大学,攻读陶瓷工程。
1950年1月,殷之文获陶瓷工程学硕士学位;同年5月,殷之文与妻子闵嗣桂放弃中国以外的优越条件,与物理学家、核物理研究开拓者
赵忠尧等一起冲破重重困难,回中国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0年夏,殷之文从美国回到祖国,由在云南大学时的老师和同学介绍到唐山铁道部铁道研究所工作。
1951年春,他调到上海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工作;他初到工学实验馆时,馆内有个窑业组(硅酸盐研究所的前身),殷之文任副组长;6月,调入上海中国科学院,任冶金陶瓷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7年,上海中科院冶金陶瓷所硅酸盐研究室成立,殷之文任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
1959年,硅酸盐研究室从冶金研究所分出,成立硅酸盐研究所,殷之文任玻璃和功能陶瓷两个研究室主任。
“文革”中受冲击。
1978年底,殷之文任命为硅酸盐研究所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3年初,殷之文任命为化学新材料中基地首任经理。
1983年,殷之文改任中国科学院无机材料中试基地经理。
2006年7月18日,殷之文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殷之文前后花了约4年时间,先对中国不同类型的黏土原料、长石、石英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分析和鉴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瓷坯、瓷釉配方研究和工艺开发,最后到新建的西安高压电瓷厂进行生产试验,到1958年完成任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1959年科学院部下达任务,研制大功率速调管组装用大尺寸的高强度、耐热、高频绝缘瓷环及其与金属的真空封接。殷之文负责的一个研究组主要研制瓷环配方和工艺,到1962年完成任务,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20世纪60年代初,殷之文等采用气流粉碎、等静压成型、致密氧化铝坩埚密闭烧结等新工艺,逐步解决了一系列PZT陶瓷的制造工艺问题;同时针对当时迫切需求的水声声呐应用,与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制造了数千件舰用或岸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的不同类型的发射接收压电陶瓷元件,制造出了中国自制的水声声呐系统。
20世纪70年代,殷之文等开始了PLZT透明铁电陶瓷的研究,对它的相变和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详尽研究,并首先用TEM在PLZT立方相中观察到了纳米尺度的极性微区,既为弛豫型铁电体的微畴—宏畴相变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也为
弛豫铁电体扩散相变的微不均理论提供了在空间尺度上为纳米级的证据;还研究了PLZT陶瓷中的晶界结构、晶界运动和晶界效应,采用TEM技术观察和拍摄了晶界及其附近的晶格像和晶界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运动。在应用方面,他与总参防化兵部合作成功地研制了
PLZT透明铁电陶瓷核闪光护目镜,转交部队使用。
人才培养
殷之文注重实效,反对浮躁和虚夸,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科学研究工作是一点假都不能掺的,必须实事求是,力诫浮躁和虚夸。如果你耐不住寂莫,就不要走做学问这条路。撰写论文是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归纳,不是无病呻吟。
截至2006年7月,殷之文培养研究生30多名。
荣誉表彰
1998年,殷之文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1993年12月,殷之文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个人生活
祖父殷伯虔是位颇有名气的国画家,父亲殷云林也是当地的“名士”,其弟
殷震为中国著名兽医学家、动物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兽医病毒学开拓者和奠基人。
社会任职
殷之文曾被聘为美国宾州大学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
硅酸盐学报》等多家学报编委、顾问委员会常任主任、国际机构代表。
人物评价
殷之文教授是中国无机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奠基人之一,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誉 。(吉林大学新闻网评)
殷先生身上的一个最重要特点是他的工作作风,他非常强调科研应紧密结合国家需要,从实际中来,深入调研,课题不宜分散、应集中力量攻关,完成任务后,应力求推广应用。一个阶段后应很好总结、著书立说为后人借鉴。硅酸盐所近半个世纪中,倾注了殷先生一生心血研究的各类材料,大部分己开花结果。(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