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不如求己
汉语成语
求人不如求己(拼音:qiú rén bù rú qiú j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先秦·计然《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求人不如求己”。
成语典故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认为,君子的品行,射不中靶子时就会回过头来从自身寻找原因。人在遭受挫折或打击时,要首先反躬自问,找出自身存在的原因,然后予以修正和调整。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成为一箭中的的高手。因此孔子在《卫灵公》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其中的“求”,即指要求,也有责怪、怨恨之意。
子路请教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君子时,孔子就递进地讲了三个“修己”,即“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君子境界的每一步提升,都要以修养自身为基础,这是孔子对“求诸己”普遍意义的揭示。基于这种认识,孔子反复强调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种用能力和真本事去谋求职位和名声的主张,是对人间正道的坚持和维护。
成语寓意
生活上,许多人养成依赖的习惯,小孩子依赖父母、妻子依赖丈夫、下属依赖上司,等等。久而久之,依赖已成定性时,就会扼杀了自我的生存本能。若是将视野再放大,人类不都依赖在这社会之中,许多人若没了水、电,或是交通工具,就浑身不自在,因为无法洗澡,无法看电视,无法用电脑,甚至没了车就无法行动,这其实就已经在丧失自我本能了。寻求别人的帮助,解决问题固然可以轻松一些,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别人可能帮你一时,但帮不了你一世。况且,求人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去求人,要知道,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成语运用
“求人不如求己”指请求别人给予帮助,不如自己努力。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孝宗幸天竺,又有观音像,手持数珠。问曰:‘何用?’曰:‘要念观音菩萨。’问:‘自念则甚?’日:‘求人不如求己。”
明·罗懋登《西洋记》八三回:“求人不如求己。钝铁磨成针,只要工夫深。”
清·曹雪芹《红楼梦》七二回:“俗语说,‘求人不如求己’。说不得,姐姐担个不是,暂且把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家伙偷着运出一箱子来,暂押千数两银子支腾过去。”
姚雪垠《李自成》六卷三章:“目前求人不如求己。只要军民上下齐心,不怕死伤,血战杀敌,省城必可保全。”
逸闻趣事
以前,有个秀才,他多次参加科考但从来没有高中,在伤心之余他来到杭州灵隐寺拜访佛印禅师,他说:“敢问佛印禅师,这世间真的有命运吗?”
“有的,有的。”佛印禅师说。
“那么,人们的命运在哪里?又被谁掌控着呢?”秀才追问着。佛印禅师摊开他的手掌,说:“你看自己掌心的这几条掌纹,人的掌纹说明了人一生的运势。如果你把张开的手掌再合拢,会发生什么事?”
“那,那我不是把自己的命运给牢牢握住了吗?”秀才恍然大悟,便说,“原来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啊。
佛印禅师笑着说:“是啊!命运就在你自己手里,求人不如求己,所以,你还有什么可烦恼的吗?”
过了几日,宋孝宗也到灵隐寺去游玩,看到一座观音菩萨的像,手里还拿着一串佛珠。孝宗于是问陪同他的和尚净辉:“她拿佛珠干什么?”
净辉答道:“是为了念《观音经》。”
孝宗又问:“她自己为什么念自己的经文呢?”
净辉答道:“因为求人不如求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0 02:26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