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景工程
城市水系规划、小型水闸、驳岸、护坡、水池和相应的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及与之相配套的植物配置等
水景工程是现代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景工程包括城市水系规划、小型水闸、驳岸、护坡、水池和相应的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及与之相配套的植物配置等。
定义
在园林工程当中,水景观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数千年来,水在园林景观中向来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园林设计中最富特色的组成部分。水景以它特有的绚丽多姿为新园林的设计营造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可使旧新园林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在国内水景工程制作较为出名的当属苏氏山水。
分类
按其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小型水闸工程
小型水闸是风景名胜区和城市园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园林水景工程,它是控制水流出入某段水体的水工构筑物,主要作用是蓄水和泄水,常设于园林水体的进出水口。水闸按其专门使用的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
①进水闸。设于水体入口,起联系上游和控制进水量的作用。
②节制闸。设于水体出口,起联系下游和控制出水量的作用。
③分水闸。用于控制水体支流出水的作用。闸址选择必须明确所建水闸的目的,了解设闸部位地形、地质、地貌、水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闸址应选在闸孔轴心线与水流方向相顺应的位置,使水流通过时畅通无阻;避免在水流急弯处建闸,以免因剧烈的冲刷破坏闸墙与闸底;并选择地质条件均匀,承载力大致相同的地段。
依水景观
依水景观的水景工程是园林水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的特殊性,决定了依水景观水景工程的异样性。在其审美特性时,要充分把握水的特性及与之的关系,利用水体丰富的变化形式,可形成各具特色的水景工程,如园林小品中亭、桥、榭、舫等都是依水景观中较好的水景工程表现形式。
临水建亭一般情况下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以细察涟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荡,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的石亟上,以观远山近水,舒展胸怀,各有其妙。临水建亭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在小岛上、湖心台基上和岸边石矾上都是临水建亭之所。在桥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如扬卅瘦西湖上的五亭桥。
水面设桥在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中,地形变化与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桥来联系交通、沟通景区、划分水体和组织游览路线等,而且桥更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作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因此小桥流水成为中国园林及风景绘画的典型景色。水景工程中桥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最原始的步石及梁桥;有简单而轻巧和临时性的浮桥、吊桥;有功能齐全又具独特造景效果的拱桥、亭桥与廊桥等。
依水修榭榭是园林中游憩建筑之一,其基本特点是临水,尤其着重于借取水面景色,在功能上除应满足游人休息的需要外,还有观景及点缀风景的作用。榭与水的结合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水榭形式是:在水边筑一平台,在平台周边以低栏杆围绕,在湖岸通向水面处作敞口,在平台上建起一单体建筑,建筑平面通常是长方形,建筑四面开敞通透,或四面作落地长窗,便于游人在休息时观景借色。
水面建舫舫的原意是船,一般为小船,是指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舫的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成,上部船舱则多用木构建筑,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最好是四面临水,其一侧设有平桥与湖岸相连,有仿跳板之意。它立于水中,又与岸边环境相联系,使空间得到延伸,具有富于变化的联系方式,既可以突出主题,又能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
临水驳岸、护坡和水池
驳岸、护坡工程是重要的水景工程之一。园林水体要求有稳定、美观的水岸以维持陆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积比例,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坍塌而扩大水面,因此,在水体边缘必须建设驳岸与护坡。同时,作为水景组成的驳岸和护坡工程将直接影响园景。所以驳岸和护坡的规划和塑造,必须将实用、经济、美观等统筹考虑,力求成景而不是煞风景,协调的岸型可使水景更好地呈现出水在庭园中的作用和特色。园林中的临水驳岸和护坡,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河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必须结合所在景区的园林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面形成、材料特性、种植设计以及施工方法、经济技术要求来选择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结构形式。我国园林中的岸型主要包括洲、岛、堤、矶、岸等各类形式,不同水型采取不同的岸型。
水池工程在现代园林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讲的水池是有别于天然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的,水池面积相对较小些,多取人工水源,因此,必须设置进水、溢水和泄水的管线,有的水池还要作循环水设施。水池除池壁外,池底亦必须人工铺砌而且壁底一体。同时,水池的选址、大小和形状要与其所处的园林景观、艺术风格相一致,比较精致又尽显特色,并符合现代园林中土地利用的总体原则。水池在现代城市园林中用途很广。它可改善小气候条件,降低周边气温,增加空气湿度。布置在广场中心、门前或门侧、园路尽端以及与亭、廊、花架等组合在一起的水池,又可起到美化市容、重点装饰周边环境的作用。同时,水池中还可种植各种水生植物,饲养观赏鱼类,布置喷泉与雕塑,堆砌假山和景石,设置各种色彩的灯光等,以充分体现现代园林水景工程的无穷魅力。
形式与特性
1.从空间上讲,水有三种基本表现形态,即流动的水,静止的水和受外力作用的水。
水因引力和地形而产生流动或静止,这是在人们生活环境中最为熟悉的两种自然水形态。流动的水受地形的高差变化形成江河、溪流、瀑布,静止的水因地形围合在一致的高度而形成湖泊、池塘、沼泽,水在受外力的影响下会产生丰富的状态变化,飞溅的水花、粼粼的波光、层层的涟漪、喷射的水柱和升腾的水雾等。由于水具有透明、反射和折射的物理特性,这些不同的水状态在不同环境和光线的作用下会呈现出奇异的视觉现象,有出现在水面上闪动奔腾的金色急流,有止水如镜映衬周围山色风光的湖泊,有在空中光线照射水雾升腾呈现梦幻般的彩虹。
2.从布局上讲,水的形式则呈现出多种丰富的表现形态。
闭合的水景:水面面积不大但也算宽阔。由于空间闭合,排除了周围环境对水域的影响,因此,这类水体常有平静、亲切、柔和的水景表现。一般捕庭园水景池、观鱼池、休闲泳池等水体都具有这种闭合的水景效果。
开朗的水景:水域辽阔坦荡仿佛无边无际。水景空间开朗、宽敞,极目远望,天连着水、水连着天,天光水色,一派空明。这一类水景主要是指江、海、湖泊。公园建在江边,就可以向宽阔的江面借景从而获得开朗的水景。将海滨地带开辟为公园、风景区或旅游景区也可以向大海借景,使无边无际的海面成为园林旁开朗水景。
小巧的水景:一些水景形式,如无锡寄畅园的八音没洞、济南的突泉、昆明西山的珍珠泉,以及在我国古代园林中常见的流杯池、砚池、剑池、壁泉、滴泉假山泉等等水体面积和水量都比较小。但正因为小,才显得精巧别致、生动活泼、能够小中见大让人感到亲切多趣。此外建筑庭院里的小水池、水生植物池,和室内景园的浅水池,也具有小巧的水景效果。
曲折自然的水景:水平曲折婉转的平面形式,可以使整个水面有延伸不尽的效果,使园林的局部空间具有活力,给人以不可穷尽的幻觉。
动态的水景:园林水体中湍急的流水、狂泄的瀑布、奔腾的跌水和飞涌的喷泉就是动态感很强的水景。动态水景给园林带来了活跃的气氛和勃勃的生气。
功能
流水景观的运用
自然流水景观实在水域岸畔环境中,依据设计总体思路,找出其中干扰视觉的物象因素进行优化设计,对水岸线、护坡、河道、桥梁、建筑、观景平台、道路、植被等环境因素进行适度整治和建设,虽受其已有河道、沟渠、深浅、高差等方面的限制,但自然的景色与无修饰的流水动态,足以具有最佳的风景表现力。
人工流水则是在无自然河流的城市环境中进行水景设置。需根据设置的场所的地形、地貌、空间大小和周边环境情况,考虑水景设计的规模、流量、缓急、河道、形态、植物配景以及其他景观设施的相互对映等形式内容。人工流水景观设计在形式上,能更好地体现水在环境中的作用,体现巧妙的创意和人工的精致景观作品。
静水景观的运用
下沉式:局部地面下沉,形成蓄水空间,并限定水域范围,水面低于地面,视线作俯视观看。可视水面较为完整。影印关系清晰,因此成为城市水景最为常用的一种形式。
地台式:水景的蓄容空间修筑与地面,高于地面,其景观作用主要对于水景在视线的立面观赏。它分高台式、低台式和多功能式三种。
镶入式:将水景观作用外环境引入建筑内部,或者穿过建筑空间,成为连接室内外环境相互沟通的纽带,使水体灵活地发挥带系作用。
溢满式:是下沉式和低台式水景形式的延伸。
多功能式:是一种传统的造景形式。在农耕时代水池是集观景、消防、饲养功能为一体的生活设施,而在今天的城市环境中,水景观也常常沿用了这种形式,只是功能要求有所改变,将水池的观赏功能与游泳池、冬季溜冰场、养殖水生植物动物等功能结合,增强其景观作用和生活作用。
水景观的总体作用
(1)以水作景观。是以水为主体形成景观,通过人为的方式将水体作为具有不用视觉形态与状态的景观作品,如喷泉、跌水、水池、人工溪流等。
(2)借水形成景观。映衬作用:利用宽阔、平坦的水面,对映、衬托岸畔的山峦、植物、建筑以及天色等物象,使之形成具有风景价值又富于变幻的景观环境。要达到良好的映衬效果,适宜于选择有较大尺度的水面环境。
主体作用:以水为造景主体,突出水景在陆地环境中的视觉价值,使之成为景观环境中的主体景观,适宜于广场、步行街中央、观景平台等场所,造景形式以喷泉、水池、流水为主。
系带作用:水面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和园林景点联系起来而避免景观结构松散的作甩这种作用就叫做水面的系带作用它有线型和面型两种表现形式。
灵动作用:在景观环境设计中,水景观的运用给予了不变的场所具有可变的视觉要素,使得环境有了些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灵动的左右。在不变中求变化,这在中国的山水艺术中是着力表达的一种格律。在水景观表现形式上常常以瀑布、池塘、溪流、跌落水等方式表现。
生态作用:水永远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在景观环境设计中水的利用不仅有着广泛的风景价值,同时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发挥着调节环境湿度、调节气候、灌溉、滋养环境中动植物的生长,促进环境代谢循环等生态作用,使环境更具有盎然生气。
统一作用:许多零散的景点均以水面作为联系纽带时,水面的统一作用就成了造景最基本的作用。水体的这种作用还能把水面自身统一起来。不同平面形状和不同大小的水面,只要相互连通或者相互邻近就可统一成一个整体。
基面作用: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可作为岸畔景物和水中景观的基调、底面使用。当水面不大,但水面在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水面仍可作为岸昱水中景物的基面,产生倒影,扩大和丰富空间。
水景工程附带功能
(1)水与山水地形。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山的概念已经引申为“地形”,但原理是相同的,水与地形应有机相结合,二者互为依存,共同创建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效果。
(2)水与建筑。以建筑为主,以水面作前景,结合布置一些树石作衬托,就可以造出一个风景如画的完整景点。不同的水与建筑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以水环绕建筑可产生“水流周于舍下”的水乡情趣;亭榭浮于水面,恍若神阁仙境;建筑物小品、雕塑立于水中可作为引导、标志及点缀。
(3)水与植物。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景观环境中作为主景或是配景设置,无一不是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的景观。水中、水旁、景观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增添了水体的柔美感,又是绚丽夺目、五彩缤纷,有时幽静含蓄、色调柔和。
动植物配置
水与植物的关系
水边的植物配置。水边植物配置应讲究艺术构图。无论大小水面的植物配置,与水边的距离一般要求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避免单调呆板的整齐形式。在构图上,注意应用探向水面的枝干,尤其是似倒未倒的水边大乔木,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水面的植物配置。水面景观低于人的视线,与水边景观呼应,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水中植物配置可选荷花、红萍或绿萍等多种植物,但配置一定要与水面大小比例、周围景观的视野相协调,切忌拥塞,尤其不要妨碍倒影产生的效果。
堤、岛的植物配置。园林水景中设置堤岛,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堤常与桥相连。而堤、岛的植物配置,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倒影成为主要景观。植物配置要求常绿与落叶树相间,乔、灌、草相宜,疏密有致,高低有序。
驳岸、护坡的植物配置。驳岸和护坡分土岸(坡)、石岸和混凝土岸(坡)等,其植物配植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坡)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坡)或混凝土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应以露美、遮丑为主,使之柔软多变,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来局部遮挡,增加活泼气氛。
水与动物的关系
动物是园林水景工程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水是生命之源,离开了水就意味着失去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动物的存在,园林水景工程变得更有灵性和生机,而成为依水景观中的又一个闪光点。
设计原则
中国古典园林中讲的掇山理水是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主要手法,其中理水就是水景的营造,有“水为园林之魂”之说。水景多以湖、池的形式存在,而西方园林早期水景大多与艺术品相搭配,所以其演变也是从传统的、着重观赏的雕塑或神像喷泉、水池,进入与抽象造型相结合的水景,再进入到与周围环境相搭配的水景,以及能够让人亲近接触的亲水性喷泉。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营造必须根据整个园林的格局以及水体本身在园林中的作用,灵活地加以运用,充分地发挥水的园林特性,创造出一个亮丽、清爽和富有变化的水体景观。
湖与池湖的设计
主要是指大型园林中的自然湖或人工湖,这类水体在园林中多以一个功能分区的形式存在,也称水上活动区。湖的设计要从水体与整个园林的协调人手,处理好从水面到陆地的自然过渡,利用岸边多层次的立面绿化效果和滨水园林建筑的合理营造,注重岸型的协调可使水体景观更好的呈现出水在园林中的作用和特色,把旷畅的水面做得更为舒展。统一于周围景色之中,来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产生浩渺的空间情趣。池是指小型园林绿地中的水池,这种水体在园林中运用更为广泛,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水池的形式大体分为两种,即规则式的几何形水池和自然式的曲线形水池,水池形式的选择要根据整个园林的基本风格来确定。水池的设计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形的设计。几何形水池多附属现代建筑。外形轮廓随建筑变化。它的优点是易于维持整洁爽朗的景象,非常适应于公共空间的营造。这类水池多以单独存在。一般不要配种植物,可在池中布置几个小的喷泉,如涌泉、半球泉等,起到活络空间的作用;自然式水池多用在庭园中,主要表现池缘线的曲折美,池边常配植物,沿水树木远近曲折、疏密相间种植,与池缘一同构成一道风景线。
第二、池缘的设计。人们对水的亲和力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池壁不宜太高,池壁压顶与地面高差以35—55cm为宜,这个高度符合人蹲坐的自然尺度,水平面至池壁压顶也不可超过20cm,以尽量缩小水与人的距离感。池缘的修饰也必须考究,几何式池缘常用单一色彩的釉面砖饰面,以强化水景的活力与轻快感。自然式水池的池缘多以天然的石块装饰,石块之间的吻合,应相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触面至少在四分之一以上,方显得美观。池缘的高低错落要与池缘曲折的韵律相和谐,但总体上必须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避免形成杂乱、参差不齐的感觉。在自然式水池中,还可配设汀步。汀步使观赏者的游览路线延伸到水中,犹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体现出园林的节奏与韵律感。设计中要注意汀步的跨距符合人跨越的自然尺度,随着园路蜿蜒曲折地向水面延伸,是路亦是景。
第三、水下部分的设计。水面以下部份包括池底、池壁的设计和管线安装。池底一般分四层设计,即索土夯实,级配沙粒,砼以及水泥砂浆抹光。水池一般深于80cm。池壁多用浆砌机红砖外抹水泥沙浆,以外要有20--30cm宽的级配沙粒,以作排水和冷胀伸缩的余地。管线的安装主要是给捧水管和溢水管,溢水管可控制水面高度的,必须与水面的设计标高相符。如果池中有喷泉,还应考虑好管路铺设、喷头和水泵的位置以及供电线路的安排。
喷泉和叠水的设计
如果说湖和池是表现水的平面静态美的话,那么喷泉和叠水则是表现了水的立面动态美。喷泉和叠水原是西方园林水景的典型。中国古典园林中基本上见不到,随着中西方园林风格的融合,喷泉和叠水也开始运用于我国的园林造景中,丰富了水景立面景观的造景手法。但喷泉和叠水毕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风格迥然,运用上应避免生搬硬套,在形式上要灵活加以改变,才能与整个园林作品融为一体,具体要注意好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型喷泉一般适用于城市的大型广场中或标志性建筑前,些类喷泉的造价和运行成本高,需要较多用于维护管理上的后续资金,故不提倡多用。
第二、庭园中的喷泉多设在自然式水池里,喷泉的铺设主要考虑协调性的因素,在设计中一般多用涌泉喷头,因为涌泉的水姿形状自然,能符合自然式园林的风格。而且这种喷头安装的立管高度低于水平面下,喷泉不使用时并不影响原有景观。附属于现代建筑的规则式水池中可设半球泉、蒲公英泉或定向水帘等。如果水池面积小,则只用半球泉;如果水池比较大且周围空间宽敞,则可考虑蒲英泉或定向水帘。但是这类喷泉的喷头裸露在水面,在喷泉不使用时视觉会感到别扭,故在使用上还是尽量以少为佳。一般来说。喷泉在小型水体中的运用讲究简洁、明快,主要目的是丰富水体的立面视觉效果,给宁静的水面带来动感和生机。
第三、叠水是一种形式特殊的水景,它可寓意于溪流,瀑布等,表现出更强烈的动感,也更能自然地融人中国园林的风格,故让设计者更乐于使用。叠水水景常见有水帘式、瀑布式和溪流式几种。在设计中,也要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来确定形式。水帘式的叠水由高低两个水池组成,常以抽象式的园林小品为背景,多用于现代建筑空间中,室内空间也能适用;瀑布式的叠水常见于假山中,在设计上主要注意瀑布的落差、水幕的宽度与假山的比例协调,以达到“以小见大”,“纳干倾之汪洋”的效果。假如空间允许的话,设计一个溪流式的叠水更能使整个园林空间生动起来,这类叠水可分抽象和自然两种形式。如城市广场之类的现代空间多采用抽象式,水道以折线延伸,落差问以台阶相连,其特点是有强烈的动感与现代气息;寓意自然溪流的叠水多用于庭园中,水道蜿蜒曲折宛如山间水涧。边缘多用石块装饰,落差问用较大的自然石头相连。为了深化意境,还可用曲水穿墙、水上叠石涵洞等造景手法,唤起人们对水流穿越的动态联想,去追溯那不尽的源头。
水景与植物的配置
在设计中重视水体的造景作用、处理好园林植物与水体的景观关系,不但可以营造引人人胜的景观,而且能够体现出真善美的风姿。在造景过程中,水旁植物在空间上、密度上,高低上合理布置,都能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不管是静态或是动态水景,各类水景的营造都离不开用植物花木来创造意境。植物配置时无论水体面积大小,植物与水边的距离一般应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种植,应灵活多变,避免单调古板的行道树形式。
水边植物配置之所以需要有疏有密,是为了在景观之处留出透景线,但是水边的透视景与园路的透视景有所不同,它的景并不限于某一个点,而是一个景面。故可选用高大乔木宽株距种植,用树冠来形成透景面。也可通过营造丰富的立面绿化层次,使林冠天际线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形成各种夹景、框景、透景来美化园林景观。水边植物的配置还要注意季相色彩,园林植物会因春夏秋冬四季的气候变化而有不同形态与色彩的变化,映于水中,则可产生十分丰富的季相水景。如春季以开粉红色花的合欢、宫粉紫荆,秋季以各秋色叶树种如枫香、槭类等栽植于水边,能大大丰富水景的季相色彩。
水中植物的配置首先应考虑水体的景观效果和周围的环境特征,选择配置植物应考虑水面的镜面作用。使水面植物不能过份拥挤,水面植物覆盖一般不能超过水面的三分之一,以免影响水面的倒景效果和水体本身的美学效果。选用的植物应严格控制其蔓延,可设置隔离绿带,也可缸栽后放人水中。
水体驳岸的植物配置要根据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不同的驳岸类型,按照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成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可配置枝条细长柔和,下垂至水面的植物来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唐菖蒲、地锦等来进行局部遮挡。
施工要点
混凝土池底施工要点
池底应保持平整坚实。如果基土过湿或松软,要在上面铺设10em左右沙石层并夯实,然后浇铸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浇铸后一般隔1~2d,在垫层表面测量确定地板中心,根据图纸设计尺寸进行放线,画出布线位置,依线绑扎钢筋并安装柱基和底板外围模板。
为避免在浇铸过程中发生变化,在绑扎钢筋时,应检查钢筋直径、位置、间距,保护层和埋件的数量和位置,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底板应1次浇筑成型,不留施工缝。施工间歇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如果已经出现初凝,要在摔板上进行2次搅拌。池壁为现浇混凝土时,底板与池壁的施工缝可留在基口上20em处。
池壁施工要点
水池施工所用水泥型号不低于425号,品种优选普通硅酸盐水泥,所用石粒最大直径应小于4em,吸水率不大于0.6。赤壁混凝土每m。水泥含量不应少于320kg,含沙率在35%~40%,灰沙比为:1:2~1:2.5,水灰比小于0.6。固定用的铁丝螺栓不宜直接穿过池壁,必须穿过时需采取止水措施,如:螺栓加焊止水环、套管加焊止水环、螺栓加堵头等。
保池壁混凝土浇后的贴合性和牢固性,浇筑前应凿毛施工缝混凝土表面,清楚赃物,并保证湿润。池壁浇铸中应1次性铸完,不留施工缝。池壁如需预埋较大管径时,应在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便于排气、浇筑和振捣。池壁混凝土结合后应立即进行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一般半月左右。
特殊水池施工要点
1、预制模水池
预制模水池是一种常用的小型成品水池,制作材料有高密度聚乙烯塑料、ABS工程塑料、玻璃纤维等。一般跨度只有0.9~1.8m,深度0.4m左右。也可根据特殊需要适当加宽加深。在选购预制模时,考虑模沿的强度要高,可利用混凝土地基和边缘加固的方法增加强度,保证水池外观形态的完整与美观。预制水池安装时要注意,预制模边缘要高出周围地面2.5~5em,以免外部流水混入池中,容易造成池水污浊和外溢。一般在池底和池面都要铺设5em左右细沙,因此在开挖前要把铺设细沙的高度也算在水池的实际高度当中,否则最后会出现预制模和池高不符现象。
整个池挖好后,测量池底和池台水平高度,在池底和池台铺设5cm细沙夯实,再次测量水平高度,直到符合预制模所需高度为准。将预制模放人清理好的池坑中,同时注入4em左右高的水。注水同时慢慢沿池边填入沙子,当回填沙达到挖好的池沿,并与预制模处于同水平面时,方可加固池边。
2、生物和植物水池
鱼池和水生植物池是园林水景当中常见的一种设计形式,有了生物或植物的水池会增添许多生趣和灵性。在这种水池的施工中主要需注意池底清洁,防止浑浊,保持水中丰富氧气,保证生物所需养分。
3、临时性水池
临时性水池即因某种需要短时期设置的水景观。临时水池要求结构简单,安装、拆除方便,可重复利用。池壁一般用角钢焊接,高度在20~30em,池底用20mm厚的聚苯板铺设在硬质地面上,用塑料布从池底开始铺设,铺设中注意塑料布必须反卷包到池壁外侧,并用重物进行固压。池壁内外和池底可加植物或卵石进行装饰,也可以在池内设置装饰灯具或小型喷泉进行装饰美化。
参考资料
水景工程概述.中国假山网.
水景的形式与特性.中国假山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09 23:58
目录
概述
定义
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