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盐场
古代温州的盐场
据史料可知,永嘉盐场不仅是温州最早的盐场,也是全国古代重要的盐场之一,对温州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如今的温州市龙湾区永中一带俗称永强,便是从永嘉盐场、永嘉场等名称沿革而来。
据《唐书·食货志》载:“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监院。”“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变盐法,……刘宴上盐法……置永嘉等十监。”这说明由于屏山襟海的地域优势,在唐代永嘉盐场就已成为全国十大盐场之一。另据《温州市志》卷三十六《盐业》载:“宋大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设密鹦(今属玉环县)、永嘉等盐场。”至宋代,形成永嘉、玉环、乐清、瑞安、平阳五大盐区,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王光蕴《万历温州府志》卷五《食货·盐课》道:“旧额(指弘治间,1488-1505)办盐6745引(每引400斤)331斤(合1349吨),每丁分与沙坦一亩,仍官给铁锅牢盘一口及山、荡樵采,以资耕煎。”此外,官府对成品按每引给工本米一石(50斤)的标准予以收购,同时免除灶户各种杂役,刺激了盐业生产。王叔果在《英桥王氏族谱》中写道:“邑之里一至五都,居氓鳞比为灶,而办盐业丁数独位于他场……沙坦延袤数百里。”可以想象,明朝永嘉盐场鼎盛时是何等的繁华。
新中国成立后,永嘉盐场再度焕发青春。1958年,称国社合营永强盐场,1962年体制改革后称永强盐务管理所,专门负责永强地区的盐务收购和对盐民的技术指导。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因流“滩晒”的普遍采用,盐场面积大幅增加,最多时有盐滩3000多亩,从事晒盐的盐民2000多人,海盐年产量达7000多吨,永强盐务管理所收购的本地盐当时达到一个高峰,在那以后逐年下降。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能深切感受到永强盐场昔日的盛况,可在今天永强的滩涂上,已找不到盐场点滴的影子。原先南至永强与瑞安梅头(现龙湾区海城街道)交界处,北至永强机场大片大片的“盐坦”,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的滨海园区;东海大堤内七间二层楼房和九间房大仓库的原永强盐务所,毁于1994年17号超强台风,今已荡然无存;永兴街道萼芳村原盐官衙门(明朝盐官办公用所)的遗址,现改建为菜场和超市;据说过去建有许多卤池和盐灶的七三村“盐灶路”,曾是盐民烧盐的集中地,现也只徒具虚名。笔者驱车在“永嘉盐场”的大地上行驶,却找不到它的“丝毫痕迹”,有时简直让人怀疑永嘉盐场的存在,这更让接受采访的几位盐场老工作人员唏嘘不已。
关停 是强台风惹的祸
提起永强盐场的关停,1988年调任瓯海区永强盐务管理所所长,亲历盐场关停过程的陈玉栋称是“强台风惹的祸”。确实,1994年8月21日第17号超强台风袭击永强,使永强沿海24公里堤塘全线崩溃,沿海村庄全部被淹。永强受灾村庄170个,受淹人口26.3万人、死亡175人,农田受淹14万亩,晚稻绝收5.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7.02亿元。这场让人记忆深沉的超强台风,使永强盐场的“盐坦”全部受淹,淤泥满积,无法修复,只得关停。现已71岁高龄的陈玉栋老人透露:其实1993年的几次台风已严重影响盐场,使盐场处于半停产状态,自己当时也曾打报告给政府部门要求关停,只是未被批准。1994年9月,瓯海区永强盐务管理所经批准撤销,其工作人员并入瓯海区围垦指挥部,标志着延续1000多年的“永嘉盐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永强盐场的关停,曾任盐场会计长达23年的陈继棣认为除了超强台风外,永强盐场生产条件差,海水浓度低,降雨量偏高,使得永强盐场的盐质量难以提高,加上其劳动生产率低,盐场面积小,盐民收入低,一直形成不了规模优势,这些也是导致永强盐场关停的原因。因此也可以说是永强盐场自身原因造成的关停。
古语说“天下之赋,盐利居半。”盐税是历代政府的重要财源,是国家的“专卖商品”和“特种行业”。虽已退休却仍在龙湾区永兴街道发挥余热的陈继棣给我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当时成盐收购价每百斤仅为2元多,食盐销售价却高达每百斤10元左右,其中的差价7元多作为国税纳入国库,那自然是不菲的收入。可见政府当时作出的关停决定,是不得已而为之。
采访中,回忆永强盐场的辉煌历史,两位老盐务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谈到盐场关停的感受,他们的目光顿时黯淡了许多。陈玉栋老人激动地说:“那怎是一个心痛了得。我们很多工作人员、盐民是与盐场共同成长的,当时大家都把盐场当宝贝疙瘩似的。每年7月至10月盐务忙时,我们吃住都在盐场,忙于催盐民缴盐、收购成盐、统计上报等,根本无暇顾及家里,可大家并无怨言。我们永强盐场因历史悠久,任务完成得好,经常受省里表扬。我就在全省表彰大会上领过几次奖呢!”
晒盐 人们永恒的记忆
在永强,50岁以上的很多农民都晒过盐。1962年永强盐场体制改革时,盐场承包给大队,是每个大队的主要副业。笔者走访多处“老人文化娱乐中心”时,一提起永强盐场,老人们津津乐道,大多数老人均称自己晒过盐,对于晒盐的工序如数家珍。
永嘉盐场的“盐坦”就建在永强大片滩涂上,一个个长方形的“格子”,用条石砌成或滩泥筑成,面积常在100~120平方米,像一块块明亮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如洗的碧空。早先的“盐坦”结晶区用“缸爿”铺就,像一块块亮丽的硕大龟甲,间杂其中,后改用特制黑色塑料薄膜作底,黑色塑料薄膜吸光能力强,蒸发量高,下雨时又可覆盖,一举两得。
盐最早都是手工生产的,作为海盐生产的一种原始方式——晒盐,这种手工方式一直流传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前后,永强盐场采用的都是“灰晒”,因“灰晒”消耗体力大却产量低,1965年在天河公社五三大队和海滨公社康一大队近100亩“盐坦”上试点“流滩晒”,上世纪70年代起“流滩晒”得到普遍推广,永强盐场的绝大部分“盐坦”改建后均采用此种方式晒盐。
“灰晒”是一种传统的晒盐方式,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采用的原料一般为草灰,将一堆堆的草灰置于“盐坦”上,待扬水10分钟左右,扒开草灰,晒至太阳下山,再把草灰扫拢成堆。如此重复,几天后就可将换下来的草灰移至卤池,用海水淋洗,再把淋洗下来的卤水(含盐浓度20%左右)挑至结晶区,七八月时大致晒一天即可成盐。
后来采用的“流滩晒”,相比较就轻松多了。一支“流滩”分成蒸发区和结晶区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面积比例一般为9:1,蒸发区又划为8~9格,每格之间依次落差8厘米~10厘米。在第六、第七格和第七、第八格之间往往还建有卤池,备有盖子,以防下雨之用。海水从储水池中引入后,经过蒸发区几天的“滩晒”后,自然就流到了结晶区,成了浓度高达20%左右的卤水。“流滩晒”改革了传统晒盐方式,体力消耗明显降低,受到了盐民的欢迎。
“打花”是晒盐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结晶区卤水晒至中午,水面上往往漂浮着一簇簇白花花的结晶物,像一朵朵盛开的蒲公英,这就是开始成形的盐花。“不能让这些盐花过早地结晶,可用木制的盐耙或扫帚丝为工具打散它们,这样格子里的蒸发才能均匀,盐的水分也就会少些。‘打花’是为了提高产量。”陈继棣如是说。
每年的秋季天气好,是产盐的黄金时节。晒过盐的农民回忆着过去的经历说:“每天清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我们就已起床,按照天气状况,放卤水进结晶区,放储水池中的海水进蒸发区,下午还要及时‘打花’,及时将成盐扫拢,送缴盐务所,那可辛苦兮辛苦呢。”对他们来说,最幸福的莫过于将完成收缴任务之后的成盐挑回家食用,“白花花的都是盐,看着心里就乐,200多斤的担子一点也不觉得重,说说笑笑间就到家了。”很多盐民都说自己有这样的挑盐经历。
“是啊,那时在广阔的永强滩涂上,一格格盐坦紧挨着,如梯田,如明镜,如宝石,温暖着盐民的心田。那时只盐务管理所有一部电话,有事情通知各大队都要骑自行车转上半天。每天下午四五点,小船载着盐,板车推着盐,盐民挑着盐,盐务所仓库门前挤得人都转不过身来,虽忙碌辛苦可又多么令人兴奋啊!”陈继棣掐灭了香烟,又叹息着说:“可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人了解晒盐,又有多少人知道永嘉盐场的这段历史呢?”
永嘉盐场的辉煌历史将永远珍藏在人们的记忆中,历史也将记录这段美好的记忆。
晒盐,永嘉场的晒盐历史,却难寻文字记录。
晒盐文化,一段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历史。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4 18:09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