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画像砖
中国古代建筑壁画用砖
汉代画像砖是指在墓室中构成壁画,或者用在宫室建筑上的砖块。汉代的画像砖有空心砖和方砖两种。
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也有的用在宫室建筑上。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画面的表现形式有浅浮雕、阴刻线条和凸刻线条。其题材可分为画像、文字和花纹等种类,画面内容丰富繁杂,因此,它们不仅是美术作品,记录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物资料,更是古代绘画和雕刻艺术高度结合的珍品,是研究中国雕刻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
空心砖又称圹砖,流行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它是一种大型的长方形陶砖,由于中空,因而易烧、体轻并可防潮,在河南南阳地区出土最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7 11:57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