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失去母亲或用强制手段使儿童失去与母亲交往和获得母亲生理和心理上的悉心照料与关怀的现象。母爱剥夺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会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
概述
母爱剥夺,即是婴儿或儿童被强制地剥夺了享有母爱的权利,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及不良依恋类型的现象。母爱剥夺这一术语是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John Bowlby早期工作内容的精妙总结。John Bowlby于上个世纪60年代进行了人类母婴分离的权威性研究。他在“母爱剥夺假说”中指出: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孩子,任何的分离行为都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危害性影响;切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天然纽带,必将导致后者产生严重的情绪问题,例如
抑郁、
焦虑、
心理失衡等。同期,Harry Harlow的
恒河猴母婴分离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结果。
至于母爱剥夺的形式, Michael Rutter在1972年的研究论述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母爱剥夺并非单纯地指分离的经历,它实际包含两个方面:剥夺和缺乏。据此,可将母爱剥夺大致分为两类:母亲由于各种原因与孩子分离,难以参与孩子早期的成长活动,使得孩子长年处于母亲缺失的状态之中,这种情形便是Michael所说的“剥夺”;母亲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她却不喜欢孩子,极少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与辅导,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母爱剥夺,即“缺乏”。在现代社会的正常环境中,“剥夺”的经历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爱中几种重要的关联成分的缺失。即并非现实情境中的分离,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裂隙。
对儿童发育的影响
(1)母爱剥夺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母爱剥夺是哺乳动物生命早期的严重应激事件之一,它对子代生长发育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子代成年后在认知、记忆、智力等活动方面的异常。
在婴儿时期,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做出迅速、敏感的反应,能刺激婴儿更主动、更积极地探索世界,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对于低体重的高危婴儿,母亲的引导更为重要。这些婴儿的注意力极短,缺乏对各种刺激产生适当的反应,因此母亲特殊的引导能起到早期的干预作用。
研究表明,经常接受母亲触摸的儿童的脑垂体能够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以确保他们可以发挥最佳效能,促使智力健康正常发展,而被剥夺母爱的儿童由于经常得不到母亲的爱抚,导致皮肤饥饿,长期下去就会影响食欲、营养不良,甚者是智力衰退。
(2)母爱剥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John Bowlby在1951年出版的《母亲照顾和心理健康》一书中强调,如果在关键期内没有和母亲建立密切的关系,那么儿童的情感关系就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形成一种“无情感的性格”。
从陌生情境实验发现,当儿童知晓母亲离开自己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急于寻求与母亲的依恋,当母亲回到自己身边时,他们会经历类似兴奋的情绪体验,之后便安静下来,对于长期母爱缺失的孩子,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由于得不到母亲及时的平复而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难以抑制自身的紧张和烦躁不安,怀疑被遗弃等一系列负性情绪,使得对日常活动和周围事物丧失兴趣,对未来产生消极的适应现象,甚至有可能出现死亡的念头或自杀的行为。
心理学者对三个月到一岁的弃婴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许多婴儿在与护士分离之前已表现出分离时的行为倾向,他们不断哭泣,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回避与退缩、对外在刺激缺乏敏感回应和睡眠困难等特征。在集体养育的环境下,婴儿无法体验关爱,随年龄增长,儿童的抑郁感与焦虑感将迅速加深。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孩子感到被剥夺,被抛弃,那么有可能就为今后的不信任埋下伏笔。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许多研究表明,在母婴交往中,母亲对儿童的行为、交往方面的要求最多,母亲提供最多的言语教导、具体示范,给以最多的观察模仿的行为榜样,提供最多的反馈、评价,为其创造最多练习、实践的机会,并在具体实践中给以最多的具体帮助、鼓励、纠正和指导。而有关母亲缺失或母性剥夺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母性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乃至到了成年,他们往往还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倾向或特征。
(3)母爱剥夺对儿童
依恋风格的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主要依恋对象,是子女社会性情感的激发者和培养者。而母亲对于儿童早期的社会性情感交流及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更是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他认为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
Ainsworth等人认为,儿童的依恋特征和依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养育特征。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在儿童依恋的发展中,母亲对婴儿所表现的行为特性如反应性、敏感性等品质对儿童自身
认知模式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制约着儿童个性发展的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