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绿色传奇》追述毛乌素沙漠的形成过程,描述风沙对人类生活的破坏,讲述了鄂尔多斯几代人与沙漠抗争,治理沙漠,最终使毛乌素沙漠消失的历史巨变。该作品记述了一大批治沙模范人物、林业工作者和企业家,展示了党和政府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1世纪实施的产业化、城镇化政策带来的丰硕成果,展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毛乌素绿色传奇》突出讲述并讴歌了不同群体英模人物为建设“绿色乌审”做出的杰出贡献,刻画了一批生动感人的绿色英雄的崇高形象。他们中有带领全村村民在大沙漠里植树种草十几年、引起联合国官员高度重视的“牧区大寨”乌审召的带头人宝日勒岱;有独自在沙漠中苦干25年,绿化了家乡井背塘附近6万余亩荒沙的“全国劳动模范”殷玉珍;有领着一群蒙古族姐妹开进沙漠深处苦干10年,为4万亩红沙梁披上了绿装的“全国三八红旗手”乌云斯庆;还有曾多次利用在中央开会休息时间与宝日勒岱讨论沙漠治理、并于1984年正式提出知识密集型的沙产业理论等前瞻性科学治沙思想的“两弹元勋”“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有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即深入毛乌素沙漠深处采访40多天,写出长篇通讯《牧区大寨——乌审召》,并发表在《人民日报》显著位置的当代诗人、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兼秘书长郭小川等等。他们身上体现出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力拼搏。
《毛乌素绿色传奇》所写事件时空跨度大,出场人物多,但作者巧于剪裁,精于布局。该作品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读者阅读作品,仿佛跟随作者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深切感受到乌审旗昔日的荒凉贫穷和当代的美丽富饶,感受到乌审儿女的勤劳、勇敢和智慧。而在讲述乌审旗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时,该作品则改用第三人称叙事,并且将历史的叙述与现实的书写交织对应,在抚今追昔中升腾了作品的历史感和现实感,而且避免了平铺直叙容易造成的阅读乏味。该作品语言朴实、自然、流畅,人物语言颇具个性化。文中还引用大量与当地生态有关的唐诗、元曲,以及蒙古族民歌、谚语和陕北信天游、山曲,不仅突显了主题,而且使该作品的民族特色、地区特色更加浓郁。
肖亦农,祖籍河北,当代作家。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本共计500余万字,结集出版《肖亦农文集》八卷本。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庄重文文学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