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烂秧
植物病害
水稻烂秧是秧田中发生的烂种、烂芽和死苗的总称,又可分为生理性烂秧、病理性烂秧、操作性烂秧。其中病理性烂秧主要由禾谷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稻腐霉、层出绵霉等引起,发在在水稻上。烂种、烂芽一般发生在“现青”出苗之前,死苗发生在“现青”出苗以后,特别是在二、三叶期比较严重。
病原特征
水稻烂秧的病理性烂秧主要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iihn.)、稻腐霉(Pythium oryzae lto et Tokun)、层出绵霉(Achlya prolifera (Nees) de bary.)等引起。它们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污水中,一般以稻腐霉较为常见,层出绵霉次之,立枯丝核菌和禾谷镰刀菌很少发生。
稻腐霉:这类菌的菌丝纤细,发达;游动孢子囊丝状至瓣状,或球形至卵形,成熟萌发时先形成球形泄囊,再在其中产生肾状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囊也可直接产生芽管。藏卵器球形,内有1个游动孢子。
层出绵霉:这类菌的菌丝呈管状,发达而有分支。游动孢子囊圆筒形或棒状,萌发前囊内原生质同时分割成许多原生质块,随后原生质块再形成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逸出时为球形,先聚集在孢子囊口,呈休止状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具有2根鞭毛的肾状游动孢子。有性繁殖产生球形的藏卵器和细长管状或棒状的雄器,经过受精作用,在藏卵器内形成一至数个卵孢子。卵孢子无色,球形,膜厚,经休眠后直接产生芽管或在芽管上形成游动孢子囊和游动孢子。
禾谷镰刀菌:病菌在基部产生白色至淡粉红色霉即病菌的丝菌体和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有大小两型,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弯曲或稍直,无色,有多个分隔;小型分生孢子产生多或少,椭圆形或卵圆形,无色,单胞或双胞。
立枯丝核菌:此菌不产生孢子,只有菌丝和菌核。幼嫩菌丝无色,分支与母支成锐角分支,分支处稍缢缩,分支不远处有1分隔。成熟菌丝淡褐色,分隔缢缩明显,细胞中部膨大呈藕节状。菌核形状不规则,直径1-3亳米,褐色,无内外部分化常数个合并在一起。
为害症状
烂种
烂种指播种时已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包括催芽前就已丧失活力,但由于催芽技术不当而丧失生活力以及发芽势弱,在催芽过程中未能及时萌芽等。这些种子播种后,变色腐烂。烂种一般纯属生理性因素所引起。
烂芽
烂芽是指催芽后播种的芽谷,播种后不完全叶伸出(俗称冒青)期间的根、芽死亡现象。烂芽又可分为生理性和传染性两种:
立枯烂秧是水稻烂秧中的重要类型,开始时零星发生,后迅速向四周蔓延,严重时成丛、成片死亡。主要发生在湿润通气的秧田中。最初在根、芽基部呈现稍带水渍状淡褐色斑,随后以根芽基部为中心长出白色绵毛样菌丝体平贴于土表,并很快变成土褐色,也有一些长出白色或淡粉红色霉状物。幼芽基部多软弱,易拔断,最后幼芽和幼根变褐、扭曲、腐烂。
死苗
死苗是指第一完全叶展开以后的幼苗死亡。在早稻二、三叶期常易发生,以旱育秧最为严重,湿润育秧次之,水育秧较少。二、三叶期的死苗多属传染性,根据症状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两种:
侵染循环
病理性烂秧的病原菌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游动孢子等,借风雨和流水传播,或萌发形成丝在幼苗间蔓延传播,从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幼苗。
流行规律
生理性烂秧
病理性烂秧
操作性烂秧
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水稻烂秧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急救措施
农业方式:长期灌水秧田发生水稻烂秧后,立即排水落干,使种子幼芽与阳光空气充分接触,促使秧苗迅速扎根。发生“黑根”为主的秧田,可采用小水勤灌,冲淡毒物,促使幼苗恢复健康。
药剂治理:用药前排水落干,留下一层浅水(0.5-1厘米即可)。秧田发生绵腐病或青苔时,喷施硫酸铜或杀毒矾1000倍液,或每666.7平方米施15-25千克草木灰。防治立枯病,可用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于下午5时后进行喷药,用药2天后上水。化学防治绵腐病的方法是用0.05%硫酸铜液喷洒灭菌,采取保温、灌浅水、清沟排水换淡水等措施。化学防治立枯病的方法是播前用敌克松500-1000倍液,按1.5千克/平方米处理土壤;发病后用65-70%敌克松原粉1000倍液,按1.5千克/平方米喷洒。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6 08:52
目录
概述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