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摩音乐,四川省
美姑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毕摩音乐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毕摩最早是古代彝族社会的祭司和部落首领,具有崇高的威望与地位,两千多年前,昊毕实楚和提毕乍穆两大毕摩宗师就毕摩仪式改革问题进行了辩论,提毕乍穆改革了飞禽走兽为牺牲用物,金签银片插神座的做法,改用牛羊作牺牲用物,杉柳枝布神座,猪鸡为祭品,其唱、诵传统进一步规范。至隋唐时期,毕摩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峰,代宗师阿苏拉则不但完善了路下方类文献,进一步规范了仪式,而且讲求调式的优美、和谐,产生了阿格说祖、阿克伙窝、杨古苏布等一代大师。《华阳国志 南中志》载“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议论好譬喻物谓之夷经”,《
西南彝志》载的“歌师”制度也表明了远在两千年前就有身负签筒、手持响铃、摇着神扇的毕摩深入各户的情况。
基本特征
诵唱腔调
毕摩音乐是毕摩在仪式活动中以诵和唱的方式的来叙述故事、讲述历史、探究万物起源、塑造(包括鬼怪神灵等在内的)人物形象,借此抒发思想情感,反映现实(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的远古音乐艺术。毕摩调可分为诵和唱两大类。
旋律特色
毕摩调的音乐旋律,绚丽多彩。调式或哀怨缠绵,或高亢豪放,或悲凉婉转,或纤巧玲珑,或宽阔明朗,或悠扬愉悦。格调优美动人处,令人仿佛有春风拂面之感;热烈奔放处,则似万马奔腾;格调宽阔明朗时,又好像给人增添了几多顽强坚实的意志;格调低沉抑郁时,忽又带来几分焦虑不安的情绪;格调清丽柔和时,仿佛已经漫步于和风丽日之中;格调粗狂刚健时,又好似奋搏在狂风暴雨里。毕摩音乐具有如下特点:
分布区域
毕摩音乐主要分布于大凉山美姑、
昭觉、
布拖等地和小凉山的
峨边、
马边等彝区,尤其以美姑县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出名,美姑县境毕摩音乐又主要分布在拉马阿觉乡、
合姑洛乡、
苏洛乡、
洒库乡、
洛俄依甘乡、
依果觉乡、
巴普镇等毕摩世居的20余个乡镇。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毕摩音乐是由毕摩们创制的在特定的毕摩仪式场所传唱的宗教音乐,作为一种由毕摩口耳相传的古老艺术,以其独特的调式、唱腔、诵腔直接成为传播毕摩文化的独特形式,它不仅与民间音乐交相辉映、并行不悖,共同构筑了彝族音乐艺术的精要,而且作为一种原生宗教的传播手段,为彝族毕摩文化的传播和保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古代的诗歌大多是合乐的,也就是靠吟唱来实现其传播的,故考察诗歌的传统,诗即是合乐的歌,被称为诗歌之源的《诗三百》也好,被誉为卓辞逸响之《楚辞》也罢,基本上吟或唱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歌诗传统大多淹没于历史长河中,只能靠记载想象古人吟唱诗歌场面时,彝族毕摩音乐却以其古老、原生、活态的形式完整地保留了这种古老歌诗传统,成为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毕摩音乐是彝族文化的基石,为丰富现代音乐提供了借鉴,毕摩音乐,作为彝族文化这片厚实的土壤里长出的奇葩,从一开始就沿着独自的轨迹传承和发展,凝聚了彝族民众的智慧,其内容几乎涵盖了整个彝族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军事、风俗礼制等文化。所以,传承几千年的毕摩音乐,一则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铸造了彝族音乐文化的精神产品,并以其特别的格调与情趣,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特别是“藏彝走廊“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二则为现代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借鉴,成为古代音乐发展史上独特“活化石”。
毕摩音乐是彝族民众人本终极关怀思想的生动体现和重要见证,是联结和强化彝民族成员间民族认同、心理认同的主要纽带,对于民族自信力的演绎,加强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以其深刻的教育性,对于提供传统文化范式、寓教于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承人物
曲比拉火,男,彝族,2018年5月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申报地区:四川省美姑县 。
的日布,彝族,1959年7月1日出生于美姑县拉木阿觉乡核马村7组,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毕摩,毕摩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12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美姑县文化馆获得“毕摩音乐”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毕摩音乐项目保护单位美姑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2003年11月17至19日,四川省美姑县举办了中国首届彝族毕摩文化节 ,毕摩音乐亮相文化节。
2017年9月21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小型舞台项目——合唱《彝族风情》汇报演出在乐山师范学院上演,演出展演了毕摩音乐《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