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糠疹,也被称为花斑癣或俗称汗斑,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表浅性皮肤真菌感染。病原菌马拉色菌在大部分人的皮肤上都存在,但花斑糠疹的发病通常由遗传倾向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例如高温潮湿的环境、过多的皮肤油脂分泌和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疾病多发生在前胸、肩背、腋窝等
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冬天病情较轻,夏天病情较重,没有传染性,以青壮年男性为主要患病人群。
病因
本病由马拉色菌感染导致。此外,还受环境、个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发病原因
花斑糠疹的病原菌为马拉色菌,迄今为止已分为14种,以合轴马拉色菌、
糠秕马拉色菌或球形马拉色菌为主。
皮肤表面存在
甘油三酯、
游离脂肪酸,而马拉色菌为嗜脂性酵母,因此几乎存在于所有人皮肤表面及毛囊内,是人类和动物皮肤上的常驻菌群。新生儿出生一天后,皮肤表面就能分离出马拉色菌;青壮年皮肤表面马拉色菌增多,在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头皮、面部、躯干上部)密度最高。
马拉色菌属于
条件致病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侵犯皮肤角质层,从而致病。
诱发因素
以下因素可增加花斑糠疹的患病风险:
症状
皮损起初为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发展为片状,表面覆有鳞屑,皮损的颜色与患者肤色、日晒情况有关。偶尔伴有轻微的瘙痒感。
典型症状
青少年及成人的颈、胸、肩、背、上肢近端、腹部等皮脂腺分布多,皮脂分泌旺盛处容易发病;会阴、阴囊、包皮及臀部也可受累;热带地区患者面部及头皮可受累;婴儿常以额、面部首发。
开始是以毛孔为中心、边界清楚的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大至指甲盖大小,呈圆形或类圆形。之后,邻近皮损可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大片状,表面覆有鳞屑。
皮损可为褐色、淡褐色、淡红色、淡黄色或白色,其颜色和患者的肤色、日晒情况有关。浅肤色人群及日晒多的患者皮损多呈深色,深肤色人群及日晒少的患者皮损多呈浅色。
在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出现花斑糠疹时,皮损常发生在前额或面颈部,常为色素减退斑,容易误诊为白癜风。
夏季病情加重,冬季较轻。病程慢性,如不治疗常持续多年。
伴随症状
患者一般没有自觉症状,偶尔有轻度瘙痒。
就医
皮肤上出现大片褐色或不同于其他皮肤颜色的等皮损,应及时就医以明确
病情。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症状,观察皮损的特点,并结合实验室检查来进行诊断。
就医指征
诊断流程
皮肤出现大片皮损,上面覆有鳞屑,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
医生可能会询问以下问题来搜集病史:
接下来,医生会观察皮损的大小、分布范围、颜色等,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
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
真菌学、
伍德灯等检查。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相关检查
医生会采取钝刀刮取或胶带粘贴花斑糠疹患者皮损处的
鳞屑,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弯曲或弧形短菌丝,和(或)成群厚壁圆形或芽生孢子,这是花斑糠疹的特征性表现。
医生会刮取部分皮损的鳞屑,然后接种到含菜籽油或橄榄油的沙堡弱等培养基上培养。若有奶油色酵母样菌落生成,则有助于诊断。
伍德灯是一种滤过
紫外线灯。医师会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通过Wood灯照射患处皮损,皮损呈浅黄色或淡棕色荧光。
鉴别诊断
花斑糠疹与白癜风、单纯糠疹、脂溢性皮炎、玫瑰糠疹的鉴别。
治疗
本病以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如果皮损面积大或单纯外用药疗效不佳,可口服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为了防止复发,皮损消失后,患者应继续接受治疗数周以消灭残存在皮肤上的真菌。
药物治疗
抗真菌药物
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是首选疗法,根据不同的药物要求,可外用每日1~2次,一般疗程需要2~4周。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有咪唑类和丙烯胺类和一些其他抗真菌药物。
二硫化硒洗剂
可将2.5%
二硫化硒洗剂于睡觉前涂抹到患处,第二天早上洗净;或每周擦1~2次,半小时后洗净。不可局部用于外生殖器及肛门。
过氧化苯甲酰
传统制剂
一些传统的制剂目前已经很少使用,如硫磺制剂、水杨酸制剂、20%~40%硫代硫酸钠、6%~10%冰醋酸等。
对皮损面积大、严重而单独局部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选择口服药物治疗。常用的口服抗真菌药物包括
伊曲康唑、
氟康唑。
中医治疗
具有抗真菌作用的一些外用中药制剂亦可使用。
其他治疗
对于花斑糠疹经过治疗后出现的色素减退斑或色素脱失斑者,可以考虑后续进行
紫外线照射。
预后
本病不危害生命健康,但由于促发因素难以消除,导致该病根治困难,且
复发率较高。大部分患者局部治疗有效,但50%在12个月内复发,皮损广泛分布及顽固患者口服治愈后,仍有40%在6个月内复发。
婴幼儿花斑糠疹预后有所不同,治疗后复发率较低。
并发症
发生花斑糠疹时可导致皮肤产生
黑素细胞、输送黑素颗粒的功能下降或丧失,表现为局部皮肤色素减退或脱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