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疾病症状
氨基甲酸酯类用作农药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也用作灭蚊药、灭蟑药。该类农药分为五大类:①萘基氨基甲酸酯类,如西维因;②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叶蝉散;③氨基甲酸肟酯类,如涕灭威;④杂环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呋喃丹;⑤杂环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异索威。除少数品种如呋喃丹等毒性较高外,大多数属中、低毒性。中毒表现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类似,易混淆;阿托品是其特效解毒药;禁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
病因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中毒原因与其他农药中毒类似。生产性中毒多见于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或高温湿热环境下施洒农药,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吸入中毒;生活性中毒多见于服毒自杀或误服,为经口中毒。
临床表现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表现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类似,症状相对较轻。中毒症状的开始时间与严重程度与进入体内的毒物量有关。生产性中毒一般在连续工3小时后开始出现,而生活性中毒则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生产性中毒者开始时感觉不适并可能有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疲乏、胸闷等;以后病人开始大量出汗和流涎(流口水),视觉模糊,肌肉自发性收缩、抽搐,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少数病人出现阵发痉挛和进入昏迷。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极大剂量的中毒者除外),无后遗症和遗留残疾。经口中毒者,症状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呕吐、流涎、大汗等毒蕈碱样症状;服毒量大者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胆碱酯酶活力低于正常。
诊断
主要根据农药接触史或服毒史、毒蕈碱样症状、胆碱酯酶活力下降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鉴别。因农药包装瓶标出的化学名常与实际毒物名称不符,对难于诊断者,建议行毒物检测。
治疗
1.毒物清除
生产性中毒者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全身,注意清洗毛发、腋窝、腘窝、会阴部等部位。经口中毒者立即洗胃,直至洗出液无色无味。
2.解毒治疗
阿托品为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首选药物,疗效极佳,能迅速控制由胆碱酯酶受抑制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首剂口服或肌注,必要时重复1~2次,不必应用过大剂量。由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体内代谢迅速,胆碱酯酶活性恢复很快,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需要性不大;有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急性西维因中毒,使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会增强毒性和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影响阿托品治疗效果,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一般不使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
3.对症治疗。
预防
生产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去除农药污染衣服及清洗皮肤。加强农药保管,避免儿童、精神异常者接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7 17:49
目录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