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蓼
蓼科蓼属植物
毛蓼(学名:Persicaria barbata (L.) H. Hara)是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粗壮;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具缘毛,膜质,顶端平截,缘毛粗;穗状花序,常数个组成圆锥状,苞片漏斗状,花梗短,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瘦果卵形,黑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横走;茎直立,粗壮,高40~90厘米,被稀疏短柔毛或近秃净;叶披针形,长8~1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窄,两面疏生短柔毛,尤以边缘和中脉上为甚;托叶鞘筒状,长1.5~2厘米,膜质,密生长柔毛,先端有粗壮的长睫毛,睫毛长过托叶鞘或等长;叶柄长约1厘米,密生柔毛。
穗状花序,长3~10厘米,顶生或腋生,稍分枝;总花梗疏生短柔毛或近于无毛;苞片鞘状,膜质;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绿色;雄蕊5~8;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有光泽。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毛蓼喜生于村旁、塘边、沟边、路边湿地及林下;海拔20~1300米。
分布范围
毛蓼产于中国江西、湖北、湖南、台湾、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印度、不丹、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亦有分布。
繁殖方法
毛蓼的繁殖方法为种子繁殖。
主要价值
毛蓼全草或根均可入药,具有祛风燥湿,杀虫止血,消肿散毒等功效,还可治疗脚气,皮肤病,胃痛,肠炎,跌打损伤等症状。毛蓼辛温有毒,对肠胃、膀胱等器官有刺激作用,临床有中毒的报道,可见属有毒之品,用时宜慎,尽量勿内服。
【傣药】哑放兰姆(西傣)【彝药】黑申阿:全株治痈肿疽瘘,瘰疬《滇省志》。【彝药】黑申阿:功用同傣族《滇省志》。【侗药】摆:全草治痢疾《桂药编》。
药理作用:全草有抗菌作用:根有收敛作用,可治肠炎;种子为芳香剂,量大有催吐、泻下作用。
性味归经《纲目》:“辛,温,有毒。”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
相关药材:粘毛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0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