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桥,又称澽水桥、韩城南桥,位于陕西省韩城市
金城街道南关澽水河上,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历时5年建成,是当时韩城通往古都长安的必经之桥,后经多次重修。
历史沿革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至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本邑原贵州巡抚
刘荫枢捐资修建,建成一座11孔石拱桥,时称“南桥”。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修此桥后,更名为“集胜桥”。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修此桥后,更名为“毓秀桥”。清道光二年(1822年),重修毓秀桥。清宣统二年(1910年),重修毓秀桥。清宣统二年(1910年),毓秀桥南边孔及桥台塌毁,未修复,成为10孔石拱桥。
民国二年(1913年),重修毓秀桥。
2003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重修毓秀桥。
建筑特点
毓秀桥是一座10孔厚拱厚墩重型石拱桥,十孔等跨,呈南北走向。净跨6.15米,桥面宽4.5米,桥身长180米。桥体采用花岗石条砌筑,桥面呈穹隆形。石缝由灌铁水而成的铁锭加固。两侧有节间式青石桥栏杆,每侧有99根望柱(望柱之间间隔近两米,柱子上雕刻有瓜果图案和龙鸟鱼花纹),98块栏板,抱鼓石无存。地伏是青石料,矩形断面。翼墙和侧墙上顶有单层青石仰天石组成的金边线。桥台呈燕翅形,前墙长5.5米。桥墩呈梭形。桥墩上游端是尖形,分水尖的上部宽度与拱脚同宽,上顶高出拱脚许多。下游端是方形,凤凰台的宽度与拱脚同宽,桥墩的下部周围皆宽出拱脚约15厘米,桥墩长7米。拱碹是半圆框形纵联式结构,每孔间筑菱形分水石墩(宽5.9米),各孔拱碹的穹顶正中各有一石雕龙头(头朝东),碹脸外边有拱眉石,拱眉凸出于碹脸,拱眉与侧墙取平。前墙宽出(拱脚后退于前墙)约15厘米。中8孔跨径15米,边孔跨径13.5米。桥底铺设石板。
文物遗存
毓秀桥头存一尊身着元代服饰头戴风雪帽的圆雕石人坐像。毓秀桥南有一座三连重檐歇山顶式木牌坊,中间的门楣上方书有“示我周行”四个金色行书大字的牌匾,盖书有“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字。牌坊平面布四柱,三楼。主、次楼均为歇山顶。主楼面阔4.45米,次楼面阔3.4米。主楼柱径0.4米,柱高约7米。自地表4.5米处施额枋,上置四昂穿斗式重拱六攒,左右两侧施灯笼榫,额枋下饰以龙头雀替。次楼略同于主楼,较主楼低约2米。次楼于各翼角下置点柱,承托翼角出挑。次楼外侧柱身前后施戗木支撑梁架,主楼则用抱柱石稳定楼体。牌楼屋面施筒瓦,灰陶素脊,条石墁地。
历史文化
刘荫枢(1637年~1724年),字相斗,别号乔南,晚年自号秉烛子,陕西韩城潭马村人,曾任贵州巡抚。毓秀桥的最初捐资修建者。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刘荫枢把康熙皇帝奖励给他的其中十几万两银子用于修建此桥,历时五年而竣工。此桥是当时韩城通往古都长安的必经之桥。此桥建成后,刘荫枢立契约:“以三两银子的价钱将桥卖给韩城县,此后该桥永属韩城县所有,与刘家无关,绝不反悔,立据为凭。”几百年几度岁月更迭,几多世事沧桑,毓秀桥依然默默地卧居在澽水河之上。此桥不仅是刘荫枢功在桑梓的见证,更是为他清正廉洁的品德树起的一座丰碑,至今仍在韩城民间广为流传,被人们当作培养后代自食其力、独立生活的活教材。
研究价值
毓秀桥对清代桥梁设计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成时代的建筑建设水平。
保护措施
1998年2月25日,毓秀桥被韩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韩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9月24日,毓秀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保护范围为桥体及木牌坊四面外延50米。一般保护区由重点保护范围的东、西外延50米,南、北外延10米。
2013年3月5日,毓秀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毓秀桥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街道南关澽水河上。
陕西省韩城市内乘坐公交101路、旅游专线、103路,在南关站、涧南村站、姚庄坡底站下车,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