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岚村纪事》是2005年6月1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振忠、李玉祥。
内容简介
一个普通的山村少年,不经意间站在了历史和地理的边缘,以其鲜活的个人生命印证了历史的脉动和人生世态,提供了传统“历史”编年之外的一份民间记录。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在回眸的一瞬间,人生总令人感慨万千。对少年詹庆良日记的解读,或许缘于我对徽州文化难以割舍的情结,但这薄薄一册日记如何从大山深处辗转我的案头,又如何在无心插柳的旅途中得以见到日记的主人,引出戏剧性的一幕,我想,这实在是因缘的巧合。也许,冥冥之中注定那个少年的天籁自鸣,会在这个喧嚣嘈杂的世界激起一串宁静的和音……
本书的第一部分最早以“在历史和地理的边缘:1949年的水岚村”为题发表于“世纪中国”网。上网当天,一位读者就写下《没有了那样的日子》的读后感,这位署名为“水岚村人”的网友这样写道: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风云也许我们都不关心。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战争也许我们都不关心。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爱情故事也许我们也都不关心。
因为我们与世无争。
我们只想在这片天空下细细雕琢自己的心情,
我们只想在这片天空下享受着自己的生命,
让它慢慢地走向死亡。
等死亡来了,我也就洗洗身上的泥土,我也就安静地躺下,
自然,我也就走去。
可能这样的日子没有了。
没有了这样的日子,
也许曾经就不曾有过,
也许永远也将不会有,
山村少年詹庆良的日记,曾经演绎过碧树红花中的人生梦想。它真实地描摹了一九四九年前后僻远山乡的社会生活,记录了特定历史情境中民众的内心体验:纯朴的乡村生活,独特的地方传统经验,天灾兵燹的迷茫和惊悸,下层民众的焦虑、失落,少年的欢乐与痛苦,……平凡而感人的个人世界,细腻的日常生活情节,一一道来。
富于戏剧性的是,五十多年后,少年日记不知如何辗转流入上海滩,又因缘牵合落入一位好事者手中。……原本并不指望能找到日记的主人,但当人们牵丝攀藤找到水云深处的那个小山村,在村口遇见的第一个人,竟然就是半个多世纪前日记的主人。……昔日的英姿少年,如今的陇亩老农,时光的交错令人浮想联翩;少年的梦想灿若春花,抚今追昔,如续前梦如访前生,一切往迹皆在苍茫明灭之间。老年的他,又曾留下怎样的记忆?知识是否真地改变了人的命运,还是命运本身就给人以不同的机遇?
作者简介
王振忠男,1964年10月生于福州,1982年毕业于福建省重点中学——福州市第一中学。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曾被评为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1986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1989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免试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春季毕业,留校任教,当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讲师。 1995年晋升为副教授。 1998年晋升教授。 1999年起担任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专职教授。
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及明清以来社会文化史、经济史的研究,关注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在学术研究中,特别注意对新史料的发掘和利用,重视实地考察与文献分析相结合,重视对传统人文背景下区域社会变迁的综合性研究。收集有万余件(册)明清以来安徽、上海、江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和云南等地的民间档案文书,这批珍贵史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学术前景。近年来,尤其专注于“徽州学”的研究,关注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商业、民俗和文化)。作为国内徽州学的主要研究者之一,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迄今,在皖南做过十数次村落人文地理考察,利用来自田野的第一手民间文书,加强对明清民国时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以期更为全面地理解16—20世纪中国乡土社会实态。
目录
引言
在历史和地理的边缘
水岗村影像 2001.4-2002.2
重访水岗纪程
徽州乡土文献
1.《詹庆良本日记》
2.《敕封新龙山宗师法主万六詹真人运气第一灵签》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