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 ex Besser),又称芦蒿、水蒿、柳蒿、泥蒿、水艾等,为菊科蒿属一种多年生或根茎性地生植物。蒌蒿具清香气味,茎下部通常半木质化,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叶纸质或薄纸质。头状花序多数,长圆形或宽卵形,直立或稍倾斜。瘦果略扁,无毛,卵形。花果期7~10月。
植物学史
典籍记载
在中国,蒌蒿最早记载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中有出现的“苹”、“蒿”、“蒌”指的是蒌蒿,另有“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句。三国时期,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是这样描写蒌蒿:“其叶似艾,白色,长数寸,高丈余,好生水边及泽中。正月根芽生旁茎,正白,食之香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为茹。”结合历代专家解释,流传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的一句谚语“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作柴烧”,与陆机注释的相关内容是一脉相承的。战国时,屈原《楚辞·大招》对于这里的“蒌”字,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注释:“蒌,香草也,可以烹鱼。”
蒌蒿入蔬,在中国已有约三千年历史,食用最早记载于汉朝《神农本草经》中,蒌蒿被列为野蔬上品。蒌蒿亦可药用,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气味甘无毒,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补中益气、长毛发令黑、疗心悬、少食常饥、久服轻身、耳聪目明、不老,去热黄及心痛、治复月暴水痢、治淋沥疾、利膈开胃、杀河豚鱼毒”,说明了蒌蒿的药用价值较高。清朝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云:“蒌蒿,古今皆食之,水陆俱生,俗传能解河豚毒。
栽培历史
蒌蒿为野生蔬菜,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人工驯化栽培以及规模化种植,2000年以后,部分中国学者对蒌蒿的研究亦日趋深入,在蒌蒿的分类、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栽培、重金属富集特性、组织培养、保鲜加工、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形态特征
蒌蒿植株具清香气味。
根、茎
蒌蒿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根状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直径4~10毫米,有匍匐地下茎。茎少数或单,高60~150厘米,初时呈现绿褐色,后为紫红色,无毛,有明显纵棱,下部通常半木质化,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枝长6~10(~12)厘米,稀更长,斜向上。
叶
蒌蒿叶纸质或薄纸质,上面呈现绿色,无毛或近无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茎下部叶呈宽卵形或卵形,长8~12厘米,宽6~10厘米,近成掌状或指状,5或3全裂或深裂,稀间有7裂或不分裂的叶,分裂叶的裂片呈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7(~8)厘米,宽3~5毫米,不分裂的叶片为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5~20毫米,先端锐尖,边缘通常具细锯齿,偶有少数短裂齿白,叶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0.5~2(~5)厘米,无假托叶,花期下部叶通常凋谢;中部叶近成掌状,5深裂或为指状3深裂,稀间有不分裂之叶,分裂叶之裂片为长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2.5~4毫米,不分裂之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宽可达1.5厘米,先端通常锐尖,叶缘或裂片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渐狭成柄状;上部叶与苞片叶指状3深裂,2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叶为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疏锯齿。
花
蒌蒿头状花序多数,呈长圆形或宽卵形,直径2~2.5毫米,近无梗,直立或稍倾斜,在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总苞片略短,呈卵形或近圆形,背面初时疏被灰白色蛛丝状短绵毛,后渐脱落,边狭膜质,中、内层总苞片略长,为长卵形或卵状匙形,呈现黄褐色,背面初时微被蛛丝状绵毛,后脱落无毛,边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花序托小,凸起;雌花8~12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一浅裂,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长,2叉,叉端尖;两性花10~15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圆钝或微尖,花柱与花冠近等长,先端微叉开,叉端截形,有睫毛。
果实
蒌蒿瘦果略扁,无毛,呈卵形,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
分布范围
蒌蒿原产于亚洲,原生范围是西伯利亚南部到日本和泰国,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韩国、法国等,蒙古、朝鲜及苏联等亦有分布。在中国,蒌蒿在南北各地均有种植,如黑龙江、内蒙古、陕西、广东等省区。
生长环境
蒌蒿多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在沼泽化草甸地区常形成小区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常与苔草(Carex)、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水蓼(Persicaria hydropiper)等伴生;可葶立水中生长,也见于湿润的疏林中、山坡、路旁、荒地等。
生长习性
蒌蒿为多年生或根茎性地生植物,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极强。蒌蒿常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喜温暖湿润气候,地上茎最适宜生长气温为日平均12~18℃,20℃以上茎秆迅速老化而不堪食用;地上部分能耐-5℃的低温,40℃高温时仍能旺盛生长,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生长,无明显的休眠期。蒌蒿喜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对光照要求严格,光照不足会影响生长。其耐湿、耐肥、耐热、耐瘠,但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蒌蒿适应性好,抗逆性较强,很少发生病虫害。花果期7~10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蒌蒿的果实细小,成熟后易脱落,随风传播飞散,可萌发成苗。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蒌蒿常于3月上中旬播种,采用撒播、条播均可。播种前将种子与干细土拌匀后播种,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
扦插繁殖
每年6月下旬至8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无虫害的蒌蒿半木质化种苗作为插条,下端剪成斜面。将插条按上下顺序整齐捆扎成扎把,先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和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溶液中浸泡,再让基部浸泡在ABT生根粉溶液中,而后捞出插条,置于潮湿沙土或基质上催根催芽,10~20天后插条生根发芽,再将插条生长点朝上斜插入土壤,踏紧浇足水,插后30天左右即可定植。
分株繁殖
5月上中旬,在留种田块将蒌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在筑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栽种,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活棵。
茎秆压条繁殖
每年7~8月将蒌蒿半木质化的茎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开沟,将茎秆横栽于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发芽。
地下茎繁殖
四季均可进行。将蒌蒿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在筑好的畦面上开浅沟,将每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栽培
选地与整地
蒌蒿种植前,选择肥沃、疏松、灌溉条件好的沙壤土地块,适当深翻土壤,施足基肥,如腐熟猪牛粪或腐熟饼肥等,耕翻耙磨后,整地做畦。
田间管理
在蒌蒿出苗后需要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还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蒌蒿喜湿润环境,在其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表湿润,根据土壤适时灌水,在高温干旱季节,水分蒸发速度快,需要经常在早晚凉爽时段灌水,但田间不能渍水,雨天及时清沟排渍。浇水与施肥适合同时进行,施撒尿素等有利于蒌蒿的营养生长,肥料随水浇施或冲施,每次施肥后灌透水以提高肥效,防止后期早衰。在高温时覆盖遮阳网,天气凉爽时撤除。
病虫害防治
蒌蒿抗逆性较强,很少发生病虫害,但在生长期间偶有白粉病、灰霉病、蚜虫、玉米螟等的危害。
对于白粉病,可以施用噁醚唑水分散粒剂溶液或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等对病害蒌蒿进行防治。而对带有灰霉病的蒌蒿,可以使用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溶液或农利灵干悬浮剂溶液喷洒进行防治。蚜虫为蒌蒿的主要虫害,可以使用啶虫脒乳油、辟蚜雾可湿性粉剂或吡虫啉悬浮剂等溶液进行化学防治。对于玉米螟,可以施用抑太保、卡死克、菊酯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采收
蒌蒿于冬季采收,在植株高15~25厘米、顶端心叶尚未散开、浅绿色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蒌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可上市。
栽培品种
中国学者管建国等按园艺学将蒌蒿分为三类,即白蒌蒿(柳叶蒿)、青蒌蒿(碎叶蒿)和红蒌蒿。而李双梅等则认为蒌蒿根据嫩茎颜色可分为三类,即白蒌蒿(白绿色)、青蒌蒿(绿色)和红蒌蒿(微红色至紫红色);根据叶型可将蒌蒿分为碎叶型蒌蒿和柳叶型蒌蒿。现对蒌蒿栽培品种进行介绍: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蒌蒿的鲜嫩茎叶可食,气味清香,新鲜时柔嫩多汁、营养可口,可凉拌、作腌制酱菜或炒食,如清炒蒌蒿、蒌蒿炒肉丝等,根状茎也可以腌潢,但不耐保存,以鲜食为主。除此之外,蒌蒿还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氨基酸、芳香酯和矿物质元素等,还是酸奶、茶和各种饮料的良好原料,截至2024年,市场上已有蒌蒿风味方便菜、蒌蒿茶、草莓蒌蒿果蔬饮料、蒌蒿发酵饮料等蒌蒿加工产品。
药用价值
蒌蒿全草可作为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学典籍记载,蒌蒿味苦、辛,性温,具有利膈开胃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等疾病,还可缓解食用河豚后的中毒症状。
生态价值
蒌蒿的根系较为发达,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从而达到固土的作用,野生的蒌蒿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蒌蒿会大量吸收和积累重金属,且不产生生理伤害,如铅、砷、镉、汞等,能有效地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在中国的洞庭湖区,湿地土壤镉污染较为严重,而蒌蒿为洞庭湖湿地优势植物,对镉具较强耐性,是洞庭湖湿地土壤实施镉污染修复的理想选择。利用生物技术清除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土壤修复技术,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饲用价值
蒌蒿适口性中等,鲜草马好嗜,羊喜食,牛少量采食。
主要变种
无齿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var. shansiensis Y. R. Ling),又称柳叶蒿、山西蒌蒿,为蒌蒿的变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区,常生长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或路旁等。
无齿蒌蒿与蒌蒿的区别: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
通过对蒌蒿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蒌蒿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挥发油、维生素、生物碱和矿物质等。
药理活性
沈夕坤等药理试验表明,蒌蒿可增强小鼠抗缺氧、抗疲劳、耐高温、耐低温能力,增加小鼠免疫器官(脾和胸腺)质量及碳粒廓清速率,有较好的补气和免疫促进作用。郑功源等研究发现,蒌蒿水提物及其原汁对细菌中的巨大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真菌中的面包酵母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罗文艳等研究发现,蒌蒿含有乙酸乙酯的部位有较强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段和祥等采用体内外抗肿瘤试验方法,筛选蒌蒿抗肿瘤活性部位,结果表明,蒌蒿的乙酸乙酯层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余宙等研究发现,蒌蒿提取物对高血压病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的作用,服用前后其尿常规及生化指标无异常。蒌蒿药理活性的研究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杀虫活性
蒌蒿富含精油,中国学者李保同等研究表明,蒌蒿精油对棉铃虫的抗食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精油含量的提高,棉铃虫拒食效果也会增强,而熏蒸、触杀等作用则减弱。陈泽宇等研究结果表明,将蒌蒿经乙醇、乙醚、水、甲苯等不同溶剂进行了微波浸提比较,并且蒌蒿中的各种溶剂提取物对菜粉蝶幼虫具有明显的拒食活性、胃毒、触杀活性、熏蒸活性。赵娜娜等研究蒌蒿精油对土耳其斯坦叶螨触杀作用,结果表明蒌蒿精油对土耳其斯坦叶螨有很好的触杀作用;赵娜娜等还研究了蒌蒿精油对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的杀虫活性,结果显示蒌蒿精油对嗜卷书虱有较强的触杀和熏蒸作用。蒌蒿属于环境友好型植物源杀虫剂,对于环境污染的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文化
在中国,传说朱元璋在争夺江山时,他的军队被围困在鄱阳湖区康山(今余干县境内)的草滩上,活动范围局限,物质匮乏。一日,伙夫就地取材采摘了一些嫩草茎配合腊肉一起炒,朱元璋悦,食饱,一鼓作气击败敌军,遂赐此野生草名为“藜蒿”,即蒌蒿。每年清明节前后,朱元璋就将蒌蒿等野菜作为贡品来享受,“藜蒿炒腊肉”也成为中国南方的一道名菜。
中国水乡民间有歌谣传唱:“正月藜,二月蒿,三月四月作柴烧。”歌谣说到的月份指的是农历,意思是蒌蒿的价值要看季节,在农历一、二月的蒌蒿是有价值的蔬菜,三月四月时就只能是当柴烧的秸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