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九年》是由
王亚彬执导,烽坦工作室编剧,
张傲月(特邀)、
宋雨、
谭一梅、
李盛钊主演的舞剧,于2023年11月10日在上海大剧院首演,2024年8月9日至11日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
爱好书法的现代青年“赓”凝视着《兰亭集序》,思绪回到永和九年。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王羲之与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于崇山峻岭与茂林修竹之间曲水流觞。白鹅浮游、优雅轻盈,给予王羲之习字灵感。忆起与卫夫人的习字时光,师徒二人寄情山水,领悟书法气韵。酒酣意畅,众人拿起竹枝,尽情挥舞。王羲之亦沉醉于书法之中,好似身处仙境。
恍惚间,战乱四起。王羲之手中之笔幻化为剑,却无力挽救转瞬即逝的生命。雅集之上,文人墨客把酒抒怀,他提笔挥毫,写就《兰亭集序》。青年“赓”向前追逐,寻见萧翼赚兰亭,献予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召集众人,研习临摹,“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自此名扬天下。望着这幅流芳千古的名作,青年“赓”不禁感慨万千,咏《兰亭集序》之意蕴,叹《兰亭集序》之传承。
该剧时间线由353年直至当代,围绕“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的诞生,将视角延续到作品及其所代表的书法艺术在后世的传播、继承与发扬光大。以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闪回、跳切等手法,来展现这一段千年历程,跨越历史纵深,凸显书法艺术的划时代意义与其国际性的艺术感染力。
该剧以唯美、浪漫为基调,运用科技创新的手段创造时空交融的舞台新空间。数块幕屏推移旋转,多媒体影像变幻流动,以中国传统色调为基础的灯光寓意丰富,再加上竹林、流水、战争、宫廷等简要的视觉元素,迅速轻盈地带动场景切换。
《永和九年》是一部全景式展现书法作品传世历程的原创舞剧,在编舞、叙述、舞台设计等方面都紧扣《兰亭集序》,以其名句作为舞剧篇章主题与情感推进的线索,将书法气韵、文人情怀融入舞蹈编创。(中国新闻网评)
王亚彬执导及编舞的《永和九年》是以当代青年更乐意接受的方式传扬王羲之和他的《兰亭集序》。体现结构之“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所有幕次的命名均从《兰亭集序》中提取,将羲之的人生妥帖地结构在“集序”的文意中;二是通过青年赓对“永和九年”和王羲之对自身“笔墨春秋”的双重穿越,完成了舞剧具有当代“在场”意义的历史叙述;三是通过空间构成的多模态组合,交融起行动者与行动环境(如“群贤”与“曲水”),映衬出行动者及其行动内涵(如羲之的“习书”与黑衣舞者的“拟象”),使舞剧构成的视觉感知焕然一新。其次,《永和九年》还体现为舞语之“佳”,这也有三个方面值得称道:一是二幕《俯仰一世》的书法“拟象”之舞,黑衣舞者将“形体的书法”舞得意象生动、意趣盎然;二是一幕《游目骋怀》的景物“拟象”之舞,无论是“曲水”之舞还是“大鹅”之舞,都舞得“水”随人意、“鹅”通人情;三是三幕《放浪形骸》的道具“拟象”之舞,舞者借“茂林修竹”之境,以手中竹枝代“笔”拟“剑”,舞得酣畅淋漓、仪态万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原创舞剧《永和九年》可视为舞蹈的《兰亭集序》,是一部致敬王羲之的舞剧佳作。(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北京市文联特约评论家于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