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争取民主以期宪政早日实现的斗争。
1939年9月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一届四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和中间党派的参政员一致要求国民党结束党治,实施宪政。国民党迫于形势,提出了“建议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开始宪政”的提案,得到与会者的赞同。11月,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决议1940年11月12日召集国民大会。之后,全国各界人士纷纷在重庆、延安、成都、桂林、上海等地举行宪政座谈会,成立宪政促进会、宪政期成会等组织。各种会议和报刊亦发表了关于宪政的言论和讨论大纲,以期宪政早日实现。宪政问题一时成为全国注目的大事,但国民党顽固派却反对废除钦定的 “五五宪法草案”,反对重选国民大会代表,表明它仍坚持一党专政的“训政”和“党治”。中共及时揭露了“宪政”骗局,领导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斗争。之后,国民党顽固派转而破坏宪政运动,禁止和限制争取宪政的运动,扣押报导有关宪政的文章。1940年9月,国民党宣布因交通不便,召开国民大会有困难,另行决定召集日期。热闹一时的宪政运动收场。1943年9月,国民党再次被迫宣布实行宪政并成立了宪政实施协进会。1944年各界人士积极投入第二次宪政运动,各地再次召集宪政座谈会,创办《宪政月刊》、《民宪》、《中华论坛》等杂志,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政,宣传民主宪政,民族工商业界和青年学生也纷纷参加。民主党派在运动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944年10月,第二次宪政运动以响应中共提出的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号召而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