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村位于
北京市房山区西南
大石窝镇北部山区,因南泉水河发源源头而得名,千年古刹
云居寺坐落于该村境内,使该村云居文化源远流长。
该村介绍
水头村村域山青水美、文化底蕴厚重,是市级文明村和集观光、休闲、民俗于一体的市级民俗旅游村。全村农户186户,农业人口490口人,农村劳动力人数380人,土地面积1.58万亩,民俗旅游、沟域休闲观光产业、
农产品加工、菱枣采摘四大产业拉动全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和劳动力100%村内实现就业。2008年入围北京最美乡村“提名”。
发展历史
该村发展历史及特点可概括为一首小诗:元代初建水头村,石经山下扎深根。伴随古刹数百载,几多兴衰到如今。村兴人旺日益新,民俗素斋迎嘉宾,观光采摘和小憩,欢乐映衬新农村!
四美介绍
生产美
近年来水头村依托云居文化优势和地处房山旅游黄金带中心的独特优势,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胆突破,因地制宜,一是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产业,2009年新发展民俗户50户,民俗旅游产业链条的日趋完善,做强了“文化水头、吃住农家、采摘圣果、欢乐度假”为一体的民俗旅游项目。二是加工生产的以村名命名的素斋、菱枣、杂粮、干菜、柴鸡蛋、腌菜系列品牌农特产品广受城里游客喜欢,发展成为富民支撑产业。三是倾力培育的沟域经济,以引进项目北京天德园生态种植园带动,初具规模。四是村内由过去皇家贡品——菱枣发展而成的菱枣采摘产业业已形成规模。以上四大产业带动了全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实现了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双赢。
生活美
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容环境整洁优美,素斋区和农家特色区在全力打造民俗接待餐饮精品的同时,更加注重游、购、娱等与石经文化相关的特色项目。全村劳动力实现100%全就业,百姓生活逐渐殷实。
水头村在大力发展村内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设置了
乒乓球台、DVD、卡拉OK等,村里还组建了以“高跷”为特色的秧歌队、腰鼓队、等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定期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计划生育宣传等活动,民风淳朴,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全稳定。
环境美
水头村是南泉水河源头所在地,一汪净水途经全村。为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该村不断加强生态治理,投资140万元,对村内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河道200米,建塘坝14座,漫水桥2座,打造水环境;开发了两道沟域旅游区,对村内街道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栽植精品花草树木,营造秀美街巷景观,扮靓村容村貌,逐步形成了山青水秀、河光塔影、花木成廊、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
人文美
自古南有少林,北有云居,武出少林,文字云居,水头村境内的云居寺是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珍藏着举世闻名的房山石经和众多文物古迹而被誉为“北京的敦煌”。石经文化享誉国内外,有“北方巨刹”的盛誉。寺内珍藏着的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同时也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村内蕴含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因此形成了水头村特有的幽静秀丽环境,奇特迷人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来此藏经纳宝之地、祈福迎祥之所一游。
发展
村域山青水美、文化底蕴厚重,是市级文明村和集观光、休闲、民俗于一体的市级民俗旅游村。
全村农户186户,农业人口490口人,农村劳动力人数380人,土地面积1.58万亩,民俗旅游、沟域休闲观光产业、农产品加工、菱枣采摘四大产业拉动全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和劳动力100%村内实现就业。
2008年入围北京最美乡村“提名”。
该村发展历史及特点可概括为一首小诗:元代初建水头村,石经山下扎深根。伴随古刹数百载,几多兴衰到如今。村兴人旺日益新,民俗素斋迎嘉宾,观光采摘和小憩,欢乐映衬新农村!
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地图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