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垣陵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垣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林皋镇赵家窑村东约400米处,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晋朝时期的古遗址。
历史沿革
前赵光初五年(322年),刘曜于粟邑(今白水县)营建其父及妻羊氏陵墓,用工六万人,用时百日,耗资“至以亿计”,大臣游子远上疏谏阻,不予采纳。后派将军刘岳等率兵一万人,迎其父丧于太原,葬永垣陵。刘曜在位期间,曾两次整修永垣陵,使陵墓形制更为宏大。
遗址特点
永垣陵是十六国时期前赵王刘耀之父刘渊(刘元海)之墓。刘耀统治关中以后,将他父亲、母亲还有妻子的陵墓从山西的平阳全部迁到白水县林皋镇。永垣陵海拔780~820米,东南距离白水县城约22千米,北距方山约8千米,南距白水河约4千米。覆斗形封土,由于农业生产取土,封土逐渐缩小,呈不规则形状,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50米,高约15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2640平方米。周围没有碑林石塑,庙宇楼阁。沿着一条小道可以登上墓顶,四周是一大片苹果园和苞谷地。
永垣陵在平整土地时,北面封土被切去长约81米、宽约20米、高约3米,东面封土被切去长约96米、宽约10米、高约2米,陵东南面封土被取走约1500方,附近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民墓冢数座。陵顶部偏南因取土成凹状。永垣陵尽管保存不完整,但比起同时期的其他陵冢,其保存状况与现存规模已属较好。
历史文化
墓主人
永垣陵是十六国时期前赵王刘耀之父刘渊(刘元海)之墓。据历史记载,刘耀统治关中以后,将他父亲、母亲还有妻子的陵墓从山西的平阳全部迁到白水县林皋镇。《晋书》载:“刘元海、新兴匈奴人,冒顿之后也,曾封卢奴伯。刘曜袭前汉帝位后改国号为赵,迁葬其父,葬制依天子,称号永垣陵”。
研究价值
永垣陵为中国历史时间较短的十六国前赵皇陵之一,保存基本完好。该陵为研究十六国史、少数民族历史、民族融合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前赵(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制度、丧葬习俗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永垣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永垣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林皋镇赵家窑村东约400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永垣陵,路程约19.9千米,用时约29分钟。
参考资料
「陕西文物览」永垣陵.百家号——二三里资讯西安.
陕西帝王陵.陕西省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8 21: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