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石桥,位于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街道永安村,始建于清崇德六年(1641年)。
永安石桥是沈阳市现有比较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桥。桥为三孔砖拱石桥,内部砌砖,桥面条石铺砌。桥身全长37米,外宽14.5米,路面宽8.9米,两端各宽12米。桥的两端各有一对雌雄对望的大石狮。桥两侧各立19根栏柱。端柱外置抱鼓石,抱鼓石外置小狮子。下铺地幅石。桥下有三孔,中孔拱径3.73米,两边二孔拱径3.43米。拱矢高度为1.83米,为半圆无铰等截面圆弧拱,拱券是双层石砖用白灰浆砌成,外沿浮雕二龙戏珠,北面有二龙探首,南面有二龙翘尾,宛若龙身搭在桥下,呈二龙驮桥之势。桥东西向,西偏北30度,原橫跨蒲河之上。后因河道变迁,蒲河在桥北50米处折向西北,已不流过桥下,现桥下只有一小溪流。
在永安石桥的东头立有一块石碑,正面刻着“宽温仁圣皇帝敕建永安桥”的碑文,石碑的背面还刻写着催工、督工等官员的姓名,以及“石匠任朝贵”等字样。鼓面上雕刻着飞鸟、走兽和花卉等图案,石栏板上的花纹为柿蒂的形状。
桥东路南,有一方用汉、满、蒙三种文字阴刻的高大石碑,记载者此桥建造的始末和工程师任朝贵的名字。它与《盛京通志》记载相印证:“永安桥,本朝崇德六年敕建。初,我太祖始定沈阳,以西路道途沮如,命修迭道百20里。太宗时,复建此桥,以便行旅”。自清初以来,由于经由水安石桥从盛京去山海关和北京的大道,俗称为“御路”,所以太宗敕建的永安石桥,或俗称为“御桥”。清乾隆时满族诗人善聪在《永安桥上新月》一诗中写道:“寒月初三夜,归人第一程。石桥寻古迹,茅店数村更”。至今永安石桥历经三百多年的风雨沐浴,不仅是一处典型的古代交通建筑实例,而且是沈城具有特点的风景名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