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系
民族内部的分支
民系(the branches of nationality),又称为“次民族”(sub-nation)、“亚民族”,是指“民族”中的一个分支,分支内具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认同。
概念起源
20世纪以前,关于汉族差异性的研究非常的少。到1930年代,广东学者罗香林意识到,汉族等庞大的民族,会因为时代和环境的变迁,逐渐分化,形成微有不同的亚文化群体,为描述这些亚文化群体,他首创了“民系”的术语。罗香林使用民系这个词主要是为了研究客家人。而在中文语境以外,这种亚文化群体往往用“亚民族”来指代。
基本内涵
按照学术界的普遍看法,它是指“民族”中的一个支派,支派内具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认同。它既有民族的共性,又有区分于同一民族中其他群体的个性。同一民系的人生活在相同或相近区域,有相同的区域认同。区域认同往往成为民系的名字,如潮州民系。在汉族诸民系中,客家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同一民系的人也往往对某一特定事物有强烈的认同感,认为这一事物代表了所属民系的某些特性和精神传统。
也有人引申了“民系”的概念,用来指同属于同一地区有相互认同的人,不一定满足符合内部语言、文化、风俗相同的要求。例如,“老表”指江西人(赣民系)。这种引申的“民系”概念使用较少,一般称为“某某人”,如江浙人”、“东北人”等。因此,“民系”在用于汉族时,基本上只运用于广东、福建等省内各族群语言、文化、风俗等差异较大的地区。
民系划分
严格意义上来说,学界并没有对全国范围的民系有明确的划分。“民系”概念的提出者罗香林,也只是在《客家研究导论》一书中,对汉族民系做了简单划分。
罗香林认为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汉族逐渐分化成北系汉人和南系汉人。其中的南系汉人,经唐末五代的迁移分居后,又分化为若干不同的民系。其中最显著的有五个,“一为越海系,即江浙系;二为湘赣系;三为南汉系,即两广本地系;四为闽海系,即今闽粤福老系;五为闽赣系,即今闽赣粤客家系。”
越海系(江浙系)酝酿时期虽较其他四系为早,但是其特性的形成或与五代时吴越、南唐的建国有关。
湘赣系的形成,则与五代时楚王马殷的建国有关。
南汉系(又称广府系)的形成,则与五代时期刘岩建国南汉有关。
闽海系(福老系)、闽赣系(客家系)二系的形成,则与五代时期王审知称王八闽有关。
罗香林认为,以上各民系的分化和形成,大体酝酿于隋唐,完成于宋初。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5 23:19
目录
概述
概念起源
基本内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