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探讨了汉墓中的时空隐喻要素以及见诸汉画的神祇与仙谱等,重新解读了“
孔子见老子”图、
武梁祠画像石、徐州元和三年画像石、潘家疃汉墓画像石、济南无影山彩绘陶器、长沙马王堆墓帛画与四重彩棺等大量墓葬考古材料;论证了汉晋时期占支配地位的原始道教思想——“
太阴炼形”,并通过原始道教的神学逻辑建立起一套死者太阴炼形成仙过程的理想模型。
该书以汉墓为切入点,通过传世文献(特别是早期道教经典)与大量考古材料的相互论证,探讨了汉墓中的时空隐喻要素以及见诸汉画的神祇与仙谱,揭示了战国秦汉时期的尸解成仙信仰,梳理了两汉时期的社会信仰变迁。该书开辟了从宗教角度来解读汉墓的新视角,探索汉墓空间结构及墓葬陈设的宗教意义,重申了被人遗忘的神道,揭示了汉画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及其所映射的汉帝国的信仰内核。
该书从信仰与仪式角度切入,视汉墓为汉人、汉帝国理想精神之载体,切实合乎历史与逻辑,探赜索隐汉画之“真”,实现汉画研究的新转向。此外,该书所使用的汉画资料丰富,不少画石、图像颇难寻见,甚至运用了一些“丑陋”和残缺的画像,这也是对汉画研究的一种突破。该书对汉墓图像的认知,使读者在一种近乎荒诞的历史图景中看到了汉儒为世间凡人指出的在人生中谋求不朽的可能性。该书从仪式构造、空间象征、符号逻辑、图像内容入手,揭示了看似光怪陆离的信仰、祭祀现象背后的基础和逻辑。
该书大量原创性知识在严肃的学术氛围下不失趣味性,拓展了大众对科学的接触面:六博图隐喻墓穴为仙人之所;“鸟喙神仙”在汉代作为‘道’的化身被称为“灵鸧”,是老子神化时期的早期形态;“死者”进入墓室经历新的铸炼:在蓬莱服下海神所管神药,于昆仑拜老君、受道书、寻西王母饮玉浆,最终上九天变形成仙的仪轨等等。通过阅读该书,读者能进一步认识到汉画像石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认识到汉画像石并非简单的图形和绘画,而是反映着汉人内心的精神追求,对画像石的研究关系着对汉人内心深处的探索。
姜生,男,1964年6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学、宗教学、科学史的交叉学科研究。在国际学界倡导基于宗教研究的历史理解认知方法。现任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