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盏
器皿
水盏,因盏中盛水而得名。古称缶、铜瓯、响盏。满、蒙古、汉等族敲击体鸣乐器。满族称铜盏,汉族又称缶碗。流行于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南、贵州、福建等省区。
相关历史
水盏历史悠久,源于击缶,历代均有记载。远在三千年前的夏、商时代,我国就有了击缶的演奏形式。缶是古代盛水的瓦器,小口大腹。《诗经·宛丘》:“坎其击缶”,注云:“缶,瓦 乐器,可以击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缶,以相 娱乐。”《风俗通》:“缶者,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后来击缶演变为击 瓯。宋高承辑《事物纪原集类》:“击瓯盖缶之遗事也。”瓯是盆盂一类的瓦器,很像小碗 。击瓯在晋代已很流行,到了唐代还有所发展。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唐大中年间有 郭道源、咸通年间有吴缤都善于击瓯,“率以邢瓯越瓯,用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唐代诗人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皎然《戛桐(木宛)为龙吟歌》都是专门描述击瓯的传世诗作。宋代城市“瓦舍”中也常有击瓯的,当时称水盏,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妓乐”:“若合动小乐器……又有拍番鼓儿、敲水盏……”。宋代陈旸?《乐书》:“……民间有九瓯盛水击之……世俗之乐,非雅乐也。”《元史·礼乐志》:“水盏,制以铜,凡十有二,击以铁箸。”《元史·志》载:“ 四夷舞乐,用水盏”。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也有记述并绘击瓯图。《清续文献通考》:“ 缶琴一名水盏,共十只,备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亿十音,音大准 则加水于盏中协之,水愈多则音愈低,黄杨木为槌,缶之大小分为三等。”
出土文物
1982年,在福建省建瓯县南?村出土了一套宋代铜瓯,共十二件。这是我国发现的唯一古代铜瓯实物。用铜铸制而成,形如圆口碗,碗口平行外展呈小边,大小不一,通高3.8厘米~4厘米、内径7.5厘米~8厘米、重231.6克~418.8克。除两件破损外,其余十件的音高为:e3、g3、#g3、a3、b3、c4、#c4、d4、e4、#f4,可发出悦耳的音响。现为福建省博物馆收藏。
元代宫廷用水盏(图右),用铜铸成,为圆口碗,碗口有斜向小边,碗侧有两耳。用小铁棍敲击。
满族民间流行的水盏,铜制,呈圆底高脚杯状(图左)。通高15厘米、杯口直径5厘米、杯桩高8厘米、杯壁厚0.5厘米、底座直径5厘米。演奏时,水盏置于桌案之 上,盛水调音,右手执小竹棒敲击,发音清脆,悦耳动听。多用于萨满座鼓演唱伴奏。
现代水盏
现代民间使用的水盏,既是人们生活日用品,也是一种独特的旋律乐器。由大小不一的瓷碗组成,数量不等,以用十只最为普遍。将精选的瓷碗按大小次序排列,放置于特制的木架上。碗越大发出的音越低,碗越小音越高,发音最低的是大海碗,最高音为小酒盅。如采用同样大小的瓷碗,音高则取决于盛水的多少。演奏时,双手各执一支竹筷,敲击碗边发音。陶碗音色浑浊,瓷碗音色脆亮,瓷越细音色越纯净优美。可演奏双音、刮音、滚音等技巧。音色比竹琴明亮,较方响清脆,叮咚之声如钟似磬。多用于独奏、合奏、民间歌舞或曲艺伴奏 。在贵州省黔西南晴隆、兴仁一带,则用于丝竹合奏形式的小打音乐,这种别具一格的演奏形式,在我国乐苑中颇富特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21 20:20
目录
概述
相关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