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宫
广州市天河区庙宇
水月宫,位于历史番禺县鹿步司棠下乡中心,古时棠下水月宫前面有一株高大甘棠树,前面为池塘,后面叫三角市,北上火罗岭又名火炉山,南下粤江又名珠江,是当时较为兴盛风水结构完美的宝地。现前面为棠下东部居民委员会所在地,该宫位于现称天河区棠下街丰乐新庙前街13号,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历史沿革
鹿步司棠下乡南宋初年开村,“棠下”这个名古已有之(亦称棠溪)。“棠下”的得名,取自“甘棠树下”之意,其源自一美丽的传说《棠下开村的故事》。而“棠溪”的得名,则是源于它有三条小河叫棠下涌、棠下新涌、棠下东南涌(古时“涌”、“溪”都是小河的意思),这是棠下人赖以生存的珠江母亲河。广州东部面积最大的棠下街道,这片土地饱受古典乡村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勤劳世代相传的理性光芒,先辈的棠下人靠勤劳的双手,披荆斩棘,开辟出一块块良田。此后不懈努力,世代相传成了鸡鸣狗吠,炊烟袅袅的棠下村庄闻名于世,也曾经是以水月宫灵气协助国军平定军阀叛乱的策源地,以惊人的士气发起冲锋,一举击溃敌军。捍卫了民国时期政权,也成就了自己在旧社会时期著名的五虎村,而这一切都源于这个地方强大的集体力量,在近六十多年来,棠下美丽与曲折历程中这片一再让世人惊叹的土地上,曾经上演了怎样的各阶段历史剧。
棠下水月宫,棠下中心的灵魂风物,它见证了棠下人甘棠树下的经历和棠下跌宕起伏的命运,在水月宫的神灵,棠下人称她为水月观音菩萨,棠下东、西村以水月宫为界。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古代的棠下隶属番禺县鹿步司车陂堡,1952年棠下脱离车陂堡,独立设乡。1953年6月广州市设立黄埔区,由番禺县划归黄埔区管辖,棠下乡被划入黄埔区,成为广州市的一部分,1953年9月土改棠下乡被一分为二,被拆分为棠西乡、棠东乡。
1957年棠西乡改回原名棠下,棠东乡建立了棠东,1958年4月30日毛泽东主席来到广州棠下,成为西村历史上最令人瞩目的一笔。1973年8月成立东圃人民公社,西村、东村随东圃公社划归郊区管辖。1984年2月广州郊区撤销全区15个公社,东圃公社改称东圃镇。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批准广州市设立天河区为市辖区一级政权机构,棠下由广州郊区划归天河区管辖。西村脱离东圃镇,1997年12月获广州市文明单位称号棠下街成立,西村划入棠下街,2002年9月3日东圃镇撤销解散,东村划归棠下街,被拆分半个世纪的棠下东、西村范围再次统一,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而与六十多年前相同的是在和平发展的环境中,棠下人兴建工业区,建大量标准厂房、仓库,搞生产队分红股份制造福村民,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这个历经分分离离合合的棠下,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搞经济联社发展来壮大自己的富强之路。完整的棠下在哪里,也许近半个世纪执着的寻找,已经有了答案,在这一漫长的寻找中,所经历的大悲大喜,不仅成为棠下人的集体记忆,也书写了一段不可忘记的历史。
历史故事
棠下村的开村有一个十分美丽的传说,水月宫一带绿草如茵,溪水晶莹,花香鸟语,翠竹横斜,杨柳依依,还有一株高大的甘棠树,一天一位衣衫褴褛、憨厚诚实的青年大汉路经此地,坐在甘棠树下,顿觉得沁人心扉,不知不觉就睡着,梦中一位白发老翁告诉他这是块风水宝地,是个好有发展前途的地方,如今赠给你,你就做这里的主人吧!”说完,跨上仙鹤,腾云而去,青年一觉醒来,举目四望,发现此地果然是个好地方,便决定扎根于此。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披荆斩棘,开辟出一块块良田。此后不懈努力,世代相传,这里就成了鸡鸣狗吠,炊烟袅袅的村庄。为纪念甘棠树下的经历,人们把村子命名为“棠下”以后,潘姓、钟姓、梁姓、李姓、苏姓人家相继迁来,开发繁衍。棠下村不断壮大,1953年由于行政土改棠下从此旧社会时期著名的五虎村棠下被分成棠西与棠东两大行政村,棠下开村的美丽传说终归棠西,风水宝地水月宫归属棠东,这是天河区最美丽最曲折的真实历史故事。
庙堂简介
天河区庙宇道观主要有棠下村水月宫、石牌村玉虚宫、猎德村龙母庙、黄村华帝古庙、元岗村洪圣庙、珠村北帝庙和灵山古庙、前进村南海神庙、吉山村晋庆庙和三元殿、车陂村玉田庙、新塘村简佛祖庙,共12座。它们除建筑价值外,水月宫皆因其灵气而著名,从而保留至今。其中为古代志书志所记载的是棠下村水月宫。
水月宫坐北朝南,两进三间一天井,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两进大厅的屋顶都是硬山顶,正屋脊为龙船脊,脊身有一些彩色灰塑,屋檐有文字瓦当,檐下有彩色雕花檐档,是典型的清代庙宇建筑风格。
水月宫大门门额有石刻牌匾,刻有阴文“水月宫”,笔画飘逸流畅,传说是清末有“岭南第一才子”之称的宋湘(1757~1826年)所题。
大门两旁还有石刻对联,上联:“莲性闻香皆宝筏”,下联:“杨枝垂荫即甘棠”,为本乡清朝举人李名奇所题,描述观音端坐莲花之上,手持杨柳枝的状态。水月宫陪伴世代村民走过风风雨雨,在村民心中有极高地位。虽因岁月的风雨而遭受损坏,但也总是被小心维护,多次重修。水月宫历史中有记载的重修记录包括:始建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清乾隆戊辰年(1748年)重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重修;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1993年初重修,填高地台;2004-2005年再次重修,翻新墙面、重砌墙体,部分使用了新材料。庙内还保留有两方相关石碑,一方是乾隆四十五年的《义会买受香油田碑》,另一方是咸丰元年的《重修水月宫庙碑记》。
踏入水月宫正门,抬头便能看见牌匾,上书“普荫堂”三个金漆大字。为什么水月宫又称作“普荫堂”?为什么这块牌匾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采访小组正百思不得其解时,遇到了水月宫负责人“间姐”潘润间。
间姐,62岁,是棠东星光老人之家的管理人,棠东曲艺社的骨干成员。由于间姐是土生土长的棠下东村丰乐大社八社人,并从小就在水月宫附近长大,从2003年开始她便与跟村里其他几位老人接手管理水月宫的大小事务,负责重修、开放、维护、讲解、筹办观音诞等事宜。
间姐告诉采访小组,“普荫堂”这块牌匾见证了水月宫曾经作为“十八乡总舵”的光辉历史。原来过去棠下棠西和棠东、车陂等等都是农村,以务农为主,各村各乡之间相互团结但也经常发生摩擦。特别是解放前各村时常因为争水源的问题而发生纠纷,甚至械斗。各村之间有矛盾或者有重大事情时,都是聚集在水月宫这里众商众议,争取事情的妥善解决。“当时车陂、黄村、珠村、新塘、渔沙坦、沐陂等等十八乡,都是来着里商量、议事。慢慢的,水月宫也被人们称为‘十八乡总舵’,并且有了‘普荫堂’这块牌匾。
2004-2005年重修之前,牌匾因为历史原因其实已经遗失,是重修的时候有老人说起这段历史,提议再做一块‘普荫堂’的牌匾挂上去。普荫堂的牌匾重新挂上去以后,来这里的很多老人家看到都特别高兴。这么多老人在情感上认同这块牌匾,也说明了“十八乡总舵”这段历史应该确有其事。
其实“普荫堂”牌匾的由来与水月宫的另一名称“众村庙”也息息相关。
重修以后,西村、东村,村民要求把原来在其他古庙宇的神像也请到这里来,这里有六座神像,所以在村民心中,这里是真正的普荫堂、众村庙。
民国时期
天河区最有灵气的寺庙水月宫,说水月宫最有灵气,皆因其有两个传奇的故事。
故事一:古代志书记载和举人题联,据民国20年(1931年)版《番禺县续志》记载:“观音庙,乾隆初棠下乡人建……乾隆庚子乡人李名奇有记。又相传每年棠下收租食物必先供奉然后才散食,耕丁欠租牵牲入庙内,牲即不育,故欠租者不畏佃主而观音之烜赫云。”
其大意是:观音庙(水月宫)清乾隆初年由棠下乡人所建,当时棠下乡包括西村和东村。李名奇是棠下乡举人,曾在庙内柱上题有对联:“乾隆,庙建戊辰,越廿五载重光,奇之生,同此岁、月、日、时,周甲始登科,承先祖经营,劳堪称慰;嘉庆讼成壬戌,历卅六载而再犯,树之大患在庚、申、坤、未,旁门能消煞,荷灵神点庇,泽普无疆。”其意为:水月宫在乾隆戊辰年间建成,经过25年再重修,李名奇是在建庙的那年那月那时出生的,60岁才中举人,这座庙和各项事业靠先辈经营而得,感觉满意安慰;而在嘉庆壬戌年间,曾经和龙眼洞人因水利而打过官司。门口的大榕树每当庚、申、坤、未之年会有事故发生。而在增开过旁门之后,得到神灵的庇护,棠下乡便安然无恙。李名奇将自己的身世与水月宫的灵异连在一起。
县志记载,每年棠下乡人将收租得来的东西先供奉观音,然后才分发给各户。耕丁。如佃农欠租不交,佃主就将他的牲口牵入庙内,牲口就不能再生育。所以,欠租者不怕佃主而怕观音的显灵。这段记载,显然有迷信色彩,但是否牲口因被牵入庙,受到惊吓或巧合等原因导致不能生育也有可能。在当时一些现象不能做出合理解释时,人们往往用神鬼显灵来补充。
故事二。信赖水月宫的灵气,协助国军平定军阀叛乱。
民国时期天河地区深得民心的平叛战斗光辉事迹,强权可以逞能于一时,但时机一到乡民百姓则群起而攻之,旋即土崩瓦解。史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此再次得到印证。民国13年(1924年)9月,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11月,孙中山离穗北上,次年3月病逝于北京。广州局势十分复杂。民国14年(1925年)6月,驻粤滇军将领杨希闵,桂军将领刘震寰发动叛乱,控制广州珠江北岸。大元帅府迁往河南(今海珠区)士敏土厂办公,下令罢免滇军将领杨希闵,桂军将领刘震寰的职务,并命令在韶关的粤军回师平叛。
滇桂军驻扎在东圃地区、瘦狗岭和广九沿线一带。他们军帽上有着一条红色的辫带,因此当地老百姓多叫他们为“红头军”。该军纪律松弛,叛乱后设防至员村、石牌、沙河附近时违纪更严重,经常强买强卖,找大床当铺板。他们性好食辛辣味,路过菜地,刚出土的姜苗也被拔光,造成军民关系非常紧张。当地流传着“红头军,瞓(睡)大床,搵(找)姑娘,食子姜”的顺口溜。
6月12~13日,粤军东征军回师,沿广九铁路(今广深铁路)向广州进发,并派人到各村联络,要求组成农民自卫军协助平叛
为讨平滇桂军叛乱,广州国民革命政府命令东征军回师广州,并派人到棠下村联络,要求村民协助平叛。
因信赖水月宫观音菩萨有灵,村中父老在水月宫商讨,经研究决定在庙里组织临时救护站,同时派出村民随部队支援。村民按福善社、丰乐社与上社、东北社、东南社共4段,每段派25人,共100人左右,任务是做向导、运送弹药、后勤煮粥送饭、组织担架运送伤病员等。初期国军还计划给支援人员发放枪支,后来因从黄埔军校发运的枪支弹药未及时运到,村仅有几支毛瑟单响步枪又留作治安联防之用,最后决定这些人员准备一些铁罐,到时在罐中放鞭炮,佯装机枪声,以补火力不足。
军民出发前夕到观音庙内烧香以求神灵庇佑。在阵地战斗中,双方对峙,关键时候,有点痴呆的村民潘有顺突然站起来,大呼:“冇有怕(不要怕)!,冲啊!” 结果潘有顺被敌人子弹打中,负伤,但他仍然大呼大叫,发狂似的向敌军阵地冲去。敌军顿时一片慌乱,军民于是士气大振,一齐高呼“冇有怕!”发起冲锋,一举击溃敌军。战后评功时认为潘有顺虽违反纪律,但勇敢不怕死,振奋了士气,应当受到表扬。后来人们都叫他傻司令。但人们相信,这是观音菩萨显灵。
讨平叛军后,广州国民革命政府派人到棠下乡感谢乡民的支持。国民革命军何彤旅长等几十人从城里乘搭广九车到车陂站,下车后浩浩荡荡,迈着整齐步伐,打着战鼓,奏乐进村,棠下村乡绅父老和村民也列队在水月宫前夹道欢迎,并在庙内设宴招待。
为表彰平叛相助,密切军民关系,何彤旅长还送来烧猪一只,供奉神灵后分派各人。军民再三烧香叩拜,酬谢神恩。水月宫又称观音庙。据佛家经典所载,观音有33形态之说,其中民间流传较为广泛的是观音看水月的形态,因此观音又称水月观音。
观音以救苦救难著称,是民间尤其是妇女最崇拜的菩萨。
庙堂庙宇
水月宫位于棠下街丰乐新庙前街13号。此庙属番禺鹿步司棠下乡两街棠西荣、棠东华各自然村共有,俗称众村庙。始建于南宋,修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1993年初,重修时填高地台。2004~2005年再次重建,大部分使用新材料。该建筑坐北朝南,两进三间一天井,通阔25米,通深30米,占地面积750平方米。前临街口,为两段街(棠东华与棠西荣)交界处,左右均为6层楼房。
两进大厅的屋顶都是硬山顶,正脊为龙船脊,脊身有一些彩色灰塑,人字形封火山墙,瓦面铺作碌灰筒瓦。青砖砌墙,勒脚和门框部分用花岗岩。屋前有檐廊,较窄,没有檐柱。屋檐有文字瓦当,檐下有彩色雕花檐档。大门门额有石刻牌匾,上刻阴文“水月宫”,笔画流畅有力。是清末有“岭南第一才子”之称的宋湘(1757~1826年)所题门匾刻,大门两旁有石刻对联,上联:“莲性闻香皆宝筏”,下联:“杨枝垂荫即甘棠”。门联为本乡举人李名奇所题,描述观音端坐莲花之上,手持杨柳枝的状态。门联上方有浮雕的蝙蝠像。门额上方有壁画,光鲜艳丽。头门面宽3间,进深3间。天井两边有走廊,卷棚顶,有两根四方石檐柱。后堂大厅前面有一廊,卷棚顶。靠天井处有两根八棱檐柱。厅内有四条圆木金柱,上有对联。神坛上供奉着观音菩萨。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21: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