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治村史馆位于
深圳龙华区民治沙元埔村,于2005年8月16日落成。占地面积7455平方米,建筑面积759平方米。面宽约9间,两头为工作室,正前有19级台阶,台阶两旁是文化墙浮雕。外墙为展示民治历史变迁及风俗文化的浮雕。馆内展示反映大民治地区历史变迁的照片、实物。
历史沿革
民治村史馆属仿古式建筑,外观古朴庄严,巍巍壮观。馆前的阶梯两边是文化墙浮雕,生动艺术地再现了民治人民在战争岁月的英勇战斗史实。
据了解,民治村位于羊台山东面,因为四面皆山,被称为“望天湖”。该村村民大多是历代南迁的客家人后裔。在革命战争时期,民治成为了著名的革命根据地,震惊世界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就发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如今民治已成为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型社区。
“民治村过去是革命老区,现在是城市化新型社区,有着辉煌的历史。我们村当初筹建村史馆,就是为了让后人更清楚地了解民治村的辉煌历史,让他们知道前人是怎样谋生的,以激励他们继往开来。”现任民治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长、民治
社区工作站站长张新平说。
一个村要建村史馆,最难莫过于史料征集。不过,在民治,却是显得较为顺利。据张新平回忆,当村委决定筹建村史馆后,便在各居民小组挨家挨户派送征集倡议书。村民听说要筹建村史馆,也纷纷主动把自己收藏的各种史料送上门来。
东边村的华侨邓仁兴送来了他收藏多年的清朝地契,塘水围的张连兴老人送来了革命抗战时期保留下来的鸟枪和日军军用毛毯,横岭村的苏锦太送来了他曾经用过的粉枪……短短个把月,村里就征集到数百件史料。
2005年8月,正值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民治村史馆正式建成揭牌。建筑面积为759平方米的村史馆展厅分为东西两个展区。
鸟枪军毯再现革命史实
在东展厅的玻璃柜里,记者看到,里面陈列着鸟枪、粉枪、日军军用毛毯、兵役证等实物。采访时,记者巧合遇见了前来散步的张连兴老人。
年过80的张连兴老人在少年时曾经参加过革命斗争。在他12岁的时候,民治就已经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当时,村里有一间房子是专门供地下党进行地下工作的,很多干部都是从这里培养出去的。”张连兴说,当时,他在民兵队伍里负责保管枪支、弹药,站岗放哨,并负责执行秘密交通运输任务。有一次,村里的民兵在梅林坳一带发现了几名日本鬼子,便迅速将他们消灭。后来,其他日本鬼子发现后,赶到民治村进行打砸杀抢,并放火烧了不少房子。
在展厅里,有一杆鸟枪和一张日军军用毛毯。记者从上面的简介获悉,这两样东西都是张连兴老人捐献的。张连兴老人告诉记者,鸟枪和日军军用毛毯都是他在革命期间用过的。“毛毯是当时从日军手中缴获过来的,分了给我,晚上在山头放哨时就用来盖。”张连兴说,鸟枪则是自己负责保管的几杆枪支里的其中一杆。他还记得,在
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民兵的他负责保管枪支,白天他就把枪支收藏得好好的,晚上就拿出来分发给民兵们去打国民党。解放后,上级要求上缴枪支时,他偷偷地把其中一杆鸟枪藏了起来。
后来,他将鸟枪视为珍宝,一直藏在家中。一直到2005年村里筹建村史馆征集史料时,他才将鸟枪捐献了出来。“现在,这鸟枪已经生锈了,用不了。”在向记者讲述革命史实时,张连兴老人不时盯着自己曾经用过并珍藏多年的鸟枪,眼里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农耕用具记载历史变迁
在村史馆的西展厅里,记者发现,从水稻播种到收割,再到脱粒、打谷所用的器具,以及磨豆腐时使用的石磨、豆腐架等,一字排开,整齐陈列,较好地保存了民治村前人留下的谋生工具和农耕用具。
“犁锄、石碌、风柜这些东西就是我们老一辈人以前耕田谋生的工具。”民治村史馆的苏馆长告诉记者,解放前,民治村偏僻贫穷,村民都是以农耕为主,可谓一穷二白,家徒四壁。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民治人才有了家庭传统手工作业,就是包括磨豆腐、制腐竹和酿酒在内的农产品加工。
磨豆腐是民治人以前最传统的家庭手工作业之一,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制造。一般先用小型的石磨把浸泡过的黄豆磨成豆浆,加热后再冲入卤水搅拌即成豆腐。“当时,很多村民都是磨好豆腐后,就担着走四五个小时到东门市场去卖。”苏馆长说,这些情形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前。
在展厅内,记者看到,馆内藏品还有各种历史照片、彩绘图案及文字文献等,真实记载着民治村在几百年的历史风雨中创业和发展的艰辛历程。这些史料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据了解,民治村史馆建成后,陆陆续续接待了上万人次,他们当中有本村的村民、学生和退休干部,也有宝安区及其他地方的学生、来深建设者。“经常也会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指着那些有古董韵味的农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苏馆长说,希望这座永久性开放的村史馆不仅能让后人了解民治、认识民治,还能给后人带来一些启示。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