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inmuneregulation)是指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各种
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相互促进和抑制作用,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交织,构成正负作用的网络结构,并在遗传基因控制下完成
免疫系统对抗原的识别的应答。免疫应答过程有三个阶段,即
感应阶段、
增殖和分化阶段及效应阶段。 感应阶段。胎儿胎盘抗原被母体识别的阶段抗原的调节。抗原是诱导免疫应答的始动因素,抗原的质和量对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或者
胎儿胎盘抗原不表达,或者非特异性地抑制了母体免疫系统,才会使母体不把胎儿胎盘抗原作为移植物抗原。以抗原性质来看,胚胎抗原可能是一种不成熟的抗原,胎盘抗原则由于某些机制使其抗原性不表达,合体滋养层细胞无MHC抗原,细胞滋养层细胞无II类HLA抗原,所以滋养层对母体无注解免疫刺激作用。从抗原的量来看,胎儿抗原在母体血循环中的含量极微。所以妊娠期异己抗原性不强。在未交配过的鼠的细胞免疫实验中发现只有F1胎盘细胞而不是F1胎儿细胞可引起
抗原抗体反应。这说明,妊娠期主要的免疫
刺激来自胎盘抗原。
各种免疫抑制
因子的调节作用。已证实母血中存在一些抑制因子,如hCG、
孕酮、
前列腺素PGE、α-FP、早期妊娠因子等。抑制作用在20-30周达高峰。HCG可抑制丝裂原引起的
淋巴细胞增殖,孕酮也可抑制淋巴细胞反应。二者可能与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有关。PGE可抑制NK细胞活性并通过IL-α抑制T细胞的应答。α-FP主要来自胎儿,为非细胞毒性因子,可抑制
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体外试验证明其可对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具有抑制作用。EPF有两类,EPFA来自母体输卵管,EPFB来自受精卵。玫瑰花环抑制试验发现在受精24-48h,有EPF出现,故认为胚胎种植前即可产生EPF。一般认为EPF在子宫内膜充当母体免疫抑制性淋巴细胞的触发剂。蜕膜抑制因子可防止母体识别侵入螺旋小动脉的细胞滋养层细胞,抑制淋巴细胞对合体滋养层细胞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