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作品
《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作的一篇杂记小品。
作品原文
永州法华寺1新作西亭记
法华寺居永州,地最高。有僧曰觉照,照居寺西庑2下。庑之外3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4。然而薪蒸5篠荡6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7,必将有见8焉。照谓余曰:“是其下9有陂池10芙蕖11,申12以湘水之流,众山之会,果去是,其见远矣。”遂命仆人持刀斧,群而剪焉13。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焉茫焉14,天为之益高,地为之加辟15;丘陵山谷之峻,江湖池泽之大,咸若有而增广之16者。夫其地之奇,必以遗乎后17,不可旷18也。余时谪为州司马,官外乎常员19,而心得无事。乃取官之禄秩20,以为其亭,其高且广,盖方丈者二焉。
或21议照之居于斯22,而不早为是也。余谓昔之上人23者,不起宴坐24,足以观于空25色26之实,而游乎物之终始。其照27也逾寂,其觉28也逾有。然则向之碍29之者为果碍耶?今之辟30之者为果辟耶?彼31所谓觉而照者,吾讵32知其不由是道33也?岂若吾族之挈挈34于通塞有无之方以自挟35耶?或曰:然则宜书之36。乃书于石。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在永州的寺院之中,法华寺所处地势最高。有个和尚法号叫觉照,居住在法华寺西边的走廊下面。走廊外面生长着几万棵茂密的大竹子,竹林外是陡峭险峻的山崖。但这里灌木丛生,杂草遍地、杂乱闭塞。按照我的意见,如果能清除掉这些灌木杂草,视野就更加开阔旷远了。觉照对我说:“这个地方下面的池塘内长有荷花、如果能把湘江之水导引过来,就能看见那连绵起伏的远山了。如果把这些灌木杂草清除干净,视野就非常开阔了。”我于是就让仆人拿着刀斧之类的工具,众人合力清除了那些灌木和杂草。那些丛生的灌木杂草清除之后,万般美景都呈现在眼前,空旷辽阔,仿佛天更高远地更开阔了,丘陵、山谷、江河、湖泽之大,都好像变得更加险峻和宽阔了。这块土地是如此的神奇,一定要把它留给后人,不能让它荒废掉。我这时被贬为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官职有别于一般的官吏,并且没有那么多烦心事。于是拿出做官的俸禄,在这里建起一座亭子,亭子的面积大概有两丈见方。又对觉照一直住在这里,却不早点做这件事,感觉到很奇怪。
我听说过去那些品德高尚的僧人,整日在禅房静坐不动,却足以领悟佛教空与色的真谛,洞悉万事万物之间消长的过程。他们观察外界事物时,心中更能坚守孤独与寂寞;他们领悟佛教的真谛时,心中更加充实与坦然。既然这样,那么前面提到的阻碍我们视线的东西是真的障碍吗?现在开辟出来的情景又是真的景象吗?那些所谓的因觉悟而观察外界事物的人,我又怎能知道他们不是通过这种方法才领悟(佛教的真谛)呢?怎能像我们这种人一样,经常为道路的通畅或阻塞,以及执着于有或是无之类的事情而孤独寂寞,成为自己心中的障碍呢?有人说:既然这样,应该把这种想法记录下来。于是我就把它写到石头上。
创作背景
西亭建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柳宗元在征得法华寺当家的和尚石门长老的同意后,亲自设计,指挥施工,在寺的最高处修建了西亭。《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是柳宗元为西亭建成而作的作品。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首句指出法华寺的地势在永州是最高的。正因为此,才可能发现西山之怪特。作者借住持僧觉照之口,抒写自己的观点。“有僧曰觉照,照居寺西庑下。庑之外有大竹数万,又其外山形下绝。然而薪蒸篠荡蒙杂拥蔽,吾意伐而除之,必将有见焉”,以上几句文字十分简约,把寺外的山色描绘得非常生动。尤其是“大竹数万”句,气势磅礴,不同凡响。下面借觉照的话,侧面描绘了山下的景物。“是其下有陂池芙蕖,申以湘水之流,众山之会,果去是,其见远矣”,这里的“果去是,其见远矣”语义双关,字面上是指眼前的景物,实际上包含了更深的意思,在文章第二段作者进行了阐述。接下来写除掉杂树乱竹后的景色,别有一番情趣:”丛莽下颓,万类皆出,旷焉茫焉,天为之益高,地为之加辟;丘陵山谷之峻,江湖池泽之大,咸若有而增广之者”,下面插进一句议论,一方面表明自己“与民同乐”的为政之道,同时也用以领起下文。作者主张,大凡一处地方的奇特风景,一定要留给后人,不能让它荒废下去。由此自然引出作者修建西亭的缘故。
文章第二段着重议论。作者首先借别人之口提出问题:有的人对于觉照住在这里,却不早进行这项工作提出异议,然后作者自答道:我认为过去那些高僧,不必到此饮宴,就足以观察到“空色”的真谛,而神游于万物的始终。他的明察超过了空间;他的悟知超过了现实。这里的“空色”、“寂”、“有”均为佛教用语。“空色”即“色空”、“色即是空”的省语,佛教谓有形之万物为色,而万物为因缘所生,本非实有。“寂”,为“寂然界”的省语,指佛教大乘、小乘经典谓证悟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即免除一切烦恼和具备一切清净功德的涅槃境界。 “有”,为“有顶天”的省语,原指色界天的第四处,本色究竟天,由于它在有形世界之最上,故名之。柳宗元在此记中把龙兴寺僧人觉照的名字,巧妙地嵌入文中,以暗示觉照与“昔之上人”同属一类高僧,同样可以达到“不起宴坐”,即足以观于“空色之空”的修养境界。
作者上述的一番议论,近乎谈禅,接下去,作者笔锋一转,一连提出了四个设问:然而过去挡住人们眼睛的果真是障碍吗?现在开阔了视野果真是豁然开朗吗?那所谓先知先觉洞察一切,我怎么知道他不是由此而产生的?哪里像我们这类人终日耿耿是如何变无为有,以此束缚自己呢?有人说:应该把它记下来。我于是写在石头上。这一段议论,前半部分结论明晰,后半部分只设问未作答,但是结论也应该是不言自喻的。全段议论,寓意很深,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于游山玩水中在思索人生的重大课题,探求冲破世俗狭隘见解的道路,力求从苦闷抑郁中解脱出来,超脱现实,开始新的人生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作者是以觉照自况。觉者,觉醒也;照者,明察也。
柳宗元面对有形的山川景观,转入“万类出焉”的新境界;无形的心情上,则经由“觉”与“照”的途径,改换心情由郁塞到通辟。在写作方法上,具备双关照应、虚实兼写的绝佳格局。
名家点评
明代散文家茅坤:旷达。
清代文学家孙琮:《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的妙处,全在前后二段写得出色。前幅欲记辟地,先虚写一段自己与觉照商于辟地,作一影照;后幅只就觉照,生出一番旷达议论,说得空空洞洞,不着一毫色相。于是读其前幅,真如风雨欲来,陵谷变色;读其后幅,又如天空云洗,万里澄清。
清代学者何焯:“其照也逾寂,其觉也逾有”二句,从觉照起论,却似收不转。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3年),字子厚,生于西安,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迁蓝田尉,拜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贬永州司马,再贬柳州刺史,死于任所,世又称“柳柳州”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0:38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