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龙吟·题雨岩》是宋代词人
辛弃疾的词作。这是
宋词艺苑中不多见的一首山水游记词,刻意描绘探索雨岩之美。全词运用神驰的想象,把游雨岩的所见所闻,刻画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通篇用一问一答、否定肯定的句法,细致而又有气势地描绘出一种瑰丽、神奇、幽秘的境界,就如同一篇游记散文,内容宏富,含意深婉。
作品原文
水龙吟·题雨岩1
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2,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
补陀大士虚空3,翠岩谁记飞来处?峰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4。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5。
又说春雷鼻息6,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7,湘灵来去8。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9。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状如观音的雨岩洞中多么空阔,绿色的山岩谁记得它的来处?岩中的洞穴如万点蜂窝,好像处处贯通,又似时有隔断,像扇扇小巧玲珑的窗户。千百年来凝成的石钟乳,垂挂在头顶将落未落,根根石笋犹如峻峭挺拔的冰柱。岩中山泉喷涌,泉声如怒涛远去。飘落的花瓣幽香未散,令人疑惑走上了通往桃源的仙路。
又有人说那泉声像春雷般轰鸣,是泉底屈曲的卧龙鼾声大作。不然便是洞庭之野演奏的咸池之乐,或是湘水女神来来去去鼓瑟起舞。我说泉声似风雨中的松涛吟啸,那些长松深深倒挂在阴谷的泥土。可叹大自然的奥秘茫茫难晓,那早已白发苍苍的神人,也许正是雨岩的开山老祖。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淳熙十三年(1186),其时辛弃疾闲居带湖。雨岩是博山附近的一个奇妙景点。在中国,对大自然的赞颂,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描绘,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可是,词作描写山水的几乎是凤毛麟角。爱国词人辛弃疾,笔下却不乏对大自然的种种描绘,数量虽不太多,但气象万千,别具一番情趣和境界。这首《水龙吟》,便是其中的一篇。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词通篇用一问一答、否定肯定的句法,细致而又有气势地描绘了雨岩洞内的壮丽的自然景色。
起韵总写雨岩形状。“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这座“雨岩”溶洞,从它外形看,很像佛家所说的那位观音大士,可是,她虚怀空阔,人们走进去,则别有洞天。接着,作者用密集的“蜂房”,玲珑的“窗户”,形容在溶岩洞内的所见:那喀斯特生成的石笋,有的垂挂半空“未落”,有的如“嶙峋”的“冰柱”,植入地面。同时,洞内还隐约可以听到“远处”有“涛声”阵阵。待要向前仔细看时,发现幽径逶迤,地下还似有落花的香味,于是,不禁发出疑问:这是否就是当年武陵人发现的桃源路呢?这是以桃花源喻其环境佳胜。这提问的结句,为下片写词的立意,埋下了伏笔。
下片具体描写作者在洞中听到的“涛声”,或卧龙鼻息,或洞庭仙乐,或松吟风雨,使人耳不暇给,美不胜听。不仅如此,词人更冠以“又说”“应是”“我意”等一系列表悬测的字眼,以致“竟茫茫未晓”,由此渲染出一派神幻迷离的气氛,令人惊奇之余,顿生一探为快之心。词的末尾,作者在归结全篇的立意时,仰头细看那嶙峋的冰柱,回答上片提出的问题:那开凿这巨大溶洞的祖先,如今应已是白发苍苍了吧!最后其实是词人以探索雨岩妙景的开山鼻祖自居,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探测不已、先睹为快的心理。
全词虚实相生,巧设比喻,尤富想象,描绘出一种瑰丽、神奇、幽秘的境界。词人运用神驰的想象,把游雨岩的所见所闻,刻画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令人久久不能忘怀。短短一百余字,就如同一篇游记散文,内容宏富,含意深婉。
诗是诗人对自然的摹拟。如
谢灵运,他的山水诗,是“模山范水”,是“对自然的摹拟”,反映了山水之美,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但是,也只是摹拟。而辛弃疾的山水词章如这首《水龙吟》,不仅对自然观察入微,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富于想象,赋予大自然以人格,同时又兼有磅礴的气势。这是在继承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创制出来的,其成就则是他以前的古典山水诗人所不能比拟的。
名家点评
辽宁省文联原副主席谢俊华《辛弃疾全词详注》:这首词以虚实相生、想象叠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雨岩的形貌以及它在风吹浪打时的声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四十二岁遭谗落职,退居江西信州,长达二十年之久,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罢归。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感情。有《
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
辛稼轩诗文钞存》。词存六百二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