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昌杰
爱国运动学生
毕昌杰(1906—1928),字子英,曾用名康寿,云南省牟定县安乐区安益乡化石村人,爱国运动学生。
人物生平
毕昌杰生于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他6岁上学,先后在化石、圆通寺和县城读小学和初中。他好学上进,品学兼优,博得乡里赞誉,师长器重,学友推崇。每当放学后,人们常见他爬在自家院墙外的枣树上看书,或者带着书本到山洼树林里阅读,晚上也常在菜油灯下苦读到深夜。《古文观止》的不少篇章,他能朗朗背诵。书法是他的爱好,常悉心临摹颜真卿字帖,写得一手好字。
1923年春,毕昌杰从牟定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深造。省立一中,是昆明爱国学生运动的中心。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学校革命气氛较浓,一批进步教师给予毕昌杰新思想的熏陶,使他积极投身于当时轰轰烈烈的爱国学生运动。
毕昌杰幼年生活在农村,贫苦农民的苦难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他同情劳苦大众,后来逐步走上追求革命的道路。
毕昌杰对地方豪绅的不法行为深恶痛绝。1924年4月5日,他与唐德同、陈文润、伍培楠、生狱龙等人,以牟定县留省青年团代表的名义,向省铁路总局揭发控告国会议员陈光勋(牟定人)侵吞公款。省长唐继尧受理了毕昌杰等的控告,发出指令:“……令饬牟定县知事,查传该陈光勋、陈光煦(贷款由陈光煦经手)弟兄到案,具限勒缴……”。毕昌杰和几位青年为民请命,取得胜利。
1924年冬,毕昌杰参加了省立一中图书管理员李国柱发起组织的秘密进步团体“云南青年努力会”,成为该会骨干之一。该会宗旨是唤醒云南青年,改造云南社会。在此期间,毕昌杰积极参加活动,在唐继尧为维持其军阀统治、与广东革命政府敌对的形势下,宣传国民革命,宣传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国民党一大宣言,学习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青年努力会”把《向导》、《中国青年》规定为会员必读刊物,对进一步在云南传播马克思主义起了重要作用。
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英、日帝国主义分子凶残屠杀中国人民的消息传到云南后,激起了云南人民的反帝怒潮。在李国柱、毕昌杰等的领导下,以“青年努力会”成员为骨干,发动昆明各校学生投入反对帝国主义、援助上海工人学生的斗争。经“青年努力会”成员秘密串联发动,成立了“云南学生沪潮后援会”。他们集会演讲,组织游行示威,印发传单,揭露五卅惨案真象。大会上,李国柱、毕昌杰等人登台演讲,愤怒声讨帝国主义分子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9月,共青团中央批准在云南建立共青团特别支部,李国柱为支部书记。此后,云南共青团又发展了一批团员,其中有毕昌杰、赵琴仙等人。
1926年初,唐继尧为了摆脱其财政上的困境,准备将省立一师、法政学校及高审厅几处官产拍卖给法帝国主义分子。消息传出,不仅为各校师生所反对,也引起各界进步人士的不满。在李国柱、毕昌杰等人领导下,发动和组织各校学生游行示威,支持省师、法政学校师生的反拍卖斗争。由于各界人士及广大群众的坚决斗争,唐继尧被迫收回成命。斗争取得了胜利,维护了国家主权,伸张了民族正义。这一胜利显示了青年学生团结战斗的力量,提高了青年学生的斗争勇气和信心。在反拍卖斗争胜利的鼓舞下,3月23日,昆明12所中等学校的学生代表,齐集省议会会场,经过充分讨论,在“云南学生沪潮后援会”的基础上,建立了云南学生联合总会。
3月18日,北京段祺瑞执政府枪杀游行示威的爱国学生,酿成了三一八惨案,云南旅京学生范士融、姚宗贤英勇捐躯。云南学生联合总会发起组织了“追悼三一八烈士大会筹备处”。4月18日,在华山南路云南省议会会场内,召开了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追悼大会,到会各校学生及社会青年2000多人,在沉痛的追悼仪式上,毕昌杰代表省学联报告惨案发生的经过,李国柱讲演追悼死难烈士的意义,愤怒声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横行霸道和军阀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屠杀革命群众的罪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为了满足青年努力会会员及广大青年学生阅读革命书刊的需求,1926年春,除云南青年努力会代售各种革命书刊外,云南学生联合总会还创办了自己的刊物《云南学生》。1926年4月30日,《云南学生》第一期出版,李国柱、吴澄、毕昌杰、向镇清等是主要撰稿人。《云南学生》宣布刊物的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和唤起民众,特别是唤起青年群众参加革命运动。”6月间,毕昌杰等针对唐继尧政府发布“反赤”布告,鼓吹反苏、反共,反对国民革命,攻击苏联为“新式帝国主义”的反动行径,在《云南学生》上撰文给予有力的回击和批判。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唐继尧惧怕革命势力渗入云南,加紧了“反赤”活动,实行白色恐怖。他一方面在边境严密检查和防范,另一方面对内地特别是昆明地区加强控制,接连发布“反赤”布告,明令取缔学联组织,查封《云南学生》,并下令通缉李国柱、毕昌杰等。唐继尧政府派出大批警宪闯入省立一中、省立一师、女子中学等校搜查“赤化分子”。李国柱、毕昌杰等人立足困难,无法活动,在群众的掩护下,秘密地离开了昆明。李国柱去上海,卓子魁去武汉,毕昌杰、赵琴仙等人去广州。同年秋,党组织为了适应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滇军)开展政治工作的需要,根据周恩来的指示,经过王德三与第三军参谋长黄实接洽,在第三军军官学校校址大沙头举办云南政治补习班(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训班)。王德三任班主任,学习时间3个月,学员以“云南青年努力会”赴广州部分成员及“新滇社”部分成员为主。学习期间,毕昌杰与同学一起听了周恩来、恽代英、萧楚女、阮啸仙等讲的课,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救国救民的真理,确立了为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人生道路。不久,毕昌杰经王德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的需要,毕昌杰和赵祚传同时又到国民党党部受训,取得国民党中央特派员资格,回云南帮助国民党组建党部,以便发动群众,开展国民革命
1926年8月,中共广东区委指派李鑫、周霄、黄丽生回云南,于11月建立了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特支利用军阀之间的矛盾开展统战工作,发动群众促成了1927年的“二六”倒唐政变,结束了唐继尧在云南的军阀独裁统治。1927年初,在北伐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下,云南人民的革命斗争不断高涨。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领导亟待加强。中共广东区委又派遣王德三率领10多名党员回到云南。3月1日,在中共云南特别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委员会,书记王德三,委员有毕昌杰、张炽、刘玉瑞(刘执之)、李鑫、吴澄,毕昌杰分管组织工作。为了提高党的骨干分子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毕昌杰根据党组织的决定,于4月中旬办了一个特别训练班,学员是党的支部书记。学习课程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阶级斗争理论外,还讲授了农民运动、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组织工作等专题。毕昌杰讲授了“中国CP组织”。
5月中旬,毕昌杰受中共云南特委指派到武汉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毕昌杰离昆期间,组织工作由赵祚传负责。毕昌杰离开昆明经越南海防到广州,找孙子和(毕昌杰的姐夫,第三军朱培德部军需处长)先了解情况。此时,已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许多军阀都追随蒋介石清党反共,孙也离开广州到南昌。毕昌杰几经周折,到南昌见到孙子和。孙把毕昌杰带去见朱培德。朱说“我们不能容纳共党分子”,要把毕驱逐出境。在孙的劝说下,朱同意发给旅费,派人把他送到武汉。毕昌杰到武汉,找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汇报了云南的工作,并于7月6日,以个人署名向中共中央写了一份《云南工作情况报告》,内容有组织、农运、工运、民族工作、政治和其他情况。他在接受任务后,带着中共中央发给云南党组织的活动经费400元返回云南。同路返滇的还有雷扶元、赵适然(祥云人,“新滇社”成员)。他们取道香港,经越南从河口入境。进河口时,因毕昌杰没有护照,雷、赵连夜掩护他潜入国境,住进了一家贫苦工人家里。次日拂晓,毕昌杰步行了两个车站,到糯姑站搭上火车回到昆明。
7月下旬,蒋介石派特使李宗黄带着任命龙云为第三十八军军长、胡若愚为第三十九军军长的委任状到昆明,调解胡、龙矛盾,促其联合拥蒋反共。中共云南地下党发动了驱逐李宗黄的群众运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宣传队上街演讲,揭露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反革命罪行。
11月3日下午,宣传员梁元斌在武庙下街附近演讲,被李宗黄的卫队枪杀。事件发生后,省特委立即委派毕昌杰、马逸飞、黄明俊等人通过学联召集全市学生集会游行,强烈抗议李宗黄的杀人行径,要求追究李宗黄的杀人罪责,并为梁元斌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和出殡葬仪。11月8日,昆明学生、市民、工人、农民及第三十八军部分官兵万余人在南校场召开云南省农工商学兵联合救滇大会,通电揭露李宗黄的杀人罪行。李宗黄无法立足,悄然溜回南京。
1927年12月8、9两日,中共云南特委在昆明召开扩大会议,特委书记王德三传达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选举产生了中共云南临时省委。会议结束后,毕昌杰肺病复发,但为了贯彻省委扩大会议精神,仍然坚持工作。1928年1月12日,云南省政府成立“清共”委员会,15日逮捕了大批共产党员、革命积极分子和部分群众组织的负责人,并通缉毕昌杰、赵祚传等共产党员。毕昌杰由于长期带病为党工作,积劳成疾,肺病日益加重。在他重病期间,党组织派了王孝藩(祥云人)去护理他。他的亲姐姐毕昌敬、堂兄毕潮、堂妹毕昌禧等也在他身旁看护。当时,敌人追捕很紧,毕昌杰在太和街他舅父杨绍山家隐蔽养病。后因情况十分危急,王孝藩曾雇滑杆在夜间将毕昌杰转移出去。但找不到更安全的地方,只好又返回杨家,将他藏在三楼天花板上。天花板用纸裱糊,躲过了敌人的多次搜捕。在空气沉闷的天花板上,毕昌杰的病情加重,终于医治无效,于1928年1月28日在昆明病逝,年仅22岁。
人物纪念
2014年10月13日上午,毕昌杰烈士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在县左脚舞文体中心落成并揭牌。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赵克义,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侯志荣和县党政领导李绍文、杨芳亮、郭现杰出席揭牌仪式。县委书记李绍文在致辞中说:牟定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革命斗争早期,以毕昌杰、夏崇先为代表的进步青年怀着救国的梦想,探索各种救亡图存的道路,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无数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为我们今天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今天,州委把毕昌杰烈士展览室确定为全州17个党史党性教育基地,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鞭策,希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揭牌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党史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水平,丰富基地教育内容,创新基地教育形式,完善基地教育管理制度,打造特色党史党性教育品牌。同时要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让大家永远铭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使革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代代相传,并成为凝聚全县人民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重要力量。
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赵克义和县委书记李绍文共同为毕昌杰烈士党史党性教育基地揭牌,并参观了毕昌杰烈士党史党性教育基地,观看了毕昌杰烈士电视文献纪录片。当天上 午,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赵克义,州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侯志荣和县委书记李绍文还来到南山公园,向毕昌杰烈士纪念像敬献了鲜花,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参考资料
英烈纪念堂 - 中国军网. 中国军网.2013-10-18
毕昌杰烈士党史党性教育基地落成并揭牌.牟定县人民政府网站.2014-10-1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8 11:1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