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紫秆病又称褐鞘病、紫鞘病、锈秆黄叶病,广东湛江、茂名农民俗称为“黑骨”,台湾称之为“水稻不捻症”。此病1971年由笔者首次发现并报道。此后广西、台湾、福建、江苏、湖南、浙江、湖北及江西等省(区)相继有报道。在国外,菲律宾、印度等国家1977年亦有此病发生为害的报道。此病引致稻穗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下降,一般可减产10~20%,甚者可达40~50%以上。
此病主要为害叶鞘,尤其是剑叶鞘和剑叶下叶鞘(图1),致剑叶变黄、叶鞘变褐色,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降低。田间褐鞘大都始见于稻株抽穗后稻穗灌浆勾头之时,初现烟灰色散生、针头状的小褐点,随着小褐点数目的增加,色泽加深,叶鞘隐约可见边缘模糊不清的暗斑,终至叶鞘大部分甚至全部变褐,呈典型的“褐鞘”、“紫鞘”和“黑骨”病状。褐鞘斑面不表现病征,但剥开褐鞘,则可见其内壁亦变褐,表面散布着疏密不等的“粉尘状物”。用手提放大镜或双目镜检视,则可见此等粉尘状物实为螨类。褐鞘严重田块,常出现稻穗不勾头或半勾头,穗粒不实或半实,有的穗颈明显扭曲,这正是台湾所指的“不捻症”(图2)。
对稻紫秆病的病原,国内认识并不一致,存在着“菌害”和“螨害”的争论。一种认为,褐鞘症是叶鞘腐败病另一典型症状的表现,其病原为叶鞘腐败病菌(Acrocylindrium oryzae);一种认为病原菌应为帚梗柱孢属(Sarocladium spp.)。笔者认为,在华南稻区,褐鞘乃由于斯氏狭跗线螨(Steneotarsonemus spinki Smiley)潜藏叶鞘内壁吸食为害并分泌某种毒素所引致。此种害螨,台湾称之为“稻细螨”,成螨雌雄异型,足4对,幼螨足3对。雌成螨体长椭圆形(图3),长0.23毫米,宽0.08毫米,第4对足特化为线状,体前部具1对榄核形假眼。雄成螨体椭圆形(图4),长0.16毫米,宽0.083毫米,第4对足特化为钳状。卵淡黄绿色,长0.12毫米,宽0.08毫米,散产于叶鞘内壁上。
此病始见于抽穗后灌浆勾头之时。在华南稻区,以晚稻受害为重。高温干旱的年份为害重;肥水管理不当,中后期过施氮肥或缺肥、转色不正常的受害重;杂交稻比常规稻受害重;中迟熟比早熟品种受害重。
(4)喷药杀螨控病 掌握幼穗分化期至齐穗期连续喷药3~4次,隔10~15天一次,在广东至少应在10月中上旬喷药2~3次。药剂可选用20%双甲脒或25%单甲脒乳油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500~2000倍液、7.5%农螨丹乳油1000倍液、20%克螨氰菊乳油1500~2000倍液或50%苯丁锡
硫悬浮剂500~800倍液,特别着重喷剑叶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