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
永康市旅游国家4A级景区
方岩位于永康市城东25公里处,以山岩奇特,风景秀丽而闻名遐迩,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山体平地拔起,四面如削,直耸云天,峻险非凡,远望如城堡方山,故名方岩,山高384米。自宋以来,游人络绎不绝,是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简介
从方岩的南麓拾级而上,行至山腰,有一依山而筑的楼阁,名为罗汉洞。相传方岩开山祖师“正德禅师”最初在此修行。洞旁有蛟龙泉,泉水清澄,人称方岩“虎跑泉”。从罗汉洞往上,坡陡如梯,称“百步峻”,峻上建有步云亭,亭虽小却甚精致,额有“名山活佛”。自步云亭而上为“飞桥”,是一条在峭壁上凿洞垒石修成的栈道,全长约50米,内傍削壁,外临深涧,异常险峻。再盘曲而上,约历六七转,则见嵯峨巨石,豁然中开,建阁其上,俗呼“天门”,其势森严雄伟,蔚为壮观。阁中有一楹联曰:“天生奇境窥大地,门设雄关瞰山河”。登上天门,依栏凭眺,群山起伏、云雾缥缈,令人顿生飘然升天之感。跨进天门,山势平缓,石径坦荡,两旁商贩云集,人称“天街”,不远即至广慈寺。据载,广慈寺原名大悲寺,初建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为广慈寺。建筑宏伟壮丽,分前、中、后三殿,后殿又名“屏凤阁”。寺内有胡公殿,祀北宋兵部侍郎胡则,胡字子正,永康人,尝向仁宗皇帝奏免衢、婺两州身丁钱,百姓感德,故立庙纪念,香火颇旺。山顶尚有读书堂、听泉楼、千人坑、金鼓洞、龟雀亭、“眼睛睁”等胜迹。
方岩以北有寿山,从方岩旋回天门而下,过步云亭往右,沿曲折山径,一路可见到“惊马奔驰”、“小和尚听经”及神鼓佛钟等各种景观,边走边观赏。使人陶醉。寿山又名五老峰,为五重奇峰所依偎环抱的深谷,峰岩如削,绝壁千丈。东南一峰突兀为鸡鸣峰,再往前一点是覆釜峰,其西峰妩美叫桃花峰,北面一峰上有瀑布直泻称瀑布峰,与其相连的是固厚峰。其下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石洞,最大的可容千人。依洞傍山,筑有各式楼台殿阁、别致奇巧、匠心独具。有寿山寺、丽泽祠、三贤堂、学易斋和五峰书院等遗址。宋代著名学者朱熹、陈亮、吕东莱和明代应石门、程方峰、程松溪等曾在此讲学。朱熹在”重楼”摩崖亲笔丹书的“兜率台”三字,至今依稀可辨。
飞桥和天门
飞桥西凭危崖,东临深壑,盘亘虚空,迂曲有致。从山脚仰视,飞桥犹如仙女的飘带,七折八旋,随风飘拂。置身飞桥之上,或信步漫游,或凭栏俯仰,头上白云悠悠,脚下丘壑映绿,登临此境,每有尘襟爽爽然,飘然欲仙之感。
飞桥尽头有巨石豁然中开,南北对峙而成关隘,其上有八角重檐石亭一座,额曰“天门”。亭柱上的楹联原为“天生奇境开宗派,门设雄关护法王”。据说从前亭柱上还有一副楹联:“天门比天高,天高也有门;门开天下见,门里天上人”。着重表现人们征服天险的自豪,虽然对仗欠工,但诙谐俚俗,含意隽永,很值得玩味,可惜于今已不复可见了。
清代诗人沈藻诗云:“绝壁无它径,悬崖只一关。”飞桥和天门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丹霞地貌的雄险诡奇,是当之无愧的方岩山的象征。
广慈寺和胡公祠
广慈寺原名大悲寺,建成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属天台宗国清寺系,是浙东著名古刹之一。
广慈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由大殿、禅房、经楼等组成。大殿分前、中、后三进,坐北朝南,逐进升高,殿与殿之间以天井分隔,以廊庑连结。飞甍画栋,檐牙高啄,气势雄伟,雕饰绮丽。清代应杰人《游方岩记》称:“至其规模之大,就余足迹所及,甬之阿育王、与夫天目、普陀而外,实罕见。”前殿以弥勒为主佛;中殿主祀观音;后殿为大雄宝殿,如来佛居中,两旁各有近人创作的9尊罗汉塑像。这些罗汉个性鲜明,风采独具,虽然是佛,简直可以作为普通的人物雕塑不欣赏。
广慈寺虽是一方名刹,但绝大多数善男信女所以不远百里千里朝山进香,主要是为了瞻拜胡公祠里的胡公大帝。
胡公大帝不是佛,不是神,而是人。他姓胡名则,字子正,永康胡库村人。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登陈尧叟榜进士,浮沉宦海四十年,为官清正,政绩斐然,晚年还曾奏免衢、婺两州(辖区相当于今之金华市、衢州市)身丁钱。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病逝后,感恩戴德的宗亲乡里就在他出仕前寄读过的广慈寺左侧立祠造像以志纪念。
胡公祠又叫屏风阁,建在被称为狮子咽喉的石洞之中。洞深10、75米,宽18、7米,支木为柱,不施椽瓦。前围照壁,侧通二门。随梁枋上刻回文图案,檐柱马腿刻镂空双龙。东西次间与厢房合缝之梁架上,各有3根长短不等的垂莲柱装饰。殿内居中而坐的是胡则雕像。胡公坐像后原有井,深不可测,曰研井,俗称狮子喉管。
屏风阁的胡公祠是方岩香火最盛处,也是方岩唯一逃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保存完好的古建筑。
毛泽东语录壁
胡公祠前广场西端有一堵似碑非碑的特殊墙壁,高4米,宽6米,上覆黛色小筒瓦,朝东的墙面镶嵌着2米和5米的矩形青石板,上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8个毛体大字——这就是毛泽东论胡公的语录壁,方岩山上一个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的新景点。
1959年8月21日,庐山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同志乘专列返京途经金华,召集部分金华地县委负责人座谈。他对永康县委书记说:“你们那里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是最出名的了!”又说:“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们纪念他罢了。”随后,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呀!”
毛泽东论古旨在喻今。置身语录壁前,默诵毛泽东的谆谆教诲,谁能无动于衷呢?
千人坑
天街尽头的东北角,有一条从岩顶纵贯山麓的直沟,深可百余米,中仅一线,把擎天柱石的方岩山切割为前后两半。这就是附丽着悲壮的历史故事的“千人坑”。上有碑亭可供游人凭吊。
北宋宣和年间,睦州(今浙江淳安)方腊揭竿起义,永康陈二四率众响应,迅速攻占了永康县城。官军狼狈逃窜,遁入方岩,关闭天门,沿途设卡,崖边布石,负隅顽抗。义军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找到了这条直通山顶的垂直石缝,决定缘沟攀登发兵奇袭。他们在夜幕的掩护下架起人梯,脚蹭崖壁,手挽长藤,就在义军即将跃上岩顶之际,被巡逻的官军发现。官军投石放箭,砍藤纵火,疯狂弹压。义军功败垂成,全部坠涧牺牲。后人为表示纪念,遂以“千人坑”名之。
蓬莱仙境十八曲
“十八曲,曲!曲!曲!曲曲琴韵。”这首十字小令连用6个“曲”字,描绘贯穿于十八曲峡谷的弯弯山道,把山路的视觉形象和旋律的听觉形象融合在一起,使游人油然生出许多美妙的遐思绮想。
如果说七弯八拐的山道是十八曲的静脉,那么纵贯峡谷的山泉就是动脉了。洋溢着微型机和活力的山泉穿绿荫,绕芳草,时隐时现,涓涓不断;湍浅滩,洄石壁,或疾或徐,一路欢歌笑语。
每年春夏两季是十八曲烟云活动最频繁的季节。刚才还是天朗气清,风和景明;倏忽之间烟云呼啸而至,似万马奔腾,如涌浪翻卷,直搅得天上地下一片混沌。这种神话的境界,除了“蓬莱仙境”还能用什么来概括呢?
公婆岩
公婆岩,一名石翁山,似一峰高突,若老翁戴纱而得名。石翁之东还有一峰,状如螺髻老妇,传为石翁之妻。《太平御览》云:“山有孤石,望如人坐;其旁又有石如新妇着花履焉,或名新妇岩。”
公岩商达数十丈,矫首挺胸,气宇轩昂。婆岩温柔贤淑,小鸟依人。那么是什么使这对外貌悬殊的乾男坤女结台共坐,朝夕相守呢?他们背倚青天,身傍霄汉,夜承玉露,昼沐金波,尽管“骨肉尽从天地落,肌肤生遭霜雪摧”,但他们那心心相印生死以之的爱情却没有老。相反,经过亿万斯年的净化,这对石翁婆已成为纯洁、高尚、坚贞不渝的夫妻之爱的象征。
方岩庙会
方岩庙会俗称“迎案”,源于祭祀胡公的活动。迎案队伍除胡公神座及其卤簿仪仗外,主要由“技击揭旗”的罗汉班和“衣彩吹唱”的娱神队组成。
罗汉班是庙会活动的主角,所以方岩庙会又称为“迎罗汉”、“打罗汉”。一班罗汉少则四五十人,多则百余人。其表演内容一为“参阵”,通过交叉穿插、搭破龙门、跳里外圈等手段变化队形,布成圆阵、方阵、龙门阵、八卦阵等等;一为演武,诸如打拳、舞棍、舞剑、舞大刀、拆拳、拆棍、对打、竖牌坊等。
娱神队是一种民间文艺游演组织,名为娱神,实在乐众,内容、形式经常变化。其中相沿成俗较受欢迎的有大道具女子群十八蝴蝶、十八狐狸、九串珠和化妆说唱表演十字莲花、讨饭莲花、三十六行、哑口背疯等。
方岩庙会虽以祭祖祷神相号召,实际上却是一种群众性的强身健体、自娱自乐活动。1991年重阳节前后,永康县人民政府举办首届方岩文化庙会暨商品交易会,发掘整理,推陈出新,使庙会文化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弘扬和发展,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十八蝴蝶》、《九狮图》等还二度代表浙江省赴法国巴黎进行表演和文化交流。
五峰书院
五峰书院在五峰景区的寿山石室。南宋乾道八年(1173年)陈亮假此设帐授学,寿山石室声名鹊起,渐成气候。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秋,朱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举行荒政巡历婺州,访陈亮于五峰。优游之余,乃请朱熹主讲席达半月之久,四方学子趋之若鹜,从学同游者常在三四百人,颇极一时之盛。因此,五峰书院尽管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正式建成,其肇始之功非陈亮莫属。清代康雍乾之后,国运日衰,五峰书院逐渐蜕变为祭祀型书院。民国25年(1936年),永康县名胜管理委员会筹资对日趋颓败的五峰书院等进行简单的修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浙江省政府搬迁方岩办公,五峰书院被辟为省主席办公室。解放后,五峰书院受到了较好的保护。1959年以书院为基础兴办永康师范学校。1982年5月,五峰书院由县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1997年8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尔后,旅游局在文物部门的指导下,对统称为五峰书院的石洞建筑群(包括丽泽祠、易学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精心修缮,柱础梁架结构不变,穿斗丁拱不事雕饰,较好地保留了明代建筑的法式和覆崖为顶的石洞建筑风格。
1999年,永康市风景旅游局投资50多万元对书院的陈列内容进行调整充实,创建了以“书院与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展览馆设祭堂、书院历史、书院制度、书院功能(讲堂、刻书坊、藏书楼)、书院与文房四宝、书院与科举制度、五峰书院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中国书院文化展览馆是五峰书院这株古树抽出的新枝,结下的硕果,闯出了一条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充分发挥文物的教育作用的新路,因而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兜率台
五峰石壁颇多摩崖石刻,载诸典籍的就有陈亮书志、朱熹、吕东莱行迹时少章留题字迹等,因年深月久现在已不复可见;惟外洞覆崖上朱熹手写的“兜率台”三个擘窠大字,犹依稀可辨。“兜率”是梵文音译。《法华经》说,一个人只要真正领悟经中所讲的道理,死后就能飞升兜率天,永远脱离人世的种种烦恼。朱熹所以不惮攀岩履险题书覆崖,就是希望学者志存高远,并以此作为着力处,勇猛奋跃,迤逦向上,登上存天理、灭人欲的“兜率天”。
“兜率台”三字每字一米见方,结体严谨,笔划沉稳,笔力遒劲,绵里藏针,不怒而威,可谓字如其人,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青石壁画长卷
五峰书院左侧石壁有一排平均进深不到5公尺的浅洞,剖面绝类神龛,是天赐的展览橱窗。洞壁上镶着20多块大小不等的青石板,依崖就势迤逦展开。全长33公尺,平均高度1、2公尺。壁画以陈亮与永康学派为主题,生动地再现了陈亮可歌可泣的人生历程和在政治上学术上的杰出成就。长卷以陈亮的生平历史为经,以陈亮的爱国精神、哲学思想为纬,脉络分明,重点突出,一气呵成。画面不加边框,每幅画都是独立的,同时又前后关联,只是整个长卷的一个局部。构图采用传统的白描手法,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准确传神,刀工明快有力,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据说这样规模的壁画长卷,国内尚不多见。
团结抗战树
方岩五峰景区寿山坑谷的丽泽泉边,有二株相距仅10来公尺的合抱粗的大泡桐树,枝叶相覆,参天而立,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孪生兄弟,又像两个守卫一方和平的警惕的哨兵。树旁有石碑一方注明为周恩来、黄绍闳手植树。
1939年春,周恩来以国民党中央军委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视察东南抗日前线,在省政府临时驻地方岩五峰与省主席黄绍闳晤面,共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大计。为纪念这次历史性的会见和表示携手合作的诚意,周恩来和黄绍闳挥锹挖土亲手种了二株泡桐。由于人民群众的精心养护,这二株泡桐历60多年的风雨依然生机勃勃,浓荫如盖,成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胜利的象征,过往游人无不肃然起敬。
1996年,这二株泡桐已被林业部公布为“古树名木”。
描写方岩的诗词
七律·登方岩山——庄畅宇
白鸟衔巢横北渚,蜻蜓取径入西风。
山前落叶寒阶瘦,湖面烟波野寺空。
两耳忽闻天上曲,此身乍作月边鸿。
一朝飞下瑶台境,始觉千花万树同。
七律
永康方岩
天造方岩迥不群,桥飞岭挂木穿云。
拾阶绝壁无它径,迂曲空音独自闻。
才是风和恬逸逸,倏间雨涌啸纷纷。
玲珑剔透清灵地,终是蓬莱逊半分。
七绝
方岩
仰看嵯峨人愣呆,飞桥陡步却悠哉;
穿云遥过天门后,一片清幽扑面来。
方岩步云亭
步云亭上步云飞,云绕飞桥雾湿衣;
凭眺江河浑逊色,天街坦荡入帘闱。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0 20:5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