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心理学是心理学分支学科。亦可归入实验心理学。在达尔文演化思想指导下,在美国发展起来。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智能及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具体任务是对不同类的代表物种的行为和智能及其关系以及各自的特异性质进行比较。与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习性学一样,都是研究动物行为,但侧重点和研究方法不同。
它对
哲学认识论具有重要意义,比较心理学的研究还能为生产实践和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动物行为进化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
比较心理学以不同进化阶梯上的动物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侧重于不同种动物行为的比较分析,而且这种比较在原则上并不把人排除在外,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了解人类本身及其在自然界的地位。比较心理学和
动物心理学都以动物行为为研究对象,因此有的西方心理学家把二者视为同一概念,并替换使用。
比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动物行为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处于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它和动物心理学一样,以动物行为为研究对象;而研究目的之一又都是从动物心理的研究中求得对人类心理发展的某种认识。因此,有的学者将二者视为心理学的同一分支,并和习性学(
动物行为学)一起统称为动物行为研究。比较心理学运用有控制的实验室方法,并通过野外观察,来研究动物行为模式及其功能、动物行为的机制、动物的学习行为和动物行为起源等,并对动物的行为进行分类、描述和分析。
70年代中期后,伴随着遗传学发展对比较心理学所带来的争议,比较心理学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受到来自社会生物学等方面的强烈冲击,加上自身的种种原因,致使比较心理学作为一个专业学科的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
比较心理学的发展与动物习性学有密切联系。动物习性学侧重在野外自然环境 中研究各类动物行为活动的规律性,动物 的典型行为模式和适应能力,动物行为的 演化与遗传,动物的社群组织和社群行为, 动物的摄食、生殖和防御行为等。由于动 物行为反映动物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因 此动物习性学与比较心理学的研究相互交 叉,彼此验证、促进,对了解心理和行为 的演化、发展都有贡献。本世纪60年代以 来,两门学科出现融合趋势,比较心理学 也将行为的适应意义、行为的演化过程、 行为的遗传和个体发生及行为的机制纳入 自己的研究领域。在方法论上,比较心理 学注重实验室研究,重视在实验条件下考 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学习,并通过手术、 药物试验产生的不同效应研究各种心理活 动的心理机制等。由于人为实验环境的固 有缺陷 (同自然环境差异甚大,为动物设 计的问题与动物日常生活需要解决的问题 毫不相干,不一定能真实揭示动物心理能 力),比较心理学也借鉴、采用动物习性学 在自然环境或半自然环境下系统观察动物 行为的方法。比较心理学的研究较多集中 在动物感知学习能力和社群行为的研究上, 并取得了卓著的成果。例如,印记现象和 关键期的发展,尝试与错误、顿悟,经典 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等一系列学习理 论的形成,大脑皮层功能的等势理论和质 量作用原则的提出,脑机能定位和学习记 忆生理机制,以及训练动物代替人的工作等。
50年代研究过狗的条件反射和图形辨别学习;60年代初期曾对多种
灵长目动物的行为进行过研究;70年代末对文昌鱼的光反应和金丝猴的视觉辨别行为的特点进行过研究。
爱德华C.托尔曼(Edward C. Tol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