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民族团结园内,立于1951年元旦。
1951年1月1日,3000多名各族群众参加在宁洱红场上举行的民族团结盟誓大会,根据佤族代表的提议,按照重大祭典习俗,在盟誓大会上剽牛、喝了团结酒和咒水,各民族代表48人签字共同立下这块“民族团结誓词碑”。
民族团结誓词碑碑文,楷书,横书阴刻,誓词正文6行75字: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
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的民族代表共48位:
召景哈(傣文)、喃巴独玛(傣文)、叭浩(傣文)、召贯(傣文)、独弄浩(傣文)、李扎圣(拉祜文)、左朝兴(拉祜文)、张翰臣、
方有富、李老大(拉祜文)、李光保、马朝珍、李保、
拉勐、陶小生、张石庵、李扎迫(拉祜文)、麻哈允(傣文)、魏文成、萧子生、赵布金、高寿康、白开福、朱正福、何德、龙云良、阿街(傣文)、李世祥、罗恒富、李学智、王开林、陶世文、张玉保、李万学、张绍兴、杜阿尼、黄阿独、的金(傣文)、叭弄浩(傣文)、刀焕贞(傣文)、昌恩泽、雷同、唐登岷、张钧、曾从信、方仲伯、谢芳草、李吉泰。民族文字有:傣文、拉祜拼音文和汉文。最后落款是:“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
民族团结誓词碑是边疆民族群众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历史见证,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在边疆民族地区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是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民族团结教育为一体的鲜活的教科书。
2006年5月,民族团结誓词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