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都饮食服务有限公司永和园酒楼
南京夫子庙的店铺
永和园是南京夫子庙规模最大的一家点心与酒菜兼营的老店,前身是始建于1901年清末的“雪园”茶馆,素有“秦淮第一楼”美称,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江苏省经贸委授予“江苏餐饮名店”称号。
发展历史
1939年有位叫卞永生的买下了“雪园”,在贡院西街现“青云楼”所在地开店,正式始名“永和园”,寓“永远和气生财”,占地约百平方米。初期三间平房,一间租出开茶炉卖茶,一间租人开小酒店,中间和小院卞老板自己经营,卖烧饼和干丝。经过数年苦心经营,从1942年开始,卞老板收回租房,一统茶点生意,聘请面点名师尹长贵来店主持制作点心。此时“永和园”的烫干丝和酥烧饼,在夫子庙已颇具影响,享誉金陵。一般茶点社经营的干丝都是从扬州传来的煮干丝,而“永和园”的烫干,不仅切得细如绵线,堪称能穿针,更具特色的是滚沸的开水侵烫数次,无一点豆腥味,吃口更觉得绵软柔韧。“永和园”的烧饼更具特色,一般店家的烧饼油酥与油面二八开,“永和园”的酥饼则是“三七油面,四门包酥”,品种随时会变化,共有二十多个品种。由于所制的烧饼色泽金黄,被誉为“蟹壳黄”。尹长贵师傅来店后,增加了一些扬帮小吃品种,如三丁包子、悲翠烧卖、水晶包、千层油糕、蟹黄包、小笼包饺等数十种,生意十分兴隆。抗战胜利后,1946年随着业务的扩大,“永和园”翻建成二层楼,营业面积达270多平方米,可放100多张小方桌,初具规模。
简介
素有“秦淮第一楼”美称的永和园酒楼始建于1901年,它的前身可追溯到清末的“雪园”茶点社。坐落于南京夫子庙旅游景区内,紧邻首席景点——江南贡院。永和园所呈奉的正宗秦淮八绝和独家秦淮船宴被誉为“南京秦淮文化之地标”。
“永和园”为仿古建筑的三层组合楼,总面积2200平方米,优雅的江南风韵融入其间,一步一景,美不胜收。一楼为明档海选小吃广场,150余道风味小吃驰名中外。二楼设零点大厅及豪华包间,可供各类团队、会务接待,以及商务宴、家宴、婚宴、生日宴等。三楼顶级宴会厅雍容华贵,可临窗远眺秦淮河畔桨声灯影。
永和园多年来是省旅游部门定点接待单位。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江苏省经贸委授予“江苏餐饮名店”称号,许多社会名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对“永和园”尤为厚爱,称该店的佳肴珍馐“堪称一绝”。
包间
永和厅(二楼最大的餐厅)
本厅是永和园酒楼最大的一个餐厅,取名“永和”,寓意永远和气生财,宾客有进店如到家之感。本餐厅是朋友相聚、会议接待、喜庆宴席的理想之所。
可同时容纳120人同时就餐,以零点为主,可承接婚宴、生日宴、寿宴、公司聚餐
雪园宫(二楼四包间)
永和园酒楼的前身是秦淮古溪畔颇负盛名的一家老茶馆,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清末的“雪园”茶馆。为秉承百年老字号的风味特色,发扬“雪园”的优良传统,本餐厅特命名为“雪园”。
四桌在一起的包间,可容纳48人同时就餐
风味堂 (二楼收款台旁)
本厅是专供秦淮风味小吃的餐厅。经过多年的努力,永和园酒楼已形成独具秦淮传统特色的饮食集中地。因其工艺精细,造型美观、选料考究、风味独特而著称。秦淮风味小吃的主要特征为:咸甜相宜,诸味结合。荤素适宜,干稀搭配。老少皆宜,应时更新。由于秦淮小吃品种繁多,制作技艺各异,因此具有鲜、香、嫰、烂、脆、酥等不同口感。欢迎品尝。文星殿(三楼最大、最高的餐厅)
本厅为纪念中国近代两位文坛巨星—朱自清、俞平伯而命名。1923年仲夏之夜,著名文人朱自清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在永和园品尝了 秦淮小吃名点“鸡汁煮干丝”、“蟹壳黄烧饼”后,一时兴起,相约同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做文,各表心迹,这两篇同一题目的文章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可谓白话美文之佳作,因此传为佳话。
此包间是本店最大,最豪华包间,可容纳20人同时就餐
及第阁(三楼大的两桌包间)
“三元及第”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指乡试、会试、殿试皆得第一的考生。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及第就是高中的意思,就是喜讯送到你家。当然,如果有人认为“及第”还有再添一个小弟弟的意思,也是可以的。祝愿在本餐厅用餐后,事业及第、仕途及第、财运及第、子女学业及第,一帆风顺、好运连连。
两桌在一起的包间,可容纳24人同时就餐
文德轩(三楼侧面的单桌包间)
本厅名取自南京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据说每年农历11月15日夜,立于文德桥中央俯视,能看到河水中左右各映半边月亮。这一天下奇景,可与西湖“三潭印月”相媲美。唐代大诗人李白酷爱明月。有一年农历11月15日的夜晚,他来文德桥附近酒楼饮酒赋诗,只见皓月当空,银辉泻地,便趁着酒兴上文德桥观景。突然,他发现月亮掉在水里,便醉意朦胧地跳下桥去,欣然张开双臂捞月,水中月亮被剖成了两半。从此,每年那天的夜晚,人们都争相来文德桥观赏半边月,萌生着秦淮夜谈中许多栩栩如生的佳话。
可容纳10人同时就餐
文枢居(三楼侧面的两桌包间)
本厅因“天下文枢坊”而得名。文枢坊是步入夫子庙大成殿的第一道门,实际上是仿曲阜孔庙的“金声玉振”坊之制。棂星门与文枢坊三门户相对,这是过去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中间高门坊是皇帝幸临的御道,左右为郡亲王出入,非一般官员臣民所能通行。
两桌在一起的包间,可容纳24人同时就餐
风月苑(三楼南边的单桌包间)
在众多的南京人和外地人心目中,秦淮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她是古城金陵的起源,又是南京文化的摇蓝。夫子庙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游客云集之所。
可容纳16人同时就餐
名人渊源
历史名人与永和园
永和园在其发展历史上,还与多位名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朱自清最爱永和园烧饼
熟悉永和园的“老南京”都知道,秦淮八绝之中就有永和园的鸡汁干丝和蟹壳黄烧饼,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两样吃食竟然还成就了中国散文双璧《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923年8月的黄昏,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俞平伯同游秦淮河,因为喜爱永和园的茶点,他俩在游览前不忘到雪园(永和园)吃小吃,“在茶店里吃了一盘豆腐干丝,两个烧饼之后,以歪歪的脚步踅上夫子庙前停泊着的画舫,就懒洋洋躺到藤椅上去了。好郁蒸的江南,傍晚也还是热的……”俞平伯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提及的豆腐干丝和烧饼,正出自雪园。
朱自清对于永和园的烧饼更是念念不忘,三年后他还深情地说,“我倒是觉得芝麻烧饼好,一种长圆的,刚出烧,既香、且酥、又白……”把永和园的烧饼描绘得惟妙惟肖。
侯宝林表演“武松打虎”
上世纪五十年代,梅兰芳带着家人来到永和园茶社,品尝向往已久的风味小吃,食客们很快认出这位京剧大师,一传十、十传百,店堂内外很快挤满热情的顾客和戏迷。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天,曲艺表演艺术家侯宝林慕名来到永和园,刚跨进门就被茶客们认了出来,“来一段!来一段!”店堂里顿时“沸腾”起来,被南京人热情所感染的侯宝林即兴在店堂里说了一段《武松打虎》,赢得满堂喝彩。
所获荣誉
2023年9月28日,《商务部等5部门关于公布中华老字号复核结果的通知》公布,永和园品牌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1 11:55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