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第四中学
广东省汕头市公立中学
汕头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16年,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由创办于1920年的大中中学、创办于1906年的同济中学和创办于1920年的时中中学于1950年合并为联合中学,并于1953年改称为汕头市第四中学。
办学条件
汕头四中于2001年1月被评为汕头市一级学校,是汕头市金平区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现有36个教学班,高中部24个教学班,初中部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70人,教职工142人,拥有一支力量雄厚和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其中高、中级职称的教师占80%,全校教师学历达标率99%。南粤优秀教师1人,省、市、区级优秀教师共65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南粤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13人。 学校占地面积12157㎡,建筑面积15301.96㎡,绿化覆盖率80%以上。学校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教师多媒体制作室及各学科实验室、专用室。学校体育运动场占地3037㎡,并建有150米塑胶跑道体育场。
学校校史
汕头市第四中学创建于1916年,由上海潮州会馆组织筹建,最初校名为潮州八邑职业学校,首任校长林木卿(原名林国梁)。
1926年春
上海潮州会馆再次出资赞助,另聘英国伦敦大学毕业、曾任苏州东吴大学教授的郭应清硕士接任职校校长,初改校名为汕头私立高级中学,校址设在汕头葱陇。大中中学开办初期,校园环境优美,校舍建筑壮观,有宽敞完善的体育运动场所,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还有郭应清校长不惜重金从各地聘请的德才兼备的名师。郭应清校长亲自讲授英文课,提倡学术自由,在教学上严格要求,对学习成绩优秀,体育运动成绩突出,以及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学费减免。
学校增办初中部成为完全中学,并改名为汕头私立大中中学。改制后的大中中学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运动比赛成绩、学风建设等方面均居于当时汕头市教育界一流水平。由于办学期间学校资金不足,1930年,郭应清校长自己出资两千多银元建造二层楼房一幢作为校舍。1930年,校董会立案,校董由郭子彬、郑耀南两位担任,该校产业至此正式移交上海潮州会馆。会馆议决,“该校每年常费两千元,如若不敷,再加拨补助费。”再次宣布该校校董即会馆董事,“若会馆董事变动,校董也相应变动”。1932年7月,汕头大中中学奉广东省教育厅核准立案。当时的大中“校风淳朴,学校管理严格,学生多内宿。每日有六节正课,早操夜修极为认真,教学质量很好。”后来为了学校未来的发展,1935年,郭校长又向郭元安银庄支取先祖遗产六千银元购置土地扩展学校面积。1935年2月,汕头大中中学奉教育部核准备案。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日机轰炸汕头,大中中学被迫迁校至当时称为“小上海”的潮阳铜盂乡,并借用铜盂公学部分校舍及“明德祠”、“祖祠”、“诚信祠”等祠堂及在新寨建造多个竹蓬教室继续办学。上海沦陷后,旅沪潮汕籍工商界人士自顾不暇,“大中”校董会名存实亡,学校经济来源断绝,办学经费和教职员工薪水全靠郭应清校长从学生学费中筹划。1946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后,大中从铜盂乡迁回汕头原址。此时的校舍已被日本侵略军拆毁,颓垣残瓦,极目凄凉。需要一笔可观的经费修建校舍。为此,郭校长变卖家藏大英百科全书及先祖在汕头市的房地产业,将自己应得的金额全部投入学校,此举使得大中中学能够及时复课。为重建惨遭破坏的校舍,由上海潮州会馆出面募集款项。除上海本地外,也向海外募捐,主要对象为暹罗潮州总商会、新加坡潮州会馆、新加坡潮州同乡会、香港潮州八邑商会、潮州旅港同乡会、暹罗潮州会馆等处。幸承上海及各地潮州会馆、商会慷慨支持,使大中办学得以维持。
1949年10月
汕头解放,汕头市人民政府文教局于1950年春将大中中学及同济中学、时中中学暂时合并为联合中学。组织新校董会,每校各派四人,大中中学暂以教员张君智、校友王抿(汕头军管会秘书)、张明汉(汕头军管会邮电处副处长)及郭应清为校董。并声明如上海潮州会馆经济充裕,力能自办,则该校可从联合中学中分出,仍独立为大中中学。由于上海潮州会馆无法继续提供经费支持办学,校长郭应清于1950年1月办理了移交手续。
1953年8月
经汕头市政府批准,学校改名为汕头市第四中学。 1967年,“文革”期间,曾一度易名为共产主义中学。 1969年12月,恢复原校名汕头市第四中学。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学校恢复了正常秩序,学校规模扩大。当时的第四中学有足球场与植物园,校园面积宽阔,操场绿树成荫。1985年,汕头市政府拓建中山路,学校因修路而被一分为二,校舍只剩下中山路南面的部分,学校面积大大减少。1986年,学校大门从四中巷迁往中山路,在原大操场的位置新建了第一座(B座)教学楼。1988年,第二座(A座)教学楼建成,极大改善了办学条件。1993年初,原旧教学楼被全部拆除,平整为运动场。1998年5月,原本连接A座和B座教学楼的天桥被拆除,在此基础上新建了C座教学楼。1998年暑假,学校运动场改建成塑胶跑道,这是当时汕头市校园中为数不多的塑胶跑道之一。2006年8月,又在B座教学楼的西面连接扩建教学楼,学校的办学规模从原来的30个教学班增加到36个教学班。
2000年4月
汕头市第四中学被评为金园区一级学校。2001年1月,又被评为汕头市一级学校。近二十年来,在吴锡西、郑白鸿、黄远源、李伟雄等校长的带领下,在全体四中人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十年来,汕头市第四中学的高考、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先后出色地完成了“政治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多媒体课件在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中的作用”等大型的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四中人将把“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升华发展力”作为发展思路,把“环境美、校风好、特色浓、质量高、国内一流”作为办学目标,新一代的四中人将继续发扬四中精神,不断厚实学校的内涵,不断创造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1、根据饶宗颐总撰的《潮州志》等记载:汕头私立同济中学,其前身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同济善堂拨款创设的位于镇邦善堂内的“同济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迁入乌桥同济享祠,中间因事停办,民国二年始续办,易名为“同济小学”,校长为蔡怀新。民国三年增办第二小学于外马路联兴里,民国五年裁并第二小学于本校,十五年(1926年)添办初中一班,十八年(1929年)六月奉准立案,称为同济初级中学。十九年附办简易师范班。二十七年(1938年)秋因抗日战争影响,学校停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复办,校址迁往旧公园内街谢厝祠。
2、据萧冠英编撰的《六十年来之岭东纪略》纪《潮州志》等记载:汕头私立时中中学,其前身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二月由汕孔教总会王延康主办的国粹学校,校址在升平路孔教会内,分校设在光华桥脚。后设国、英、算三科,并附设义务夜校。旋改设文学专修科,十六年(1927年)改称为私立时中补习学校。十九年(1930年)七月立案,增设女生部于招商路。抗战期间,初迁潮安登圹乡,再迁登荣乡,又三载移留隍、汤坑,再迁徙揭阳城,又迁徙潮阳峡山溪尾乡。复先后迁回汕。1946年三月立案为私立时中初级中学,校址在葱陇孔庙,校长为杨雪立。
2023年
2023年,汕头市第四中学整体搬迁到长平路18号新校区办学。
实绩荣誉
学校按照“加强德育,注重常规,深化改革,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的工作方针,秉承“团结实干、争创一流”的办学精神,坚持“人本、和谐、精致、幸福”的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在市区面上中学名列前茅,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学校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近十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统一考试先进达标试场,市文明单位,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达标单位,金平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家长学校,省、市、区先进基层团组织等光荣称号。还荣获全省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探索活动第五届评比优秀组织奖;全市和金园区青少年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作品展览均获最佳组织奖;市中小学影评征文比赛优秀单位奖;环境日评比优胜单位奖;依法治校工作也多次获得各级主管部门的表彰。
学校教学质量逐年上升,近十届中考、高考在面上中学均名列前茅。高考实现省线入围人数面上中学七连冠。近十年来,学生有1个集体和7个个人荣获潮汕星河奖,有近500人次学生分别获国、省、市、区各类表彰。教师有300篇论文在国、省、市、区各级获奖或在各类刊物发表,全校教师共撰写论文总结700多篇,读书心得600多篇,自制多媒体课件近300个,其中多个课件在省、市、区获奖;出版教师论文集一集,德育文集三集,个人论著一集。学校先后出色地完成了“政治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中学语文诵读教学试验”、“化学分层教学”、“多媒体课件在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中的作用”等国家级、省立项课题的研究。
百年老校,薪火相传,在新形势下,四中人将秉承学校优良传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再创佳绩,把学校的工作推上新的台阶,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2014年中考,该校继续取得好成绩。参加考试179人,孙炳荣等共33位同学被国家示范高中录取,总分达到省一级普高投档线以上的同学共74人,占41.34%;总分达到市、区一级普高投档线以上的同学共174人,占97.21%。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精神文化
尊大居中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名校友
汕头市第四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九十年的光荣办学历史,使学校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创办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出色人才,有革命烈士、杰出的外交家、学者、教授、社会活动家及爱国侨领。如周礼平(烈士,抗战时期“汕青抗”发起人,韩江纵队第一支队队长兼政委)、柯华(新中国第一任礼宾司司长,曾四任驻外大使,三任外交部司长)、林川(韩江纵队第二支队队长,解放后曾任汕头市市长,广东省教育厅长)、杨遵仪(已故地层古生物学家,资深院士)、萧灼基(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开统(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许学之(香港潮州商会现任会长)、翁绍裘(美国旧金山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张群君(华侨,曾任泰国华侨妇女会主席)、张明汉(军工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李平(轻工业部设计院院长,进出口局局长)、袁似瑶(广西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等。广大校友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地址
地址:汕头市长平路18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9 15:52
目录
概述
办学条件
学校校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