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花山
课文
《毛主席在花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阅读材料的第一篇课文。
课文简介
《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主席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情,表现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主席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词句解析
句子理解
(1)“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
这是毛主席听了警卫员的报告后讲的话。毛主席讲话的态度是严肃的,话语中“不能……就……”的句式,看出毛主席热爱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的生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说话态度要诚恳。”主席说。
这是毛主席对警卫员说的话,提醒他要注意工作方法。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毛主席与群众的情谊,可以体会到毛主席对警卫员的关心和教育。语气是那样和蔼,态度是那样诚恳。
(3)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这句话意味深长,表面是说由于毛主席当时在花山,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来碾米的老人对毛主席似曾相识,但未完全确认眼前的首长就是毛主席。深层来讲,毛主席的所言所行,和普通群众是那样的近、那样的亲,他就是一名普通群众,或者说是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的一员,老人感到亲切,似曾相识。
词语理解
夜以继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以,用来。
局面: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
旮旯:方言指角落。文中指狭小偏僻的地方。
操劳:辛勤劳作。
拘束:拘谨,不自然。
在行:(对某事、某行业)了解底细,富有经验。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
石碾:用圆柱形石头做成的粉碎粮食使用的加工工具。
课文分析
这篇课文按事情的发展过程记叙了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主席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这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关心。进而派警卫员每天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表现了毛主席对群众的体贴、爱护。最后,毛主席来到群众中,亲手给群众递上茶水,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毛主席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作风。
善抓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表现毛主席普通群众的情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昨天这个时候,门口花椒树下的碾子有碾米声,现在又到了碾米的时候,怎么没动静了呢?”“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这说明毛主席十分注意体察民情,他不仅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而且惦记着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琐事,试想,若没有一种普通群众的情怀,谁去管日复一日的碾米声和村子里有几台碾子?“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一边推,一边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这几处细节描写,更加直接地反映了毛主席对普通群众的情怀,他不仅想着群众,而且能做、会做普通群众所做的生活小事。
中心思想
表现了毛主席关心群众、爱护群众、处处为群众着想的思想品质。
写作特点
本文中心明确,前后内容联系密切,围绕中心选择的材料较典型。文中关心群众碾米和给碾米的群众送茶水这两件事是主要的,写得比较详细。毛主席为解放全中国操劳则写得比较简略,这样显得主次分明,可以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课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毛主席转移到花山村。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写毛主席关心群众碾米的事。
第三段(第5至6自然段):写毛主席让警卫员给碾米的群众送茶水
第四段(第7至8自然段):写毛主席劝乡亲们喝茶和替母女俩推碾子。
关于毛主席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1 14:51
目录
概述
课文简介
词句解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