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通是唐代很有声望的大儒,他本名
陆淳,字伯冲,后来为避皇帝讳,改赐名质,谥号“文通”。陆文通去世后,唐代柳宗元曾为他写作墓志铭《陆文通先生墓表》。
柳宗元在《陆文通先生墓表》里赞扬了陆淳对儒学研究所做的贡献,他说,孔子作《春秋》,流传了一千五百年,给《春秋》作传知名的有五家,流行的是其中三家。给《春秋》作论作注、作疏作说的人,成百上千。研究《春秋》的各种说法都有,他们所写的书,如果保存下来就会充满屋子,拿出来就会使拉车的牛马累得出汗。书中有的意见相合,内容隐晦;有的意见相悖,内容明显。面对如此多的资料,后来学习的人,用尽力气,学到老死,也不知道哪个是原意。意见不同,甚至造成父子间伤了和气,君臣相互诋毁,只因孔圣人太难被理解。
而陆淳博学多才,把各种说法融会贯通,并且经常讲学说道,使普通百姓和孩童都能够学习孔子的思想。他把自己的见解著成《春秋集传纂例》《
春秋微旨》《春秋集传辨疑》等,开后人怀疑经传的风气。这些著作一经问世,陆文通便成了名噪一时的大儒,一直从尚书郎、国子博士、给事中做到了皇太子侍读。他的学说也得到了皇帝的欣赏,在他生病期间,皇帝曾亲自探望。由于著书立说,陆淳过世之后,得到“文通”先生的谥号。
什么东西又能塞满房屋,又能让牛累得出汗呢?是浩如烟海的典籍。这其实是中国古代对藏书丰富的一种描述,能让人联想起书的主人学识渊博。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这样巨大的藏书量和中国文明的连续性以及文治社会的传统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的骄傲。当然,汗牛充栋的典籍让人无法全部读完,所以,选择经典就显得至关重要。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
宋·
陆九渊《与林叔虎书》:“又有徒党传习,日不暇给,又其书汗牛充栋。”