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沦陷日
1939年6月21日汕头沦陷
1939年6月21日凌晨,日军出动飞机44架次,对当时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通商港口城市汕头进行大规模轰炸。随后,日本海陆部队从海上大举进攻汕头。是日,汕头沦陷。在此之前的两年时间里(1937年9月至1939年6月),日军共空袭汕头地区397批次,出动飞机803架次,投弹789枚,炸死炸伤中国同胞1300多人。
历史背景
汕头自1860年开埠起,逐渐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至20世纪30年代中,汕头已成为广东第二大港,且商业之盛稳居全国第七位。也正因为如此,这座百载商埠很快成了日军侵华的战略目标之一。
侵华日军发行的用以炫耀武力的《支那事变画报》,里面登载了一篇长篇评论《汕头攻略之意义》充分暴露出日寇的阴谋和野心。日本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则这样说:“汕头地区是南洋华侨的主要出生地,这一地区的侨汇额很大,所以又成为滋润中国抗战力量的源泉。”可见日军侵略潮汕的战略意图,就是切断广东乃至整个中国抗战的援助物资和对外经济联系。
为了实施沿海封锁的大战略,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至1939年春,日军陆续攻占了塘沽、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广州、海口等重要港口城市。东南沿海仅剩汕头这一大港口尚未沦陷。
汕头沦陷
广州失守后,汕头成了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港口,补给物资由此经潮(州)韶(关)公路输入内地。1939年6月6日,日军大本营命令第21集团军与海军配合攻占汕头一带要地。9日,该集团军与海军第5舰队确定了具体协同计划。6月21日,日军第104师一部及海军陆战队等共万余人,在海军舰队和航空兵的支援下,于汕头海岸登陆,潮州、汕头地区守军第4战区第9集团军独立第9旅和部分保安部队对登陆日军进行了抵抗。次日,日军占领汕头。
日军攻占汕头时是分4路包抄的。当日军海陆空三军往汕头外海湾集结之时,有一支先头部队已经化装为平民,搭乘民船,于21日凌晨由汉奸引路,悄然抵达了新津河口。陈郴说:“在河口这个地方,中国守军就问说你们三更半夜要去做什么。一个汉奸他就说我们这些是澄海的难民,要回澄海,因为白天日军飞机轰炸,所以日间不敢走,所以采取晚上走。结果守军上去检查后,又没武器又没穿军装的,以为他们真是难民,就放行了。”没想到这艘运载日军先头部队的民船,一路朔溪而上,一直开到汕头、澄海、潮安交界水域的旦家园,并悄悄登岸、就地休息。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批日军是在等待飞机空投武器装备。
另一方面,21日凌晨大约1点,日军的主力部队——步兵炮兵3000余人,已分乘30余艘舰艇,在战机护航之下抵达汕头港外的德州水道,随后抢占了妈屿。陈郴说,本来妈屿口那个地方中国军队是有布雷的,日军事先买通了水雷队长,剪掉电线,所以也是长驱直入,占领了妈屿岛,以妈屿岛为跳板,经过四基围,再次登陆。根据日军出版的《支那事变画报》和其他史料,陈郴在10多年前就实地考证过日军登陆汕头的路线:当日,日军在妈屿岛站稳脚跟后,将主力部队分成多路包抄汕头市区。一路派出水上飞机和三艘战舰迅速冲入汕头内港,停泊在海关前,作为水面掩护。一路再次进入新津河口去支援先头部队,分别在内外充公、下蓬两个方向登陆后,向北面攻占庵埠梅溪乡,以拦截国军从潮州方向来的援兵;同时从北面和东面向汕头外围的陈厝合、金砂乡推进合围。
与此同时,有大约200多人的日军小部队,也乘船扑向汕头市区隔海相望的礐石、达濠一带。其中一支小队强掳渔民带路,在东湖乡的湖口沙滩登陆,乘着夜色摸进了东湖乡。但摸进达濠东湖乡的一小队日军由于无能跨越东湖岭,只能调头向北,沿着现今汕职院后山的小道,串到葛洲、澳头,在礐石一带与其余日军汇合,在礐石也与守军发生了激烈枪战。6月22日凌晨,日军最终占领了整个汕头市。日军攻占汕头之后,在不到10日间又陆续攻陷潮安、澄海两座县城,从而也切断了汕头经潮州,往临时省政府所在地——韶关的潮韶公路。从此东南沿海的对外通道几乎被日寇封锁。
潮汕军民的抗日活动
根据现今解密的史料来看,日军大本营把这次登陆攻占潮汕地区的军事行动起名为“J作战”。主力由第104师团的第132旅团担任,配属独步76大队、两个山炮兵大队、两个工兵大队、1个轻装甲车小队及1个渡河材料中队。还调集了40多架飞机和30多艘各式舰艇的配合,兵力估算约3000人。而汕头守军的兵力,包括正规军独九旅其中一个团的力量,加上广东保安团一个团以及两三百名警察,满打满算人数仅有日军的三分之一。不过,在生死关头,不少驻汕官兵包括许多民众还是展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日寇串入新津河之初,广东保安第5团的第一营和第三营就分别在庵埠的梅溪,澄海的新港、汕头外围的飞机场、陈厝合一带节节抵抗。当主战场渐渐移到金砂乡时,第三营营长李平亲率队伍与日寇进行激烈巷战。在汕头的另一侧,独九旅626团某连与汕头的警察,以及100多名自卫团队员,扼守在崎碌尾的石炮台狙击敌军,直至午后石炮台失守,他们又沿海边的外马路节节抵抗。驻汕头海关的5名警察,竟然抵御近百名日军进攻近一小时之久,最后全部壮烈殉国。就在汕头激战的同时,日军已经绕到汕头北部,攻入了庵埠的梅溪乡,拦截从潮州南下的国军援军。6月21日当日,驻庵埠的广东保安5团一部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而后撤。日军很快占据了梅溪乡和现今庵埠水厂一带,进驻赐茶庵。23日夜,独九旅626团三营七连连长李健夫又率队反攻,全歼赐茶庵内敌兵11人。可惜李健夫在随后的战斗中殉国。
当时的韩江纵队、青抗会、西胪自卫队等都十分活跃,积极杀敌,在汕头沦陷的6年多里一直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充分显示了潮汕人民高昂的爱国热情。
受降处遗址
1945年9月28日,是一个令潮汕人民铭记于心的历史时刻:这一天,以潮汕为中心的粤东地区和以曲江(韶关)为中心的粤北地区战败日军在汕头签署了投降书。
作为当年日军投降最直接的见证,“汕头受降处”而今依然矗立在外马路131号。这是全国仅存4个受降处遗址之一,很多路过的市民并不知道这栋外观寻常的建筑,隐藏着一段值得潮汕人民铭记于心的历史。
外马路131号这处建筑物始建于1894年,最早曾是洋行商会的“国际俱乐部”,二楼可放映电影,楼后有一露天舞池,是过去上流社会的娱乐场所;1939年汕头沦陷时曾为日本东亚会馆,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作为多个机关单位的办公场所,当时已经改变了内部格局。2011年7月,该楼移交给某宗教团体管理使用。
国内曾经设立的15个受降处遗址,目前也仅剩下芷江、武汉、广州和汕头4处,除汕头外的其他3处旧址均已是文物保护单位。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2013年,汕头市政协重点提案《关于保护四处建筑,留住汕头三段辉煌历史遗迹的建议》,建议将“汕头受降处”和桂园、红色交通站、忠烈祠等记载了汕头近现代史、革命史脉络的历史建筑加以修缮保护;2014年3月份的汕头“两会”上,民革汕头市委会再次提起关于将外马路131号大楼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2017年省“两会”上,民革广东省委会提交集体提案,建议将外马路131号大楼申报为省级文保单位;2019年又有省政协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提交提案和议案,建议将汕头日军受降处申报为省级文保单位。
参考资料
【本埠】汕头沦陷日:你知道“6.21”的历史吗?.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官方网站.2022-06-21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8 22:16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