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辞典
1996年11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汉书辞典》是1996年11月仓修良主编的、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辞典类工具书。
成书过程
编写背景
汉书》是一部内容繁富而又理约词丰的典籍,自古即有“《汉书》下酒”之说,又有“不读《汉书》则俗”之论;但由于作者班固好用古字,又喜引诗赋典故,所以,《汉书》又向以难读著称。为之注解者,代有其人。
《汉书》好用古字,加之许多列传又引了大量的诗赋,典故迭出,所以在东汉时,该书刚刚流传,一般士人竟还无人能读通它,只有班昭才能通解,因此大家都向她请教。马融是东汉著名的学者,他都曾经伏于阁下,从昭受读,其难度之大,于此可以想见。不过由于它很符合不断改朝换代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要求,一直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利用,因而从事《汉书》研究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始自汉末,迄乎陈世,为其注解者凡二十五家,至专门受业,遂与《五经》相亚”(《史通·古今正史》)。唐代颜师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书》作了一次全面注释,成为唐代以来长期流行的最完备的注本。清代王先谦又作《汉书补注》,前此沈钦韩还有《汉书疏证》,所有这些,对于阅读《汉书》虽说都不无补益,但毕竟都是专家之学,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编写组受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和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委托,编写了这本《汉书辞典》。
出版工作
1996年,《汉书辞典》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汉书辞典》共收录《汉书》原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民族、职官、著作、天文、历算、音乐、科技、动植物、矿产、器物典制、历史事件、成语典故等方面的专用名词和术语,以及难懂的字、词等,有23800余条。
书籍目录
编写特色
在收词全的基础上,《汉书辞典》又做到释义精确科学,所有词目的解释,都力求简洁确切,明白易懂。
《汉书辞典》的撰写不仅充分吸收了学术界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且更多地反映了作者最新的研究结果,从而使得大量前人从未作出解释的内容知识以及长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解释。有的则根据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纠正了许多以讹传讹的错误。如古代的一些天文历法知识、音乐艺术、动植物、农牧、矿产以及历史典故等等,在《汉书辞典》中收录解释相当详尽。又如许多文献典籍,学术界长期以来都以为失传,这次均从《汉书》中找出并重新作出解释。
《汉书辞典》在编目方面也具有独创性。全书将全部词目按笔画笔顺编成《词目索引》,又将词目首字编成《索引检字》故检索十分方便。特别是在每个词条的释文之后,注明该词目在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原文中所出现的一个页码,便于读者查找该词目的出处,与原文互看。
文化特色
《汉书辞典》封面字体由山东省民族文化学会顾问段先题字。
编写人员
参考资料
汉书辞典.中国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4 05:16
目录
概述
成书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