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蕨
金星蕨科毛蕨属植物
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是金星蕨科毛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顶部被灰白色长毛及棕色鳞片;叶疏生,叶基部黑褐色,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侧生中部羽片近线状披针形,裂片三角形;叶脉下面明显,叶近革质,孢子囊群生于侧脉中部,羽轴两侧有不育带;囊群盖疏生柔毛,淡棕色,成熟时隐没囊群中。
植物学史
根据Holttum 1971的研究,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Pteris interruptus Willd(1794)和Cyclosorus gongylodes (Schkuhr) Link=Aspidium gongylodes Schkuhr 1809。二者的羽轴上均具鳞片,同为一种。因此后者为前者的异名。在此以前的一些作者(如Ching 1938,Holttum 1955等)所认为的羽轴上无麟片,叶纸质的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 (Willd.) H. Ito)实是顶育毛蕨(Cyclosorus terminans (Hook.) Shing)的错误鉴定。该种叶下毛被的多少有过渡现象,它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在没有探讨清楚之前,暂不分为两个变种。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达13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约5毫米,黑色,连同叶柄基部偶有一二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约70厘米,粗2-3毫米,基部黑褐色,向上渐变为禾秆色,几光滑;叶片长约60厘米,宽20-25厘米,卵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渐尖,并具羽裂尾头,基部不变狭,二回羽裂;羽片22-25对,顶生羽片长约5厘米,基部宽约1.8厘米,三角状披针形,渐尖头,基部阔楔形,柄长约5毫米,羽裂达2/3,侧生中部羽片几无柄,斜向上,互生(基部的对生),相距约2厘米,近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对称,羽裂达1/3;裂片约30对,斜展,长宽各约3-4毫米,三角形,尖头。叶脉下面明显,每裂片有侧脉8-10对,基部一对斜展,其上侧一脉出自主脉基部,下侧一脉出自羽轴,二者先端交结成一个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结点向缺刻下的膜质联线伸出外行小脉;第二对侧脉斜伸到膜质联线,在主脉两侧形成两个斜长方形网眼;第三对侧脉伸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叶近革质,干后褐绿色,上面光滑,下面沿各脉疏生柔毛及少数橙红色小腺体,并沿羽轴有一二淡棕色鳞片;鳞片膜质,阔卵形,有缘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侧脉中部,每裂片5-9对,下部1-2对不育,因此在羽轴两侧各形成一条不育带;囊群盖小,膜质,淡棕色,上面疏被白色柔毛,宿存,成熟时隐没于囊群中。孢子左右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大小为(28.2-33.3)30.7微米×46.1(43.5-51.2)微米。裂缝长度为孢子全长的1/3-2/3。周壁薄而透明,具少数褶皱,表面具密而小的刺,分布不均。
产地生境
毛蕨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向北经日本至韩国(济州岛)。在中国产于台湾、福建、海南、广东、香港、广西、江西。常生长于山谷溪旁湿地、海拔达200-380米处,毛蕨喜好种植在向阳的山坡处或疏林下。
生长习性
孢子培养6天后,细胞内出现叶绿体。在原丝体母细胞萌发初期,原丝体基部细胞内叶绿体数量明显比顶端细胞少。原丝体萌发至3细胞初期,顶端细胞内叶绿体分布均匀,其他细胞中叶绿体沉积于细胞底部。靠近基原细胞的细胞上萌发出第2条假根,与细胞约成45°角向下生长。萌发至3细胞后期,叶绿体聚集于细胞中央,原丝体第二细胞萌发出膨大的球状假根。也有的第2条假根在4-7细胞时期才开始萌发。培养15天,原丝体顶端细胞分化,大多数细胞纵分裂是从第4个细胞开始的。培养35天左右,片状体顶端向内凹陷,形成生长点,细胞较小,呈长条状,纵向排列,分布均匀,细胞质浓厚,叶绿体较多,呈深绿色。幼原叶体发育成熟时,基部呈锥形,两翼平滑,中部有一近圆形中褥区。生长点处细胞排列紧密,上部边缘细胞着生少数毛状体。成熟原叶体生长点上部边缘细胞较多,使两翼在生长点上方重叠。
培养35天出现毛状体,单细胞,分为尖刺状和圆柱状两种。尖刺状毛状体基部直径20微米,底端少有内含物,有的生长方向与边缘细胞呈45°角左右,着生于细胞侧面,数量较多,平行排列,还有少数相邻细胞上毛状体反向生长。圆柱状毛状体顶端具大量分泌物。
在油镜下能经常观察到营养细胞中叶绿体的无丝分裂过程。细胞衰老时,叶绿体先变成褐色,继而成黑色,呈不规则多边形,并聚集在一起。
营养细胞排列紧密,呈多边形,细胞坏死时体积变小,形状未发生太多改变,细胞中叶绿体呈油滴状分布。
同一边缘细胞上会同时着生假根和毛状体。假根初期直径约为20微米,明显粗于毛状体。少数假根顶端膨大,且具内含物,还有的假根弯曲且有分支。
配子体为雌雄同株。颈卵器着生在生长点腹面下方中褥上,于孢子接种60天左右成熟。顶面观为铜钱状,侧面观呈烟囱状。颈部4层细胞,中间近方形的孔为精子游入的孔道,直径约20微米。精子器着生在配子体下部,内含大量精细胞。精子器大小不一,侧面观截圆形,顶面观为透明圆形,高约70微米,直径约60微米。常聚集成精子器群,培养65天左右精子器成熟,盖细胞打开,释放精子后逐渐老化。
繁殖方式
毛蕨繁殖方式一般为孢子繁殖。
主要价值
毛蕨味苦、性平,有利于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风湿骨节疼痛、瘫痪、肢体麻木等,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根茎:味涩,性凉。有祛风利湿、清热利尿、收敛止血、驱虫的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尿路感染、疮毒及诸虫症。”民间用于治狂犬咬伤。
毛蕨亦可供观赏。
保护现状
毛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参考资料
毛蕨.植物智.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3:28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