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寺位于现在的
泾川县城北面、
泾河之阳、天机山脚下,对面是苍翠巍巍的
王母宫山、金碧辉煌的西王母宫殿和位于古泾州降西王母处回山脚下的泾川县城,东面与隋
大兴国寺、唐
大云寺遗址相左右。寺外的居民村落与县城建筑遥相呼应,由于寺院建在高出地平线20多米的平台上,几百年前泾河特大洪水荡平泾州城致使千年古城片瓦无存时,完好无损的水泉寺古刹便成了古泾州城唯一的文史遗存和文物见证。
历史背景
泾川水泉寺最早的记载是建于唐代,至今尚存唐代建筑风格的山门,有着近1400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最引人好奇的是,这座被皇帝敕赐最多的泾州古寺,寺名居然有十多种叫法。由于该寺并没有建置史的典籍记载,这十多种叫法的确切记录仅见于历代存留的碑刻和后世方家的解读中,因而其名称的演变令人们莫衷一是,甚至造成误解,传承至今。
寺名演变
民国张维《陇右金石录·唐》载:“水泉寺碑。在泾川,今佚。”水泉寺的最早建置史无从考起,根据这一记载,在唐代,泾川已有以“水泉寺”命名的寺院。现存于
甘肃省博物馆的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的李阿昌造像碑就出土于水泉寺,说明至少在隋代,这里已有寺院存在,唐水泉寺或是隋代寺院的延续。
《陇右金石录·宋》又载:“水泉寺诗碑。泾川,今存。”唐代“水泉寺碑”与宋代“水泉寺诗碑”显然是两个概念,但这一记载同时印证了从唐代到宋代,水泉寺的历史延续。《陇右金石录·宋》同时记载:“解脱禅院碑记,在
泾川王母宫,今存。”张维按:“此碑下截已经剥泐,今存者仅上截,尺余而字多漶漫,难辨碑额。有篆书‘解脱禅院碑记’六字,作行书,凡二十九行。”1943年时,《解脱禅院碑记》尚存于
王母宫,后来遗失。《
古今图书集成》等书记载,“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敕建水泉院,又名解脱禅院,系解脱禅师主持修建,后来观察推官张孝友等又建。”又《缘督卢日记钞》载:“泾州王母宫有宋景德残碑。”可见在公元1004年,水泉寺由赵匡胤的侄子、北宋第三任皇帝敕建,在名称的记载上有了微妙变化,成了“水泉院”,但方位的表述上仍属同一寺院。水泉院的住持是解脱禅师,所有又有了解脱禅院碑记的记载。因而,在宋代,水泉寺又叫
水泉院、解脱禅院。
到了元代,又有两方存留至今的著名碑刻,即《敕赐花严海印水泉禅寺记并序》及《镇海之碑》。民国张维《陇右金石录·元》载:“花严海印寺碑,元贞元年,在泾川,今存。”民国张维《陇右金石录·元》载:“镇海寺蒙古文碑,即海印寺碑阴,元贞元年,在泾川,今存。”根据碑文记载,元代的水泉寺又叫花严海印水泉禅寺、花严海印寺(简称)、海印寺(简称)、真相院、镇海寺。
明
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七月,孝宗皇帝朱佑樘敕赐华严海印寺,现
泾川县博物馆存有《敕赐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碑刻一方。另据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重修水泉上寺碑记》可知,寺名“水泉上寺。”明《陕西通志》载:“水泉寺,旷如亭,共池,在泾州北五里,有水泉出佛寺下,云古共池也,有金卿菡荽。”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赵时春撰《平凉府志》卷之五载:“华严海印寺,在城北五里。”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明确的看出明代时的水泉寺又叫华严海印水泉禅寺、华严海印寺、水泉上寺。
清张延福《泾州志·建置志·寺观》载“华严海印寺,一名水泉寺,内有青凤泉、古槐。”2013年11月底,笔者与刘玉林、李晓京先生走访水泉寺周边农户,在一户农民家里发现清光绪六年《镇水神碑》一方,尾款磨泐不清,唯有“水泉寺”三字可辨。说明在清代,水泉寺延续了明代华严海印寺的叫法。
从唐代的水泉寺,宋代的水泉院、解脱禅院,元代的花严海印水泉禅寺、花严海印寺、海印寺、真相院、镇海寺到明、清时代的华严海印水泉禅寺、华严海印寺、水泉上寺,虽然历代名称上有所变化,但实际上都是同一所寺院,且无论叫何名,至少在民间始终保留着水泉寺的叫法。
正解镇海之碑
《镇海之碑》是元代时水泉寺存留下来的一方碑刻,这方碑刻的碑额之意怎么解释呢?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元林先生认为:“镇”,应和我们今天所说的“镇馆之宝”中的“镇”是同一个意思,即镇抚、抑制、维持安定之意。“海”即海印,为释家“华严三昧”之名。《大集经》十五称:“譬如圆浮提一切众生身及余外色、如是色等,海中皆有印象,以是故,为大海印。”因此,海指智慧海,犹言一切色相皆印于心中,即所谓禅定。又刊刻皇帝颁布保护水泉寺的圣旨,因此,《镇海之碑》取此碑名“花严海印水泉禅寺”中的“海”字,代表该寺,属于碑额。2013年11月底发现的《镇水之碑》,与《镇海之碑》在取名上实有同工异曲之妙。
由此可见,对于这通元代碑刻,有镇海寺碑、花严海印寺碑、八思巴蒙古文碑、水泉寺碑等不同称呼,实际上属于一碑。王元林先生认为:“张维《陇右金石录》及其他史料所误认为的镇海寺寺名”其实是不存在的,“该寺应为水泉寺(即花严海印水泉禅寺),该碑应为水泉寺碑,其它称呼显系误会。”
考辩争议
花严寺与华严寺考辨
《敕赐花严海印水泉禅寺记并序》勒石于公元1289年,即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庚辰月乙巳朔乙未日,因此上泾川现有的研究资料中,将其确定为该碑是记载元成宗铁穆耳敕赐泾川水泉寺之事,其实是错误的。《敕赐花严海印水泉禅寺记并序》属于《镇海之碑》碑阴,敕赐即是对元世祖忽必烈颁布的
八思巴文圣旨的事件写照。《敕赐花严海印水泉禅寺记并序》讲述了兼山之阳有青凤泉,就泉建寺,寺名真相院。元初期,住持复建寺院的和尚俗名了彬,西蜀剑关阴平(今甘肃文县)人,法名戒得。寺院修成后,他亲自前往京师,后来得到了皇帝的敕赐,宣诰命名该寺院为“花严海印水泉禅寺”,并颁发了圣旨进行重点保护。
明代的《敕赐华严海印水泉禅寺记》碑则记载了明代宗室明德子于成化戊戍中元前一日(公元1478年七月十四日)在泾川完颜祭祀明代韩王墓后游了水泉禅寺,即兴成诗一首,顺手写在地上。19年后的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七月十五日,泾州长寿里(今水泉寺一带)的地方文人史遵将明德子诗作书写于碑上,石匠乔子玉、乔文仝刻碑。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